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6538-2022 发动机油表观黏度的测定 冷启动模拟机法

GB/T 6538-2022 发动机油表观黏度的测定 冷启动模拟机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2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8 17:23:47



相关搜索: 机油 黏度 测定 模拟机 表观 6538 6538

内容简介

GB/T 6538-2022 发动机油表观黏度的测定 冷启动模拟机法 ICS 75.100 CCS E 3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5382022 代替GB/T6538—2010
发动机油表观黏度的测定
冷启动模拟机法
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 viscosity of engine oils-Using thecold-cranking simulator
2022-10-12实施
2022-10-1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653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65382010《发动机油表观黏度的测定冷启动模拟机法》,本文件与 GB/T6538一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本文件的测定范围由“一5℃~一35℃”修改为“-10℃~一35℃”(见第1章,2010年版第1
章); b) 本文件正文只保留了自动仪器的相关内容,将手动仪器相关内容放到附录A中(见第1章、第
8章至第11章和附录A,2010年版第1章、第9章至第13章); c) 增加了超声波震荡消除气泡方法的应用(见第5章); d)本文件的校准油数量由13个增加到27个(见第6章,2010年版第6章); e)对自动仪器校准过程中标准物质的选择增加具体的要求(见第6章和第8章); f) 更改了取样要求,删除过滤器除去5μm以上的颗粒物,增加不建议采用过滤的方式去除悬浮
物(见第7章,2010年版第8章); g) 更改了自动法结果的报告方式,结果不需要精确到10mPa·s(见第10章,2010年版第12
章); h) 精密度部分,针对冷却剂制冷和热电式制冷两种方式分别规定了不同的重复性与再现性要求
(见第11章,2010年版第13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化润滑油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光、张敏。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6年首次发布为GB/T6538一1986,2000年第一次修订,2010年第二次修订;一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I GB/T 6538—2022
引言
汽车发动机油的冷启动模拟机(CCS)法表观黏度与低温下发动机的启动性有关。该表观黏度不适合于预测发动机油泵和润滑油分配系统中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发动机启动性的数据是通过美国协调研究委员会CRCL-49使用一系列参考油试验测得的,该参考油在一17.8℃时的表观黏度介于 600mPa·s~8400mPa·s之间,在-28.9℃时的表观黏度介于2000mPa·s~20000mPa·s之间。仪器的测量范围取决于设备的型号和配套的软件版本。
由于CRCL-49试验远不如冷启动模拟机(CCS)程序精确和标准,所以冷启动模拟机(CCS)表观黏度无需精确地预测一个油品在指定的发动机中的启动性能。然而,冷启动模拟机(CCS)表观黏度与平均的CRCL-49发动机启动性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冷启动模拟机(CCS)表观黏度与发动机启动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在一1℃~一40℃温度下对17个成品油(SAE黏度等级分别为5W、10W、15W和20W)的研究得出。研究中同时评价了合成型与矿物型的润滑油产品。
轻负荷发动机低温启动性和用冷启动模拟机(CCS)测量得到的表观黏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是通过在一5℃~一40℃温度下用10台20世纪90年代生产的发动机对6个成品油(SAE黏度等级分别为 0W、5W、10W、15W、20W和25W)的试验得出的。
= GB/T6538—2022
发动机油表观黏度的测定
冷启动模拟机法
警示一一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的使用可能涉及某些有危险的材料、设备和操作,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冷启动模拟机(CCS)法测定发动机油表观黏度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测定温度一10℃~-35℃、表观黏度900mPa·s~25000mPa·s的发动机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56 5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牛顿液体Newtonianfluid 黏度不随剪切速率改变的液体。 [来源:GB/T4016—2019,2.05.018]
3.2
非牛顿液体 non-Newtonianfluid 黏度随剪切应力或剪切速率的变化而改变的液体。 [来源:GB/T4016—2019,2.05.019]
3.3
黏度 viscosity 施加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间的比率,可用公式(1)表示为:
n=t/
..(1 )
式中: n—表观黏度,单位为毫帕秒(mPa·s); t——单位面积上的应力,单位为毫帕(mPa); ——剪切速率,单位为每秒(s-1)。 注:有时称其为动力黏度系数,该系数用来衡量液体流动阻力的大小。
1 GB/T 6538—2022
3.4
表观黏度apparentviscosity 用于表征非牛顿液体流动阻力特性的术语。 注:由于许多发动机油在低温条件下是非牛顿液体,其表观黏度会随剪切速率而变化。 [来源:GB/T4016—2019,2.05.011]
3.5
