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140.20 K 64 备案号:43355—2014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080—2013 代替JB/T7080—1993
绕组匝间绝缘冲击电压试验仪
Impulse voltage tester for winding interturn insulation
2013-10-17发布
201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7080—201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规格和参数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外观.... 5.3 安全性能. 5.4测试性能. 6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2 外观检查. 6.3 安全性能试验 6.4 测试性能试验 7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8.2 文件. 8.3 包装. 8.4运输.. 8.5 贮存保修期限与附件、 备化
T
JB/T7080—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7080—1993《绕组匝间冲击电压试验仪》,与JB/T7080—199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在范围中,修改了绕组匝间绝缘试验仪的范围;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增加了“规格和参数”一章;修改了环境条件的要求(见5.1.2);增加了电源条件的波形失真度的要求[见5.1.3c)];修改了外观的要求(见5.2.1);删除了标志检查;增加了“灵敏度检测”(见6.4.4);量化地规定了输出波形对称性指标(见6.4.1);删除了“接地检查”; -增加了“型式试验”的规定(见7.3);在标志中,删除了应标有额定输出峰值电压的规定;增加了“运输”的规定(见8.4);增加了“保修期限与附件、备件”一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动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艾青、蔡夏水、周炯,本标准于1993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JB/T7080—2013
绕组匝间绝缘冲击电压试验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绕组匝间绝缘冲击电压试验仪的规格和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输出峰值电压为5kV、15kV、42kV的用于检验各种形式绕组、线圈的匝间介
质强度的绕组匝间绝缘冲击电压试验仪(以下简称绕组匝间试验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4793.1一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单输出记忆型试验仪 memorytesterwithsingleoutput 具有存储被试品试验波形功能的试验仪。
3.2
两组交替输出型试验仪alternateoutputtesterwithdouble-channel 两个输出端以问隔相同时问,并以大于25Hz的频率,交替输出脉冲电压波的试验仪。
3.3
判别匝间短路的灵敏度distinguishthesensitivityofinterturnshortcircuit 试验仪判别被试绕组的短路匝数与总匝数之比。
4规格和参数
参数和规格见表1。
表1
参 数匝间短路判别灵敏度
标称输出冲击电压峰值
U U≤5kV
波前时间
仪器功耗 <60W <150 W <300 W
0.1% 0.2% 0.2%
0.2 01 μs
5 kV
1
JB/T7080—2013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 绕组匝间试验仪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来制造,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5.1.2 绕组匝间试验仪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使用:
a)海拔:≤2000m; b)环境温度:0℃~40℃; c)相对湿度:≤80%。
5.1.3 绕组匝间试验仪适用的电源条件:
a)电压:220V,具有±10%的相对误差; b)频率:50Hz; c)波形失真度:≤10%。
5.2外观 5.2.1 绕组匝间试验仪外观应整洁完好,无划痕损伤,各种调节旋钮、按键灵活可靠。仪器应有明显的接地端子。 5.2.2绕组匝间试验仪上的各种量和文字符号应符合GB3100的规定,字迹和符号应清晰且不易擦掉。 5.3安全性能
绕组匝间试验仪的安全应符合GB4793.1一2007的规定。 5.3.1绝缘电阻
电源输入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大于2M2。 5.3.2介质强度
