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4085-2012 滩海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SY/T 4085-2012 滩海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7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1 15:24:48



推荐标签: 油气 规范 设计 油田 集输 滩海 4085

内容简介

SY/T 4085-2012 滩海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ICS 75.020 E 16 备案号:37997-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4085---2012 代替SY/T4085--1995
滩海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oil-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for oil field in beach-shallow sea
2012-11-09发布
2013---03---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4085--2012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规定
1
总图及公用工程 5.1 位置选择 5.2 平台、人工岛平面及竖向布置 5.3 竖向布置 5.4 管道综合 5.5 供电 5.6 给排水及消防 5.7 供热 5.8 起重机 5.9 直升机停机坪 5.10 通信 6油气集输及储运 6.1 并口工艺流程设计 6.2 原油和天然气计量 6.3 油气分离 6.4 原油脱水 6.5 原油加热及换热 6.6 原油储存 6.7 原油装卸 6.8 原油输送 6.9 油气集输管道 6.10 安全泄放· 节能 7.1 基本规定 7.2工艺节能 7.3电力节能 8 健康、安全与环境
5

D

L 10
11
..11 11 11 11 12 12 -12 ...12
A
12 SY/T 4085--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4085-1995《滩海油田油气集输技术规范》,与SY/T4085--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滩海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修改了“范围”、“规范性弓|用文件”,更新了17个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1章和第2章, 1995年版的第1章);增加了人工岛定义(见3.3);增加了给排水及消防的要求(见5.6) -增加了起重机的要求(见5.8);增加了直升机停机坪(见5.9)修改了“节能”(见第7章,1995年版的第7章);修改了“健康、安全与环保”(见第8章,1995年版的第8章):删除了“材料与管件的检验”(见1995年版的第6章);删除了“试压、防腐与保温”(见1995年版的第9章);删除了“试运转”(见1995年版的第10章);
-
删除了“工程验收”(见1995年版的第11章)。 本标准由海洋石油工程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PSC/TC1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帅、崔国庆、徐志刚、刘真、孙广领、李业宁、杨燕平、马莉敏、苗春
华、陈姝梅、张丹。
II SY/T 4085--2012
滩海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滩海油田油气集输设施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总图及公用工程、油气集输及储运、节能、健康、安全与环境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滩海油田油气集输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24(所有部分)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9109.1原油动态计量般原则 GB/T9109.2原油动态计量容积式流量计安装技术规定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GB/T18603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 GB/T23803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海上生产平台管道系统的设计和安装 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350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SY/T 0033 油气田变配电设计规范 SY/T 0045 原油电脱水设计规范 SY/T 0081 原油热化学脱水设计规范 SY/T 0305 滩海管道系统技术规范 SY/T0515分离器规范 SY/T4086 滩海结构物上管网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SY/T4088 滩海石油工程给水排水技术规范 SY/T 4093 滩海石油设施上起重机选用与安装技术规范 SY/T 5398 原油天然气和稳定轻烃交接计量站计量器具配备规范 SY 5747 浅(滩)海钢质固定平台安全规则 SY/T6276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SY/T6331 气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 SY/T6420 油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 SY/T 7513 3出矿原油技术条件浅海固定平台建造与检验规范(2004) 中国船级社 SY/T 4085---2012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井口平台 welhead platform 甲板上设有采油井口,可在海上进行油气采集的平台。
3.2
生产平台 production platform 设有油、气、水处理装置,可在海上进行油、气、水分离及处理的平台。
3.3
A工岛 artificial island 为了在滩海地区进行油气勘探开发,采用砂、石、混凝土、钢等为主要材料建成的与陆岸无连接
的岛式油气生产基地。 3.4
半海半陆式生产系统 half offshore and half onshore production system 将油气收集、处理、储存和输送等设施分别设在海上和陆上的生产系统。
3.5
危险区 hazardous zone 因易燃气体或蒸气、易燃液体等而具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区域。
3.6
非危险区 nonhazardous zone 不属于3.5的区域。
3.7
#口区 wellhead area 围绕井口(一一个或多个)周围的区域。
3.8
