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160 CCSH 16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329—2022/ISO13517:2020
金属粉未流动性的测定
标准漏斗法(古斯塔弗森流速计)
Determinationofflowrateofmetallicpowders- Calibratedfunnelmethod(Gustavssonflowmeter)
[ISO 13517:2020,Metallic powders-—Determination of flow rate by means
ofacalibratedfunnel(Gustavssonflowmeter),IDT
2022-10-01实施
2022-03-0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1329—2022/ISO13517: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13517:2020《金属粉末标准漏斗法(古斯塔弗森流速计)测定流动性》。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为与现有标准协调,将标准名称改为《金属粉末流动性的测定标准漏斗法(古斯塔弗森流速计)》。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
任公司、钢铁研究总院、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宁波众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包崇玺、颜巍巍、毛增光、谈萍、朱纪磊、罗志强、赵文军、伍超群、沈垒。
I
GB/T41329—2022/IS013517:2020
金属粉末流动性的测定
标准漏斗法(古斯塔弗森流速计)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标准漏斗(古斯塔弗森流速计)测定金属粉末流动性的方法,包括硬质合金粉末、金
属粉末与有机添加剂(例如润滑剂)的混合粉末。
本文件适用于测定能够自由流过规定孔径的粉末的流动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测量50g金属粉末流过规定孔径的标准漏斗所需的时间。
5仪器设备
5.1 标准漏斗,尺寸如图1所示(漏斗的校准见第6章)。漏斗的外形尺寸,包含孔口尺寸,不作为控制性因素。根据第6章中的规定,采用金刚砂校准,确定漏斗的工作流速。
漏斗应由非磁性、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并具有足够的壁厚和硬度,以防止变形和过度磨损。 5.2支架和无振动水平底座,能稳定地支撑漏斗,如图2所示。 5.3天平,具有足够的量程,称量精度达到士0.05g。 5.4计时器,测量运行时间,精度达到士0.1s。 5.5标准金刚砂,用于校准漏斗的标准粉末1。
1)符合5.5要求的材料,购买的商品名为“中国金刚砂”。为方便本文件的使用者提供了本信息,这并非表示对该
公司的认可。只要能测试出相同的结果,可采用其他类似产品。
1
GB/T41329—2022/IS013517:2020
单位为毫米
$65
30°±0.5°
'0FL "8
1
5
3i
R
Ra0.25
2.5±0.03
$55
注:对于无独立公差的尺寸,参考ISO2768-1的中等公差等级。仅限新漏斗使用。
图1 标准漏斗(古斯塔弗森流速计)
图2标准漏斗和支架摆放示意图
6漏斗的校准
6.1 制造商对漏斗的校准
漏斗的制造商应按下列步骤校准漏斗:
2
GB/T41329—2022/ISO13517:2020
a)将标准金刚砂(5.5)置于清洁的开口玻璃瓶内,在空气中于110℃烘干60min; b)在干燥器内将标准金刚砂冷却至室温; c)称量50.0g士0.1g金刚砂; d)按第8章的试验步骤操作; e)用同样的50g金刚砂重复上述步骤,直到五次测量结果的偏差小于0.4s; f)五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应在40.0s士0.5s范围内,并标示于漏斗底部。
6.2使用者对漏斗的校准
标准金刚砂流速应由上述方法测定。如果流速超出40.0s/50g士0.5s/50g,则测量不同的粉末时
应使用校正因子。使用标准金刚砂测出漏斗的新流速值,校正因子用40.0除以其新流速值得到。
无论是否需要校正,建议使用者定期对漏斗进行校验。 建议在采用校正因子前,先查明引起流速超差的原因。如果流动时间减少,可能是由于多次重复使
用导致漏斗出口磨损,此时调整校正因子。如果流动时间增加,说明可能有软的粉末附着在孔壁上,宜先把这些附着的粉末仔细清理干净,再重新进行校准测试。