绕组匝间试验仪电源输入端对机壳应能承受实际正弦波、频率为50Hz、电压值为1500V、历时 1min的介质强度试验,应无击穿和闪络。 5.4测试性能 5.4.1输出两组冲击电压波应对称,容差为土1%。若是单输出记忆型试验仪,则每次输出的冲击电压波问的容差为土1%。 5.4.2输出冲击电压峰值应能满足试品最高试验电压的要求。容差为土5%或土3%,优先推荐土3%。 5.4.3输出的第一个冲击电压波的波前时间为0.20.3μs或1.2μs(容差土30%),优先推荐0.2μs,视在波前时间T如图1所示,T2为半波衰减时问。 5.4.4对有自动测试判别功能的绕组匝问试验仪,其判别匝间短路的灵敏度应优于0.2%或0.1%,优先推荐0.1%。
试验方法
6
6.1i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a)环境温度:20℃±5℃;
2
JB/T7080—2013
b)环境湿度:≤80%; c)电源电压:220V,具有土5%的相对误差; d)电源频率:50Hz,具有土1%的相对误差。
6.2 2外观检查
用目测的方法进行检查。 检验结果应符合5.2的规定。
6.3安全性能试验 6.3.1绝缘电阻试验
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电源输入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 检验结果应符合5.3.1的规定。
6.3.2介质强度试验
在电源输入端与机壳间施加实际正弦波、电压为1500V、频率为50Hz的试验电压,历时1min。 检验结果应满足5.3.2的规定。
6.4测试性能试验 6.4.1冲击电压波对称性检查
两组交替输出型试验仪:仪器两个输出端并接一电感性负载,仪器对负载重复施加冲击电压波,用示波器观察其波形。
检验结果应符合5.4.1的规定。 单输出记忆型试验仪:仪器输出端接一电感性负载,仪器对负载施加冲击电压波,用数字存储示波
器记录3次冲击电压波波形。
检验结果应符合5.4.1的规定。 6.4.2冲击电压波峰值测量
绕组匝间试验仪的输出通过一个1kQ的同轴衰减器,或通过一个阻值不小于1kQ、误差不超过 0.5%、方波响应时间不超过5ns的纯电阻型分压器,优先推荐同轴衰减器,接至带宽至少200MHz示波器上观察冲击波波形。
当波峰部分波形有振荡或过冲,且幅度大于5%峰值时应将波形振荡中心线的最高峰值中心线作为试验峰值电压。
测量结果应符合5.4.2的规定。 6.4.3冲击电压波波前时间测量
采用6.4.2的测量条件,用示波器观察冲击波波形。对带有振荡的电压冲击波,允许有小于5%峰值的振荡。当振荡幅值超过峰值5%时,可将其振荡波形中心线作为波前波形。
测量结果应符合5.4.3的规定。 6.4.4具有自动测试判别试验仪的灵敏度检测
以仪器的额定最高输出冲击电压先对一个500匝的空心绕组进行冲击电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判别值,然后在该空心绕组上增加一个短路环,再次进行冲击电压试验,试验仪应能报警。取消短路环后重复试验,试验仪应不报警
3
JB/T7080——2013
检测结果应符合5.4.4的规定。
7检验规则
7.1每台绕组匝间试验仪必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查,合格后才能出厂,出厂时应附有证明产品合格的文件。 7.2本标准规定的项目为型式试验项目,其中带“*”标志项目为检查试验项目:
外观检查* 绝缘电阻试验* 介质强度试验* 冲击电压波对称性检查冲击电压波峰值测量* 冲击电压波波前时间测量* 具有自动测试判别试验仪的灵敏度检测
7.3型式试验: 7.3.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定型时,以后每3年进行一次; b)在生产中当设计、材料、工艺或结构等改变,且其改变可能影响产品的性能时; c)停产1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7.3.2型式试验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及产品的技术条件的全部技术要求进行试验。 7.3.3型式试验的样品应从经出厂试验合格的一批仪器中任意抽取一台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出现不合格项目时,则应加倍抽样,重新进行型式试验。如全部样品都合格,仍判定该产品本次型式试验合格。 如第二次抽样样品仍存在不合格,则判定本次型式试验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购存
8.1标志
绕组匝间试验仪应有下列明显标志: a)产品名称; b)产品型号: c)出厂编号; d)制造厂名; e)原产地。
8.2 2文件 8.2.1每套绕组匝间试验仪出厂时应附有以下文件:
a)绕组函间试验仪合格证; b)使用说明书。
8.2.2在说明书上应包括以下内容
a)主要技术条件; b)仪器的基本原理; c)仪器的操作步骤; d)维护要点;
4
JB/T7080—2013
e)保修条款; f)应有独立的章节说明安全使用要点,其内容包括可能的危险和相应的预防措施等安全注意事项
及接线图。
UIUmax
1.0 0.9
B/
0.5
T2
说明: T,=1.67T=0.2 0.3 μs。
图 1
8.3 包装
包装应有内包装及外包装箱,应有防尘、防潮、防震等措施。 8.4运输
产品在运输时,应轻装轻卸,避免碰撞,并防止日晒雨淋。 8.5 贮存
贮存应符合以下要求: a)环境温度不高于40℃: b)相对湿度不大于90%(25℃); c)室内无腐蚀性气体,不受灰尘、雨雪侵害。
9 保修期限与附件、备件
9.1绕组匝间试验仪自购买日起一年内,由于制造质量原因引起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免费为用户修理。 9.2绕组匝间试验仪交货时应同时提供其正常使用的必要附件和备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