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3089-2017 数控曲轴轴颈圆角滚压与滚压校直装备

JB/T 13089-2017 数控曲轴轴颈圆角滚压与滚压校直装备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8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7 14:31:56



相关搜索: jb 数控 13089 曲轴 圆角 轴颈

内容简介

JB/T 13089-2017 数控曲轴轴颈圆角滚压与滚压校直装备 ICS 25.040.20 J56 备案号:57923—201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089—2017
数控曲轴轴颈圆角滚压与滚压校直装备
CNC crankshaft journal corner roll and roll straightening equipment
2017-10-01实施
2017-01-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 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数控曲轴轴颈圆角滚压与滚压校直装备
JB/T13089-2017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1.5印张·49千字 2017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24.00元
*
书号:15111·14375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010)88379399 直销中心电话:(010)88379399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13089—2017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主要结构及数控轴线命名 5技术要求... 5.1 般要求 5.2参数.. 5.3 附件和工具. 5.4布局和外观.. 5.5电气系统... 5.6 数控系统 5.7 液压、润滑和冷却系统 5.8 安全卫生 5.9 加工和装配质量.. 5.10 空运转试验要求. 5.11 负荷试验要求 5.12 精度检验要求. 6检验与验收.. 6.1 概述. 6.2 一般要求.. 6.3 参数检验(抽查) 6.4 附件和工具检验 6.5布局和外观检验 6.6 电气系统检验 6.7 数控系统检验.. 6.8 液压、润滑和冷却系统的检验。 6.9 安全卫生检验 6.10 机床加工及装配质量检验 6.11 机床的空运转试验, 6.12 机床的负荷试验. 6.13 机床的精度检验. 7包装

