
ICS 71.060.50 CCS G 12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2568—2021 代替HG/T2568—2008
工业偏硅酸钠
Sodiummetasilicate forindustrial use
2022-04-01实施
2021-12-02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256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HG/T2568一2008《工业偏硅酸钠》,与HG/T2568一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b)将I类零水偏硅酸钠分为优等品和一等品并更改了指标(见6.2,2008年版的4.2); c) 将“总碱量”更改为“氧化钠”,并修改了指标(见6.2,2008年版的4.2); d) 更改了Ⅱ类五水偏硅酸钠和Ⅲ类九水偏硅酸钠的二氧化硅指标(见6.2,2008年版的4.2); e) 更改了血类九水偏硅酸钠的铁含量指标、一等品的水不溶物指标(见6.2,2008年版的
4. 2) ; f) 更改了包装要求(见10.1,2008年版的8.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龙港硅业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绍兴上虞华宝化工有限
公司、洛阳市奇航化工有限公司、泰兴跃达实业有限公司、嘉善绿野环保材料厂、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敬伟、郑卫国、罗茂祥、李翔、张浩强、高吉超、安晓英、纪发达、王云枫、弓创周、丁灵。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4年首次发布为HG/T2568一1994,2008年第一次修订;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
I
HG/T2568—2021
工业偏硅酸钠
警告:按GB12268的规定,本产品属第8类腐蚀性物质,操作时应小心谨慎。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偏硅酸钠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 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偏硅酸钠。 注:该产品主要用作洗涤剂、陶瓷减水剂和金属清洗剂、印染的助剂,还用于人造沸石、造纸脱墨、建筑、原油
采掘工程以及防火材料等方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049一2006工业用化工产品 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1,10-菲啰嘛分光光度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T23774 无机化工产品白度测定的通用方法 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1部分:标准滴
定溶液的制备
HG/T3696.2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2部分: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1
HG/T2568—2021
4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Naz SiO3 NazSiO3·5H,0 NaSiO3·9H,0
122.06 212.14 284.20
零水偏硅酸钠五水偏硅酸钠九水偏硅酸钠
5分类
工业偏硅酸钠分为3类:
I类为零水偏硅酸钠; Ⅱ类为五水偏硅酸钠; Ⅲ类为九水偏硅酸钠。
6要求
6.1 外观:白色颗粒、结晶或粉末。 6. 2 工业偏硅酸钠按本文件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Ⅱ类九水偏硅酸钠
I类零水偏硅酸钠优等品
Ⅱ类五水偏硅酸钠
项 目
优等品 一等品 优等品 一等品
一等品 49. 0 44. 0 0. 25 0. 03 75
21.5 21. 0 0. 05 0. 01 80
20. 5 20. 0 0. 20 0. 03 70
氧化钠(Na,O)w/% 二氧化硅(SiOz)w/% ≥ 45. 0 水不溶物w/%
≥ 50. 0
28.5 27. 8 0. 05 0. 01 80
28. 0 27. 3 0. 10 0. 02 75
≤ 0. 20 ≤ 0. 02 > 85
铁(Fe)w/% 白度
7试验方法
7. 1 一般规定
本文件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2008表1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的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HG/T3696.1、HG/T3696.2、HG/T3696.3的规定制备。 7.2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下,于白色衬底的表面皿或白瓷板上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2
HG/T2568—2021
7.3氧化钠(Na2O)含量的测定
7.3.1原理
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氧化钠含量。 7.3.2试剂或材料 7.3.2.1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0.2mol/L。
用移液管移取100mL按HG/T3696.1配制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I)~1.0mol/L],置于 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3.2.2甲基红指示液:1g/L。 7.3.3试验步骤
称取适量试样(零水偏硅酸钠约3g,五水偏硅酸钠约5g,九水偏硅酸钠约8g)(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全部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移液管移取50mL该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8滴~12滴甲基红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保留此溶液为试验溶液A,用于二氧化硅(SiO,)含量的测定。 7.3.4试验数据处理
氧化钠含量以氧化钠(NazO)的质量分数w,计,按公式(1)计算:
VeM×10-3
Wlx(50/50)×100%
(1)
式中: V一一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一—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氧化钠() Naz0)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0.99);
m一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
7.4二氧化硅(Si02)含量的测定
7.4.1原理
向试验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氟化钠,生成定量的氢氧化钠,再加人过量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返滴定,确定二氧化硅含量。 7.4.2试剂或材料 7.4.2.1氟化钠。 7.4.2.2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5mol/L。 7.4.2.3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I)~0.5mol/L。 7.4.2.4 甲基红指示液:1g/L。
3
HG/T2568—2021
7.4.3试验步骤
