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YS/T 668-2020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YS/T 668-2020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2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8 10:38:45



推荐标签: 检测 方法 ys 铜合金 理化 668 668

内容简介

YS/T 668-2020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ICS 77. 120. 30 H 6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668—2020 代替YS/T6682008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The sampling method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ing for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2021-04-01实施
2020-12-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66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S/T668一2008《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本标准与YS/T668一2008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3);一将原标准第2章“一般要求”分别归人第4、5、6章(见4.1、5.1、6;2008年版的2);一对熔炼分析样锭标识内容进行明确规定,“样锭上应有合金牌号和熔次号标识”(见4.2.2.5);
将供氧含量测试用的试样加工尺寸由“$4mm$6mm”更改为"$3mm~$5mm”(见4.3.2.4, 2008年版的3.2.3.4);
增加了对化学成分进行仲裁分析的取样要求(见4.3.2.5);一将“拉伸试样的取样要求”更改为“拉伸试验样坏的取样要求”,并对拉伸试验样坏的取样要求进
行了补充和完善(见5,2008年版的4);对拉伸试验样坏的取样方向、位置及尺寸标准进行了修改(见5,2008年版的4);删除了按纯铜、白铜和普通黄铜、青铜及复杂黄铜进行分类取样的要求,保留按产品规格进行分类取样的规定,并对产品规格分档范围进行修改(见5,2008年版的4);增加了型材拉伸试验的取样要求(见5.2.1.5);一增加了棒材及管材弯曲试验的取样尺寸要求(见5.3.6);
板带材反复弯曲试验宽度由“25mm士5mm”修改为"30mm士5mm”(见表13,2008年版的表 7) ; 删除了断口检测取样的相关内容(见2008年版的5.1.1);一删除了检测晶粒度的试样必须从软状态(已完全再结晶)的产品中取样的一般要求(见2008年版的2.3.2);一增加了氢脆试验的取样要求(见6.4.3)。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聊城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金威铜业分公司、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凯美龙精密铜带(河南)有限公司、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金品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国家再生有色金属橡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北京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雨、岳好锋、赵万花、王士东、刘清兰、林国良、赵红生、王瑞鹏、刘晋龙、罗奇梁、 何伟、李云翔、张皓、谢银忠、白新房、王伟华、余锡孟、王永翔、唐伟、唐俊烈、朱国强、张野、李琦、王松茂、 贺昕、陈珠丽。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S/T668—2008。 YS/T668—2020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熔炼铸造和加工产品(包括中间产品)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工艺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分析检测样品取样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取样部位、取样数量、取样尺寸及样品制备。