山 19
19 19 9 19 19 19 19 20 20 20 20 20 20 20
图1 机床主要结构及数控轴线图2 机床调整安装水平示意图
6
表1 附件和工具表2 错位量、错位不均匀量、贴合缝隙值及缝隙不均匀值表3机床噪声声压级.
上 JB/T13089—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床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第二机床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天津第一机床总厂、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颜芳、徐效增、高军、随英仕、柴宝连、刘德全、喻可斌、李毅。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B/T13089—2017
数控曲轴轴颈圆角滚压与滚压校直装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控曲轴轴颈圆角滚压与滚压校直机床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件长度为400mm~750mm,相邻主轴颈、连杆颈中心距离为35mm~70mm的数
控曲轴轴径圆角滚压与滚压校直机床(以下简称机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576-2002 2机床润滑系统 GB/T9061-2006 5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 GB15760一2004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 GB/T16769—2008 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GB/T17421.1—1998 机床检验通第1部分: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凡何精度 GB/T17421.2—2016 机床检验通则第2部分: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 GB/T19660--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机床数值控制坐标系和运动命名 GB/T23570--2009 金属切削机床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23571—2009 金属切削机床 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 GB/T23572—2009 金属切削机床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25372—2010 金属切削机床精度分级 GB/T25373—2010 金属切削机床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GB/T25374--2010 金属切削机床 清洁度的测量方法 GB/T25376--2010 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26220--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机床数值控制数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JB/T3997—2011 金属切削机床灰铸铁件技术条件 JB/T8356机床包装 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主轴颈mainjournal 曲轴上通过滑动轴承与发动机箱体相连接的部分。
4主要结构及数控轴线命名
机床的轴线及运动方向的命名按GB/T19660一2005的规定进行。机床主要结构如本标准图1所示。
1 JB/T13089—2017
滚压钳溜板
尾座
床头箱
床身
图1机床主要结构及数控轴线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按本标准验收机床时,还应对GB5226.1--2008、GB/T9061—2006、GB/T23570--2009、GB/T 25373—2010、GB/T25376—2010等中未经本标准具体化的有关项目进行检验。 5.1.2验收机床时,按GB/T25372一2010规定的V级精度机床的要求检验。 5.2参数
机床的参数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机床与工夹量具、附件等连接部位的型式和尺寸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5.3附件和工具 5.3.1机床应随机供应表1所列的附件和工具。
表1附件和工具
名称扳手顶尖地脚螺栓
用途调整机床用安装工件用安装机床用
数量按设计规定按设计规定
1套
5.3.2扩大机床使用性能的特殊附件,可根据用户要求按协议供应。 5.4布局和外观 5.4.1 机床应布局合理、造型美观、色彩和谐,符合人类工效学原则并便于调整和维修。 5.4.2机床外观表面不应有未规定的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和其他损伤。 5.4.3机床的防护罩及防护装置应表面平整、均匀,不应翘曲、凹陷。 5.4.4机床外露零件表面不应有磕碰、锈蚀,螺钉、铆钉、销子端部不应有扭伤、锤伤等缺陷。 5.4.5金属手轮轮缘和操纵手柄表面应涂防锈层。电镀件、发黑件色调应一致,防护层不应有褪色、 脱落等现象。 2 JB/T13089—2017
5.4.6机床涂漆颜色及光泽应均匀一致,涂漆层应平整,涂漆表面不应有起泡、流挂、起皮及脱落等现象。 5.4.7机床可拆卸的装配结合面的接缝处,在涂漆以后,应切开,切开时不应撕破边缘。 5.4.8机床各种信息标志及标牌应在机床明显位置平整固定,清晰耐久,不歪斜。 5.4.9机床电气、液压、润滑、冷却等管道的外露部分,应布置紧凑、排列整齐,必要时应用管夹固定,不应产生扭曲、折叠及断裂等现象。 5.4.10装入沉孔的螺钉不应凸出零件表面,其头部与沉孔之间不应有明显的偏心。定位销一般应略凸出零件表面。螺栓尾端应略凸出螺母端面。外露轴端应凸出包容件的端面,凸出值约为倒棱值。内孔表面与壳体凸缘间的壁厚应均匀对称,其凸缘壁厚之差不应大于实际最大壁厚的15%。 5.4.11机床零部件外露结合面的边缘应整齐均匀,不应有明显的错位。门、盖与机床的结合面应贴合。错位量、错位不均匀量、贴合缝隙值及缝隙不均匀值不应大于表2的规定。
