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080.20 CCS G 3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138—2022 代替GB/T24138—2009
石油树脂
Petroleum resin
2022-11-01实施
2022-04-1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413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4138—2009《石油树脂》,与GB/T24138—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产品分类和命名(见第4章,2009年版的4.1和4.2);增加了“自动软化点测定按GB/T4507规定的方法(环球法)进行”(见6.3);增加了“本文件中试验结果的表示和判定按GB/T8170执行”(见7.4); -增加了蜡雾点的测定方法(见附录A);
-
增加了热稳定性的测定方法(见附录B);删除了漠值的术语和定义(见2009年版的第3章);删除了石油树脂(PR)溴值的测定方法(见2009年版的附录A);删除了正庚烷容纳度的测定方法(见2009年版的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齐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淄博鲁华泓锦新材料
股份有限公司、中蓝晨光成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广核俊尔(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新华粤石化集团股份公司、青岛伊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盘锦富添石油化工发展有限公司、淄博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金华市中曼工艺品有限公司、宁波金海晨光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兰州汇丰石化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廉燕、孙向东、赵新来、刘力荣、郑友明、张诗伟、孙昌东、董明远、张斌、沈忠华、 郭鹏、郭希武、倪长志、赵全聚、周芳、葡有雄。
本文件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GB/T24138—2022
石油树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石油树脂(PR)的分类和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乙烯装置副产物(工业用裂解碳五、工业用裂解碳九、裂解萘馏分、乙烯焦油等)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石油树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2294 焦化固体类产品软化点测定方法 GB/T2295 焦化固体类产品灰分测定方法 GB/T 2895 塑料聚酯树脂部分酸值和总酸值的测定 GB/T 4507 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 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22295 透明液体颜色测定法(加德纳色度) HG/T3660 热熔胶粘剂熔融粘度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分类和命名
4.1分类
本文件中石油树脂根据所用的原料不同分为以下五种类型:碳五石油树脂、碳九石油树脂、碳五/碳九共聚石油树脂、焦油石油树脂、氢化石油树脂。 4.2命名 4.2.1石油树脂用PRX-SP表示,字符组PR是petroleumresin(石油树脂)缩写,表示石油树脂;字符 X表示石油树脂类型;字符组SP是softeningpoint(软化点)缩写,表示软化点(环球法)型号。
1
GB/T 24138—2022
PR X-SP
表示软化点(环球法)型号(80、90、100)表示石油树脂类型 -PR表示石油树脂
示例:
PR 1-90
软化点:型号90 碳五石油树脂石油树脂
4.2.2 字符X为石油树脂的类型见表1。
表1 石油树脂类型
数字 1 2 3 4 5
类型碳五石油树脂碳九石油树脂
碳五/碳九共聚石油树脂
焦油石油树脂氢化石油树脂
4.2.3 字符组SP为石油树脂软化点型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型号和对应的温度范围见表2。
表2软化点的温度范围
PR1/PR2/PR4类型树脂
PR3/PR5类型树脂
型号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软化点(SP)
软化点(SP)
℃ 70
c 75
一 -
2
GB/T24138—2022
5技术要求
碳五石油树脂理化性能应满足表3的要求、碳九石油树脂理化性能应满足表4的要求、碳五/碳九共聚石油树脂理化性能应满足表5的要求、焦油石油树脂理化性能应满足表6的要求、氢化石油树脂理化性能应满足表7的要求,
表3 3碳五石油树脂理化性能
碳五石油树脂指标
酸值"(以氢氧化钾计)
外观
灰分
产品代号
加德纳色度
软化点(SP) (环球法)
热稳定性(色度增加值)
mg/g
优等品 合格品 休您 合格品 优等品 格品 优等 格品
食
合
℃
品
品
PR1-80 70
80
PR1-100
PR1-110 100
*道路标线用碳五石油树脂的酸值,根据流平性应控制在0.60mg/g~1.60mg/g范围内,
表4碳九石油树脂理化性能
碳九石油树脂指标
酸值(以氢
加德纳色度 氧化钾计)
外观
灰分
产品代号
软化点(SP) (环球法)
热稳定性((色度增加值)
mg/g
优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合格品
℃
PR2-80 70
80
PR2-90 PR2-100 90
1
3
GB/T 24138—2022
表5 碳五/碳九共聚石油树脂理化性能
碳五/碳九共聚石油树脂指标
酸值(以氢
灰分
外观 加德纳色度 氧化钾计)
产品代号
软化点(SP) (环球法)
热稳定性(色度增加值)
mg/g
蜡雾点 ℃
优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合格品 优等 合格品 优等品 合格品
℃
品
PR3-80 75
85
PR3-100 PR3-110 105
表6焦油石油树脂理化性能
焦油石油树脂指标外观
灰分
软化点(SP) (环球法)
产品代号
优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合格品
℃ 70
PR4-80 PR4-90 PR4-100 PR4-110 PR4-120 PR4-130 PR4-140 PR4-150 PR4-160 PR4-170
黄褐色
深褐色
≤0.10%
≤0.30%
GB/T24138—2022
表 7 氢化石油树脂理化性能
氢化石油树脂指标加德纳色度
外观
灰分
产品代号
软化点(SP) (环球法)
熔融黏度 热稳定性 mPa·s (色度增加值)
优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合格品 优等 合格品
℃
g
PR580 PR5-90 85
75
6试验方法
6.1基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中所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均按GB/T601、GB/T603规定制备,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6.2外观
目测。 6.3软化点的测定
按GB/T2294规定的方法(环球法)进行;自动软化点测定按GB/T4507规定的方法(环球法)进行;仲裁按GB/T2294规定的方法(环球法)进行。 6.4加德纳色度的测定
加德纳色度(Gardner)按GB/T22295规定的方法进行,其中试样中的甲苯与二甲苯按照1:1(质量比)进行配制。 6.5灰分的测定
按GB/T229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6.6酸值的测定
按GB/T289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6.7熔融黏度的测定
按HG/T3660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5
GB/T24138—2022
6.8蜡雾点的测定
按附录A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6.9热稳定性的测定
按附录B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产品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检验项目 7.2.1型式检验包括第5章中规定的所有技术要求,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一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定型检定时; -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每半年)进行一次产品结构设计、材料、工艺以及关键的配套元器件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一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一产品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
7.2.2出厂检验包括第5章中规定的外观、软化点、色度技术要求。 7.3线 组批规则和抽样方案 7.3.1组批规则
石油树脂产品出厂检验按批进行,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以相同原料且以连续生产工艺条件生产的产品为一批,或以间歇工艺条件生产的单釜或数釜产品经均匀混合为一批。 7.3.2抽样方案
石油树脂取样按GB/T6679的规定进行。每批次产品取样量不少于500g。将所取样品装入两个清洁干燥的塑料取样袋中,贴上标签,注明产品名称、牌号、批号、生产日期等,一袋用于检验,另一袋留样备查,避光常温保存,留样期限为一年。 7.4判定规则
交付批检验结果满足第5章中出厂检验技术要求时,该批样品判定为合格;如有一项不满足,按 7.3.2加倍取样复检,复检结果仍有不符合项时,该批产品应作不合格品处理。
本文件中试验结果的表示和判定按GB/T8170执行。
8标志和随行文件
8.1标志
每个产品外包装上明显位置都应有清晰牢固的标志,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商标、牌号、净含量、执行标准编号、生产厂名称、地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