本标准适用于铜及铜合金熔炼铸造和加工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工艺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分析检测样品的选取与预制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4505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熔炼分析smeltinganalysis 熔炼分析是指铜及铜合金在熔炼浇注前和浇注过程中采取样锭,然后进一步制成试样并对其进行的
化学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示同一熔次的平均化学成分。 3. 2
成品分析finishedproductanalysis 成品分析是指在铸造产品或经过加工的成品铜材上采取试样,然后对其进行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
物理和化学性能等分析。 3.3
个样samplingunit 从一批产品中选出的单个铸造未加工产品、加工产品或铸造产品。
3. 4
总样grosssample 从一批产品中取出的全部个样形成的总体样品。
3.5
样坏roughspecimen 从检验批中取出的一件或几件产品。
3.6
试样testpieces 由总样或样坏制得的用于检测的样品。
1 YS/T668—2020
4化学成分检测取样
4.1一般要求 4.1.1用于铜及铜合金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和成品分析的试样,应在铜液或铜材具有代表性的部位采取。试样应均匀一致,能充分代表每一熔次或批次,并应具有足够的量,以满足分析项目的要求。 4.1.2取样之前,个样应干净,无锈皮、污垢和其他杂物。如有必要,样品可用丙酮等清洗,再用酒精漂洗,然后晾干。锈皮、污垢可用适当的机械或化学方法去除。 4.1.3化学成分分析用试样样屑,可以钻取、刨取、或用某些工具机制取,取样用的锯、钻头、铣刀或其他刀具在使用前应清洁处理,取样速度应适当控制,以防止样品过热而氧化。制取样屑时,不能用水、油或其他润滑剂,并除掉在取样时引入的任何外来物质。 4.1.4化学成分仪器分析用试样样块,使用前应根据分析仪器的要求,用车床或铣床制成具有一定锥度或足够面积并具有一定光洁度的样面。 4.2熔炼分析取样 4.2.1取样数量 4.2.1.1除非供需双方另有规定,应从一批中按4.2.1.2和4.2.1.3选取相应数量的个样。 4.2.1.2间歇炉取样:在单炉次铸造过程的开始、中间和结束阶段至少选取一个样品,即可代表一批由间款炉炉料所生产的铸造未加工产品。
当几个炉次炉料经混合后浇铸的情况下,应在浇铸前从炉液中选取至少一个样品。 4.2.1.3连续炉取样:根据工艺要求,按一定时间间隔选取个样即可代表一批由连续熔炉生产的铸造未加工产品。 4.2.2样锭的制取方法 4.2.2.1在浇注个样时,应保持熔融料温度高于其熔点,熔体中的各组分完全熔化并充分搅拌混合,以保证样锭的均匀性。对分析易挥发元素的样品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其挥发,确保试样代表熔体组分。 4.2.2.2样锭浇注在样模内,样模内应清洁、干燥。 4.2.2.3往样模内浇注铜液时,铜液流动应均匀,不应使铜液流出或溢溅,样模不应注满。应使样模内铜液自然冷却。样锭不应有气孔、裂缝、夹杂物、缩孔和偏析等缺陷。 4.2.2.4样锭的形状可根据分析需要自行确定或为棒状样、圆柱样、埚样。 4.2.2.5每个样锭应检查判定是否合格,样锭上应有合金牌号和熔次号标识 4.3成品分析取样 4.3.1取样数量
按相关产品标准规定执行。若无规定,应每批取一个样品。
4.3.2取样方法 4.3.2.1对于加工产品和铸造产品,应锯取和铣取整个横断面而进行取样,或者沿样品加工方向钻透若干点进行取样。对于由于太薄而不便机械操作的产品,可剪切取样。 2 YS/T668—2020
4.3.2.2对于含铁磁性的合金,应使用硬质合金刀具,且不应采取磁性净化措施。对于无铁磁性的合金,其钻屑、铣屑、锯屑或切屑应仔细进行强磁处理,以除去取样时带人的铁质。 4.3.2.3制备总样时,通过钻屑、铣屑、锯屑或切屑而获得的金属屑应小而均匀,从每个样品中取等量的钻屑、铣屑、锯屑或切屑,然后充分混合,混合样品的重量不少于100g。总样应均分为四份,供方、需方和分析方各持一份,保留一份备查。 4.3.2.4需要测定氧含量时,应从所选的个样中追加一份试样。供氧含量测试用的试样应加工成直径 3mm~5mm、长度大于40mm的圆棒或其他具有足够尺寸和重量的小块,加工时不可过热以防氧化。 4.3.2.5样品用于仲裁分析时,取样及样品制备应由供需双方共同完成,制备分析试样时所使用的方法应该有记录。