当漏斗使用一段时间后,校验时如果标准金刚砂流动时间减少到小于37S,建议停止使用该漏斗。
7取样
7.1至少应取200g样品。 7.2粉末应按接收状态进行试验。在某些情况下,经供需双方协商-一致,可对粉末进行干燥。如果粉末容易氧化,干燥应在真空或情性气氛中进行。如果粉末含有挥发性物质,不应进行干燥。 7.3试验前,称量50.0g士0.1g样品。 7.4或者称量90g~110g样品,称量精度达到士0.1g或更高。
注:备选质量是为了便于全自动测量粉末的流速和松装密度。 7.5 测定应取三份样品,平行测量三次。
8试验步骤
用干燥的手指堵住漏斗出口,将样品倒人漏斗。注意粉末要填满漏斗下端的小孔。当打开漏斗的小孔时,启动计时器(5.4),开始计时,当漏斗中的粉末全部流尽时,终止计时。记录所用时间,精确到 0.1 s。
或者漏斗的出口也可保持打开状态,将样品倒人漏斗,其他操作步骤同上。 如果当小孔出口开启时,粉末不流动,则允许在漏斗上轻敲一下,使其开始流动。如果轻敲一下后
粉末仍不流动,或在试验过程中流动停止,根据本文件描述的测试方法,认为该粉末没有流动性。
9结果的表示
计算三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以s/50g为单位报告数据,四舍五人近似到1s/50g。 如果选择根据7.4称量样品,每次测定的结果应除以样品的质量,再乘以50g,计算得到50g样品
的流动时间。再将三次测定的计算值求算术平均值,结果仍以s/50g表示。
如果使用校正因子(6.2),算术平均值应乘以该校正因子。
3
GB/T41329—2022/IS013517:2020
10 精密度
将两种纯铁粉和四种铁或青铜的混合粉置于多个实验室进行测试,评价该方法的精密度。混合粉的组成见表1。
表1 精密度评价所用混合粉的组成
代号纯铁粉1 纯铁粉2 混合青铜粉混合铁粉1 混合铁粉2 混合铁粉3
混合粉组分雾化铁粉海绵铁粉
青铜粉+0.375%硬脂酸十0.375%硬脂酸锌
雾化铁粉十0.8%石墨+0.8%酰胺蜡雾化铁粉十2%镍粉十0.8%石墨+0.8%酰胺蜡
雾化铁粉十0.8%石墨十0.8%硬脂酸锌
在表2中,重复性和再现性以标准偏差表示。
表2 重复性和再现性标准偏差
单位为秒
水平(平均流动时间)
重复性标准偏差
再现性标准偏差
样品纯铁粉1 纯铁粉2 混合青铜粉混合铁粉1 混合铁粉2 混合铁粉3 同一操作者使用同一设备对同一样品在最短时间间隔内进行重复试验,两次测定的试验结果之差
Sr 0.3 0.5 2.6 1.1 1.0 0.8
SR 0.6 0.7 3.2 2.2 2.0 4.7
25 32 45 48 56 60
可能会超出重复性限(r),见表3。在正确的操作情况下,发生的概率平均不超过二十分之
-
对同一样品,不同实验室的测定结果差值可能会超出再现性限(R),见表3。不 在正确的操作情况下,发生的概率平均不超过二十分之一。
表3 置信度在95%时重复性和再现性偏差
单位为秒
水平 (平均流动时间)
重复性限
再现性限
样品纯铁粉1 纯铁粉2 混合青铜粉
R 1.8 2.0 9.0
1 0.9 1.3 7.3
25 32 45
4
GB/T41329—2022/IS013517:2020
表3 置信度在95%时重复性和再现性偏差(续)
单位为秒
水平 (平均流动时间)
重复性限
再现性限
:样品混合铁粉1 混合铁粉2 混合铁粉3 精密度数据在2011年,根据ISO5725-2的规定安排试验,涉及17个实验室和6个流速水平。所
R 6.2 5.7 13.1
- 3.0 2.7 2.2
48 56 60
有实验室的数据均无异常值出现。
试验报告
11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本文件编号; b) 鉴定样品所需的所有细节; c) 试验结果以s/50g表示; d) 小孔开口的使用情况; e) 本文件未作规定的,或认为可选的所有操作(例如是否被干燥,粉末的流动是否由敲打漏斗所
引起等); f) 任何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情况说明。
5
GB/T 41329—2022/ISO13517:2020
参考文献
[1]ISO2768-1 General tolerancesPartl:Tolerances forlinearand angular dimensionswithout in- dividual tolerance indications
[2]ISO5725-2 2Accuracy(trueness andprecision)ofmeasurementmethods and resultsPart2: Bas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a standard measurement method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