表2错位量、错位不均匀量、贴合缝隙值及缝隙不均匀值
结合面边缘及门、盖边长尺寸
>1250~3 150
≤500 1.5 1 1 1
>500~1250
错位量错位不匀称量贴合缝隙值缝隙不均匀值
2 1 1.5 1.5
3 1.5 2 2
注1:当结合面边缘及门、盖边长尺寸的长、宽不一一致时,按长边尺寸确定允许值。 注2:错位不匀称量指外露结合面边缘同一边或对应边最大错位量与最小错位量之差值。 注3:缝隙不均匀值指门、盖间对开缝或其相对于机床本体间缝隙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值
5.5电气系统
机床的电气系统应符合GB5226.1—2008的规定。 5.6数控系统
机床的数控系统应符合GB/T26220--2010的规定。 5.7液压、润滑和冷却系统 5.7.1# 机床的液压系统应符合GB/T23572-2009的规定。 5.7.2机床的润滑系统应符合GB/T6576--2002的规定。 5.7.3# 机床的冷却系统应保证冷却充分、可靠。 5.7.4 机床的液压系统应有可靠的压力调节及压力显示装置。 5.7.5机床的液压、润滑和冷却系统及其他部位均不应渗漏。润滑冷却油不应混入液压系统。 5.8安全卫生 5.8.17 机床上有可能对人身健康或对设备易造成损坏的部位,应采取安全措施,机床的安全防护应符合GB15760—2004、GB5226.1--2008的规定。 5.8.2在机床加工区域内应设置防护罩或挡板,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防护装置的设置应便于工件的置换以及操作者的观察。 5.8.3机床滚压机构应设置可靠的限位装置。 5.8.4机床工件等有旋转的部位应有必要的防护装置。 5.8.5液压系统应能提供稳定的正常工作压力,当压力低于设定限制时,应发出警告信号或使机床
3 JB/T13089—2017
运动停止。 5.8.6机床采用静压时,应保证静压建立后才能起动,在压力的变化超过规定或压力中断时应能保证安全。 5.8.7机床的噪声声压级在空运转条件下检验,测量方法应符合GB/T16769一2008的规定,测量结果应符合本标准中表3的规定。
表3机床噪声声压级
机床重量t 空运转噪声dB(A)
≤10 83
>10 85
5.9加工和装配质量 5.9.1机械加工件、焊接件应符合图样、工艺文件及GB/T23570一2009、GB/T25376一2010等的规定。机床的装配应符合GB/T25373一2010的规定。 5.9.2机床灰铸铁件应符合JB/T3997—2011的规定。 5.9.3床身、床头箱体、溜板、尾架壳体等为重要铸件,在粗加工后应进行时效(如人工时效、振动时效等)处理。 5.9.4床身导轨副、溜板导轨副、尾架壳体导轨副等重要导轨副应采取与寿命相适应的耐磨措施。 5.9.5床头箱、主轴、蜗杆副、溜板、尾架壳体、尾架套筒、上下钳体等主要零件应采取耐磨措施,并符合材质及热处理的规定。 5.9.6床身与压板的结合面、床身与支架固定块的结合面、溜板与前(后)立柱的结合面、前(后)立柱与中间支撑梁的结合面、中间支撑梁与前(后)水平梁的结合面等为重要固定结合面,其制造与验收应符合GB/T25373—2010和GB/T25376—2010的规定。 5.9.7床身与床头箱体的结合面、溜板与丝母支座的结合面等为特别重要固定结合面,其制造与验收应符合GB/T25373-—2010和GB/T25376--2010的规定。 5.9.8床身与溜板导轨副、溜板与滑台导轨副、床身与支架固定块导轨副等滑动导轨副,按GB/T 25373--2010和GB/T25376-2010中“滑(滚)动导轨”的要求检验。床身与尾架壳体导轨副按 GB/T25373-2010和GB/T25376—2010中“移置导轨”的要求检验。 5.9.9伺服轴安装的滚珠丝杠副组装后应进行运转,其反向间隙、丝杠轴向窜动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5.9.10机床的清洁度按GB/T25374一2010规定的方法检验(抽查),其中床头箱、溜板箱、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的清洁度按重量法检验,其他部位用目测和手感法检验,不应有脏物:
a)床头箱、溜板箱内部的杂质和污物,不应超过1500mg; b)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的清洁度:在机床运行30min后,立即在液压系统、润滑系统回油口处取样,一般不少于200mL,其杂质污物不应超过120mg/L。
5.10空运转试验要求 5.10.1运转试验 5.10.1.1在无负荷状态下,机床主运动机构应从最低速度起依次运转,每级速度的运转时间不应少于 2min,高速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h,使主轴轴承达到稳定温度。 5.10.1.2进给机构应在无负荷状态下做低、中、高速运转试验,其高速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0min,且运转应平稳、可靠。 5.10.1.3机床各直线运动部件在全行程上分别做低、中、高进给量(或进给速度》和快速进给的空行程试验,其运动应平稳、灵活,无明显的爬行和振动现象。
4
上一章:JB/T 13098-2017 机床用电磁继电器可靠性试验方法 下一章:JB/T 13088.2-2017 数控活塞异形外圆车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数控曲轴圆角滚压机床的设计与开发 数控曲轴圆角滚压机床的设计 曲轴圆角滚压机床的设计与研究 曲轴滚压关键参数设计理论与数值模拟 JB/T 13585.2-2019 数控曲轴连杆轴颈车床第2部分∶技术条件 JB/T 13585.2-2019 数控曲轴连杆轴颈车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 JB/T 13585.1-2019 数控曲轴连杆轴颈车床 第1部分:精度检验 JB/T 12400-2015 滚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