5力学及工艺性能检测取样
5.1一般要求 5.1.1应在外观及尺寸合格的产品上取样。样坏应具有足够的尺寸以保证制出合格的试样进行规定的试验及重复试验。 5.1.2取样时,应防止样坏过热、加工硬化、变形等影响其力学性能或工艺性能。样坏不应有夹渣、皱褶、飞边、开裂等缺陷。 5.1.3取样时,应对样坏作出标记,以保证始终能识别取样的位置及方向。 5.1.4取样方向、数量应遵循产品标准或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5.1.5对于板材、带材及箔材,切取的样坏应保持其原表面不损伤。从盘卷上切取线材和薄板(带)材样坏时,可以进行矫直和矫平,但不应改变其原横截面形状和材料的力学及工艺性能。板带材硬度试验所取样坏应平直。对于不测伸长率的试样可不经矫直,当需要矫直样坏时,应在冷状态下进行,除非产品标准另有规定。 5.1.6管、棒材样坏的端面应与轴线垂直。 5.2取样数量及位置 5.2.1拉伸试验 5.2.1.1除非产品标准、技术协议中另有规定,应遵循5.2.1.2~5.2.1.6的规定。 5.2.1.2带材、箔材和板材试样应由每批产品中任取2卷(张),每卷(张)任取1个试样,带、箔材样坏的纵轴线应平行于轧制方向,板材样坏的纵轴线应垂直于轧制方向;板、带、箔材样坏的取样部位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1板、带、箔材样坏的取样部位
产品厚度/mm
取样部位
≤25 >25~50 >50
样坏纵轴应与厚度的中心线一致样坏纵轴应取自距表面12.5mm的部位为中心样坏纵轴应取自距表面四分之一厚度的部位为中心
5.2.1.3棒材试样应由每批中任取2根,每根任取1个试样,沿拉制、挤制或轧制方向选取样坏,样坏应在加工方向的前端切取,棒材样坏的取样部位应符合表2的规定。
3 YS/T668—2020
表2棒材样坏的取样部位
直径(或公称直径)/mm
取样部位
≤25 >25~50 >50
样坏纵轴应与棒材的中心线一致样坏纵轴应取自距表面12.5mm的部位为中心样坏纵轴应取自距表面四分之一直径的部位为中心
5.2.1.4 管材试样应由每批中任取2根(盘),每根(盘)任取1个试样,沿拉制、挤制或轧制方向选取样坏;管材外径小于30mm时取全截面样坏,管材外径不小于30mm时,样坏的取样部位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管材样坏的取样部位
壁厚/mm ≤25 >25~50 >50
取样部位
样坏纵轴应与管材壁厚的中心线一致样坏纵轴应取自距外表面12.5mm的部位为中心样坏纵轴应取自距外表面四分之一壁厚的部位为中心
5.2.1.5线材试样应由每批线材中任取2盘,每盘任取1个试样,沿拉制、挤制或轧制方向选取样坏。 5.2.1.6型材试样应由每批中任取2根,每根任取1个试样,沿加工方向选取样坏。 5.2.2硬度、杯突、弯曲、反复弯曲、扩口、压扁、冲杯、液压及气压试验 5.2.2.1硬度、杯突、弯曲、反复弯曲、扩口、压扁、冲杯试验按相关产品标准规定执行,若无规定,应每批中任取2卷(张或根),每卷(张或根)任取1个试样。 5.2.2.2板带材进行弯曲试验时,带材沿垂直于轧制方向取样,板材沿轧制方向取样。板、带材进行反复弯曲试验时,样坏的切取位置和方向应遵照板、带材拉伸试验的要求。 5.2.2.3液压及气压试验应逐根取样。 5.3取样尺寸 5.3.1拉伸试验
通常采用比例系数k为5.65和11.3的比例试样;对于断后伸长率低于5%的硬态金属和原始标距 (L。)小于15mm的材料,应尽可能采用非比例试样,无具体要求时,非比例试样的原始标距(L。)应为50 mm,线材非比例试样的原始标距(L。)应为100mm或200mm。对于板、带、箔材、棒材、管材、线材及型材拉伸试验的样坏取样尺寸应符合表4~表9的规定。
表4板、带、箔材拉伸试验矩形试样样坏取样尺寸
L/mm
备注
试样类型
厚度/mm 0.05~<3.0 3.0~<4.5 4.5~<10.0 10.0~15.0 0.05~<3.0 3.0~<4.5 4.5~<10.0 10.0~15.0 0.05~12.5
be/mm 12.5 20 30 12.5 20 30 12.5
样坏长度/mm 样坏宽度/mm
40±5 45±5 55±5 40±5 45±5 55±5 40±5
200±10 220±10 260±10 280±10 220±10 280±10 380±10 420±10 200±10
测定A
k=5. 65
5.65So
比例试样
测定A1.3
11.3/So
k=11. 3
测定Aso mm
50
非比例试样注:bo一矩形试样平行部分的宽度,Lo一原始标距。
4 YS/T 668—2020
表5 板材拉伸试验圆形试样样坏取样尺寸
Lo/mm 样坏长度/mm 样坏宽度/mm 50
试样类型比例 k=5.65
厚度/mm