在试验溶液A(见7.3.3)中,加入1.5g氟化钠,摇动使其溶解,此时溶液又变为黄色。立即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红色,再过量2mL~3mL,准确记录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然后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黄色即为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在250mL锥形瓶中加入约50mL水,加入8滴12滴甲基红指示液,再加入 1.5g氟化钠,摇动使其溶解。立即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红色,再过量2mL~3mL,准确记录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然后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黄色即为终点。 7.4.4试验数据处理
二氧化硅含量以二氧化硅(SiO2)的质量分数w2计,按公式(2)计算:
[(c,V, c2V2)-(c,V3 -c2V,)JMX10-3
... (2)
W2=
-×100%
mX(50/500)
式中: C1-—--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i— 滴定试样溶液时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2一滴定试样溶液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 滴定空白时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滴定空白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二氧化硅( -SiO2)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5.02);
(4
m—试料(见7.3.3)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
7.5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7.5.1试剂或材料 7.5.1.1 盐酸溶液:1十3。 7.5.1.2氢氧化钠溶液:50g/L。 7.5. 1. 3 3酸洗石棉。
取适量酸洗石棉,浸泡在盐酸溶液中,煮沸20min,用布氏漏斗过滤并用水洗涤至中性,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0min,用布氏漏斗过滤并用水洗涤至中性(广泛pH试纸检验),用水调成稀糊状,备用。 7.5.2仪器设备 7.5.2.1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能控制在110℃土5℃。 7.5.2.2古氏埚:30mL。
将埚置于抽滤瓶上,在筛板上下各铺上厚度为2mm处理过的酸洗石棉,用热水洗涤至滤液中不含石棉毛为止。将埚置于110℃士5℃下干燥,称量;再用热水洗涤埚,于110℃士5℃下干燥,称量。如此重复,直至埚质量恒定。 4
HG/T2568—2021
7.5.3试验步骤
称取5g1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溶解,用已于 110℃士5℃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古氏埚过滤,用热水洗涤至pH小于9(用广泛pH试纸检验),于110℃土5℃下干燥至质量恒定。 7.5.4试验数据处理
水不溶物含量以质量分数W3计,按公式(3)计算:
m-m2 X100% m
(3)
W3=
式中: m1-古氏埚与残渣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古氏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1%。
7.6铁(Fe)含量的测定
7.6.1试剂或材料
同GB/T3049—2006第4章。 7.6.2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带有4cm或5cm比色皿。 7.6.3试验步骤
7.6.3.1工作曲线的绘制
按GB/T3049一2006中6.3的规定,使用4cm或5cm比色血及相应的铁标准溶液用量,绘制铁含量为10μg~100μg的工作曲线。 7.6.3.2测定
称取约5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500mL烧杯中。加人150mL水,滴加15mL盐酸溶液(1十1),在搅拌下煮沸3min~5min。冷却,必要时过滤。全部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0mL试验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以下按GB/T3049一2006 中6.4规定的从“必要时,加水至60mL....”开始进行测定。
同时同样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与试验溶液相同。 7.6.4试验数据处理
铁含量以铁(Fe)的质量分数W4计,按公式(4)计算:
(m1-m。)×10-3
w= mX(20/250) -X100%
(4)
式中: mi-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
5
HG/T2568—2021
m。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空白试验溶液中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一一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2%。
7.7白度的测定
按GB/T23774规定的方法测定试样蓝反白度。
8检验规则
8.1本文件中规定的所有指标项目为出厂检验项目,应逐批检验。 8.2生产企业用相同材料,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连续生产或同一班组生产的同一类别同一等级的工业偏硅酸钠为批。每批产品不超过120t。 8.3按GB/T6678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采样时将采样器自包装袋的上方垂直插入至料层深度的 3/4处采样。每袋所取试样不少于50g;散装产品按GB/T6679的规定采样。将所采的样品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药1000g,分装入两个干燥、清洁的广口瓶或塑料袋中,密封,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类别、等级、批号和采样日期、采样者姓名。一瓶(袋)用于检验,另一瓶(袋)保存备查。 8.4检验结果如有指标不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采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8.5按GB/T8170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本文件的要求。
9标志、标签
9.1工业偏硅酸钠包装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类别、等级、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本文件编号、GB190中规定的“腐蚀性物质”标签和GB/T191一2008 表1中规定的“怕雨”“怕晒”标志。 9.2每批出厂的工业偏硅酸钠产品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 类别、等级、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符合本文件的证明和本文件编号。
10 包装、运输、贮存
10.1工业偏硅酸钠应满足GB12268中规定的Ⅲ类包装。每袋净含量为25kg、50kg。也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包装。 10.2工业偏硅酸钠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防止污染、包装破损,防止雨淋、受潮、暴晒。 10.3工业偏硅酸钠产品应贮存于通风、干燥的库房内,下垫垫层,防止受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