机械设备区 mechanical area 安装内燃机、气体涡轮机、发电机、泵和压缩机等各种旋转或往复机械设备的区域。
3.9
无火处理区 treating area without fire 放置无明火的工艺设备的区域。
3.10
有火处理区treatingareawithfire 放置有明火的工艺设备的区域。
4基本规定
4.1滩海油田油气集输工程设计应按照批准的油气田开发方案和设计委托书或设计规定的合同、范围和要求进行。 4.2滩海油田油气集输工程设计应与油气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采气工程紧密结合,根据油气田开发阶段的具体要求,统一论证,综合优化,整体规划,分期实施,保证油气田开发建设取得好的整体经济效益。 4.3滩海油气田的开发建设应充分依托陆上油气田现有设施,尽量简化海上油气生产及配套设施。 2 SY/T 4085--2012
4.4滩海油田油气集输工程流程设计应根据滩海油田油气藏工程和采油采气工程方案、油气物理性质及化学组成、产品方案及外输条件等具体情况,结合滩海环境条件、油气田距岸远近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对比确定,并符合下列原则:
a)工艺流程宜密闭。 b)合理利用油气井流体的压力能,与采油采气工程充分结合,适当提高集输系统压力,减少油
气中间接转。 c)油气集输工艺设计宜优先采用半海半陆式生产系统,简化工艺流程,选用高效节能设备。
4.5油井最高允许回压宜按下列规定选用:
a)机械采油井回压不宜大于1.5MPa(表压),其中电潜泵井井口回压可为2.0MPa~2.5MPa
(表压)。 b)自喷井为生产期间油管压力的0.4倍0.5倍。
4.6滩海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的设计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a)单井设备及出油管线应按油田开发方案提供的单井日产油、气、水量及掺人液量或气举气量
确定。 b)含水原油处理及输送设施的设计能力应按油田开发方案提供的平台所辖油井日产油量、原油
含水率及集输过程掺人液量确定。 c)净化原油设施的设计能力应按所辖油田的原油产量的1.2倍确定,年工作时间按365d计算。
4.7积极采用国内外成熟适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做到技术配套,提高经济效益。
5总图及公用工程
5.1位置选择
5.1.1平台,人工岛位置的确定除应根据总体开发方案外,还应根据平台(人工岛)所处位置的海洋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建造条件、物资供应和油气集输方式等确定。宜避开冲沟发育区和地震断裂带。 5.1.2平台方位应根据风向、流向、流冰方向等因素确定。 5.2平台、人工岛平面及竖向布置 5.2.1平面布局原则:
a)宜采用按井口部分、生产处理部分、原油储存部分和生活动力部分等分开布局。危险区与非
危险区之间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b)满足安全、防火、消防、人员逃生和救生的要求。 c)满足生产作业的需要。 d)满足生产维修及事故处理的需要。 e)满足结构合理性的需要。 f)满足海上施工的需要。 g)满足其他特殊要求的需要。
5.2.2设备分区布置应符合表1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a)生活区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生活区应集中布置,并应远离作业场所。 2)生活区应最大限度地与燃料源相隔离。 3)设在生产设施上的生活区应设防火墙,或采取其他措施与危险区相隔离。
3 SY/T4085--2012
表1(续) 布置在区内的主要设备
区域靠船区注:(F)燃料源:(I)着火源;A型-手动的、液动的或防爆电动机驱动的设备;B型-内燃机或电动机
位置要求远离着火源
可布置在区内的其他设备导航仪器
消防设备救生艇
驱动的设备。
b)井口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井口区的布置应便于修井作业。 2)井口应与易散发火花的设备及易下落物体的设施相隔离。 3)井口应有效地进行保护,防止海水、海浪、海冰及地震的破坏。
)无火处理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无火处理区应与易散发火花的设备相隔离。 2)无火处理设备如无保护,则不得直接放在有火设备的上方或下方。 3)无火处理设备可布置在井口区内。
d)原油储罐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原油储罐的位置应远离井口或与并口相隔离,并应远离潜在的着火源。 2)原油储罐可与无火处理区相邻。 3)罐区应采取措施。防止原油溢漏流人其他生产设备区。
e)有火处理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有火处理区的设备必须远离井口、无火处理设备和原油储罐。 2)有火处理设备和非防爆机械设备可安排在相邻的位置上。 3)有火处理设备和其他油气处理设备如果位于同一结构物上,应封闭或隔离。
f)机械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非防爆机械设备应远离井口、无火处理设备、原油储罐。 2)非防爆机械设备可与有火处理设备相邻。
g)靠船区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设置靠船设施。 2)应满足船舶靠离、系泊的要求。靠船轴线方向宜与风、浪、流的主导方向一致。 3)应根据所需停靠船舶的船型确定靠船装置的结构型式及设计尺度。 4)靠船装置前沿高程应根据泊位性质、船型、装卸工艺、船舶系缆、水文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
5.3竖向布置 5.3.1甲板高程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设计水深应根据平台所在区域多年的潮汐资料确定。 b)平台底层甲板高程应是处于极端环境条件时潮汐与波浪最不利组合情况下的最大波峰高程以
上,并留有至少1.5m的间隙,以保证底层甲板的安全。
5.3.2甲板的分层和层位净空应根据操作。维修和设备布置的要求合理确定。 5.3.3甲板通道和甲板梯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平台登船梯子和通道口应考虑人员的安全脱险,在任何风向和流向的情况下都能使人员安全
撤离平台。 b)每层甲板应设置至少两处甲板通道和甲板梯道。
5
上一章:SY/T 4086-2012 滩海结构物上管网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下一章:SY/T 4084-2010 滩海环境条件与荷载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SY/T 6330-2012 油田油气集输数据项名称规范 GB 50350-2015 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 50350-2015 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高清晰版 油田油气集输设计技术手册 上册 油田油气集输设计技术手册 下册 SY/T 4096-2012 滩海油田井口保护装置技术规范 长庆低渗透油田油气集输 海上油田油气集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