bo /mm 10 9 12.5
备注测定A 测定An.3 测定As0mm
160±10 200±10
20±5 20±5 厚度+3
试样 k=11.3 >15. 0
100
>12.5~15.0
50
非比例试样
160±10
>15. 0
注:d。一机加工圆形试样平行部分的直径,Lo 0一原始标距。
表6 棒材拉伸试验样坏取样尺寸
棒材直径(或内切圆直径)d/mm
do/mm Lo /mm 样坏长度
样坏直径或宽度/mm
试样类型
备注
/mm
全截面试样测定A 机加工圆形横截面试样
≤12.5
5d
140±10
k=5.65
12~15 15~20
40 50
>12.5~15.0
8 10
140±10
>15. 0
160±10
比例试样
测定A 全截面试样测定A11.3 机加工圆形横截面试样测定A1.3 全截面试样测定As0mm
10d 220±10
≤12.5
k=11.3
180±10 200±10
12~15 15~20
>12.5~15.0
80 100
8 10
>15. 0
≤12.5
非比例试样
160±10
50
机加工圆形横截面试样测定A50mm
>12.5~15.0
12~15 15~20
9
>15. 0
12.5
注:d一圆棒材的原始直径(或方棒、矩形棒、六角棒等的内切圆直径),d一 机加工圆形试样平行部分的直径,L。
原始标距。
表7 管材拉伸试验样坏取样尺寸
试样类型
外径/mm 壁厚/mm Lo/mm 样坏长度/mm 样坏宽度/mm <20
备注
280±10 360±10 340±10 420±10 200±10
<4
20~<30 <20 20~<30 30~50 >50~70 >70
管段试样测定A或A11.3
全截面试样
4~<8
30±5 35±5 40±5
纵向弧型机加工试样测定A 圆形横截面机加工试样测定A
<8
5.65/S 220±10
比例试样
240±10 110±10 140±10 160±10
k=5.65
8~12.5 >12.5~15 40
25
≥30
壁厚+2
>15
50
5 YS/T668—2020
表7管材拉伸试验样坏取样尺寸(续)
外径/mm 壁厚/mm Lo/mm 样坏长度/mm 样坏宽度/mm
备注纵向弧型机加工试样测定A.3 圆形横截面机加工试样测定A1.3 管段试样测定As0m 纵向弧型机加工试样测定A50mm 圆形横截面机加工试样测定A50mm
试样类型
30±5 35±5 40±5
240±10
30~50 >50~70 >70
11.3/S 280±10
<8
300±10 140±10 180±10 200±10
比例
试样 k=11.3
8~12.5 >12.5~15 80
50
壁厚+2
≥30
>15
100
<30
220±10
30±5
<12.5
200±10
非比例试样
50
≥30
160±10
壁厚+2
≥12.5
注:Lo一原始标距。
表8 线材拉伸试验样坏取样尺寸
备注测定A100mm或A200mm
直径/mm ≤3.0 >3.0
样坏长度/mm 550±20 220±20 320±20
测定A100mm 测定A200 mm
表9 型材拉伸试验取样尺寸
备注机加工矩形截面试样
样坏长度/mm 样坏宽度/mm 180±10 220±10 200±10 240±10
试样类型 P1 P01 S2 S02 P1 P01 S1 S01 R4 P1 P01 S2 S02 R3
壁厚或厚度/mm
≤6.0
机加工弧形截面试样
40±5
200±10 240±10 180±10 240±10 70±10 200±10 260±10 220±10 280±10 90±10
机加工矩形截面试样
机加工弧形截面试样
>6.0~10.0
10±2
机加工圆形截面试样
机加工矩形截面试样
40±5
>10.0~12.5
机加工弧形截面试样
12±2
机加工圆形截面试样
6
上一章:YS/T 679-2018 非本征半导体中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的测试 表面光电压法 下一章:YS/T 662-2018 铜及铜合金挤制管

相关文章

YS/T 668-2008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YS/T 1103-2016 铜及铜合金管材超声波(横波)检测方法 YS/T 1103-2016 铜及铜合金管材超声波(横波)检测方法 YS/T 347-2020 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YS/T 999-2014 铜及铜合金毛细管涡流探伤方法 YS/T 585-2013 铜及铜合金板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YS/T 1450-2021 铜及铜合金板、带材杯突试验方法 YS/T 1000-2014 铜及铜合金管材超声波纵波探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