校准油 白calibrationoil 具有已知表观黏度和黏温性的油品,用于确定表观黏度与冷启动模拟机(CCS)转子速度之间的校
准关系。 3.6
黏弹性油 viscoelasticoil 在转子运转期间,会沿转子轴向上爬的非牛顿液体。
4方法概要
一个电子马达驱动一个与定子紧密配合的转子。在转子和定子的空隙间充满试样,通过调节流过定子的冷却剂的流量来维持试验温度,在靠近定子内壁的位置测定这一温度。校准转子的转速使之作为表观黏度的函数。通过转子速率的校准值和测定值来确定试样的表观黏度。本文件提供了用冷启动模拟机(CCS)测定发动机油表观黏度的手动和自动两种测定方法,正文适用于自动冷启动模拟机 (CCS),附录A适用于手动冷启动模拟机(CCS),附录B适用于测定高黏弹性油。
5仪器
5.1仪器类型
本文件有两类仪器可以使用,5.2和5.3给出自动冷启动模拟机(CCS)的详细规定,A.1给出手动冷启动模拟机(CCS)的具体规定。 5.2自动冷启动模拟机(CCS)
自动冷启动模拟机(CCS)包括以下部分: —直流(dc)马达,可以驱动转子(位于定子中);
转速传感器,用于测定转子转速;直流电流表和精确的电流调节旋钮;
-
定子温度控制系统,能保证温度控制在设定温度的士0.05℃;
-循环制冷机,配合温度控制系统使用;一试验样品进样器;一一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接口。
5.3自动进样器
在计算机控制下无需操作者参与,即可以连续多次测定试验样品的设备。 5.4校准过的热电偶
置于定子内表面附近,用于指示试验温度。温度传感器与定子内表面应热接触良好;定期清洗定子 2 GB/T6538—2022
的内表面并替换高含银的导热介质。 5.5制冷系统
5.5.1 采用冷却剂制冷的定子要求如下。
—一与冷却剂接触的定子,通过制冷机将冷却剂的温度保持在比测试温度低至少10℃的水平。 一当制冷温度低于一30℃时,可能需要两级制冷系统。
一冷启动模拟机(CCS)与制冷机之间的连接管应尽可能地短(要小于1m)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
一一冷却剂为无水乙醇或无水甲醇。如果冷却剂使用环境的湿度较高,导致无水乙醇或无水甲醇
吸水,那么应使用新的无水乙醇或无水甲醇替换,以确保温度在可控范围内。 一如果无水乙醇或无水甲醇从仪器中泄漏出来,在继续试验前应先处理泄漏问题。
5.5.2采用热电式制冷的定子要求如下:
一为了保持试样测试温度,水或其他适当液体的冷却温度应在5℃左右;
为防止冷却剂结冰阻塞制冷机管路,冷却剂中应含有10%乙二醇或其他符合制造商说明书的溶液。
5.6 6超声波浴
5.6.1可选设备,工作频率为25Hz~60Hz,典型输出功率不大于100W,尺寸要求能够容纳样品杯,且不带加热功能。可用于试验前对黏性样品进行散热和消泡处理。 5.6.2可以使用超出上述工作频率及输出功率的超声波浴,但实验室应进行数据比较,以确保使用这两类超声波浴得到的测试结果一致。
6试剂与材料
6.1 丙酮:分析纯。
警示—易燃,有害健康。 6.2 2无水乙醇:分析纯,用作冷却剂。
警示—易燃,有害健康。 6.3无水甲醇:分析纯,用作冷却剂。
警示——易燃,有害健康。 6.4 石油醚:分析纯,60℃~90℃。
警示—易燃,有害健康。 6.5 校准油:表1显示了在每个测试温度下可能使用的校准油组合。在规定温度下,近似的表观黏度值见附录C,准确表观黏度值见具体校准油。
3 GB/T 6538—2022
表1测试温度下的校准油组合
测试温度
校准油牌号
25 ℃ 一 - 一
15 ℃ - 一一一 - 一一一一 A 区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10 ℃ 一一一一一一一 - 一 - - A 回 A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20℃ 一 - 一 - - - A
-35 ℃ A
~30 ℃ - - A
CL080 CL090 CL100 CL110 CL120 CL130 CL140 CL150 CL160 CL170 CL190 CL200 CL220 CL240 CL250 CL260 CL280 CL300 CL320 CL340 CL380 CL420 CL480 CL530 CL600 CL680 注1:加方的字母为首选校准油。 注2:从A组中至少选择一种校准油,优先选择首选校准油。一35℃~一25℃,A组表观黏度为800mPa·s~
回 A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一一一 - 一一一一一 -
国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 - 一 - - 一
A 国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一 - - 一一
国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 一
-
-
1500mPa·s20℃~-10℃,A组表观黏度为800mPa·s~1400mPa·S。 注3:从B组中至少选择三种校准油。一35℃~-20℃,B组表观黏度为1000mPa·s~15000mPa·s;
一15℃,B组表观黏度为1000mPa·s~13000mPa·s;-10℃,B组表观黏度为1000mPa·s~ 9 000 mPa · s。
注4:从C组中至少选择一种校准油。-35℃~一20℃,C组表观黏度大于13500mPa·s;15℃,C组表观
黏度大于11500mPa·s;一10℃,C组表观黏度大于9000mPa·s。
7取样
7.1按照GB/T4756方法进行取样,以获得有代表性的、无固体悬浮物和水的样品。当容器中的样品 4 GB/T6538—2022
温度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时,应在打开容器前将样品加热到室温。当样品中含有悬浮物时,应使用离心机除去5um以上的颗粒物,取上清液测试,不建议采用过滤的方式去除悬浮物。试验前,不应摇动样品,否则样品容易夹带空气,并导致错误的表观黏度结果。 7.2对于某些类型样品,例如在样品中容易夹带空气或气泡的黏性润滑油,可使用不打开加热功能的超声波浴(见5.6),一般超声5min可以有效消泡。
8校准
8.1电流检查周期
在启用一台新的仪器或更换黏度池的驱动部件(马达、皮带、转速传感器等)时,均应测定马达电流。 最初,应每个月重新检查马达电流(见8.3),直到马达电流的变化量在连续的几个月里小于0.005A,此后每三个月检查一次。附录D给出了校准过程流程图。 8.2温度校验 8.2.1 使用温度校验插头(TVP)确认仪器能够准确计算温度。 8.2.2从仪器的后面板拔掉温度传感器插头,插上温度校验插头的高温插头。 8.2.3从电脑软件中选择温度校验功能,输入对应的温度校验插头的电阻值,并记录显示的温度差值。 8.2.4 用第二个插头重复以上操作。 8.2.5记录的温度差值应小于0.06℃,否则联系仪器厂家维修。 8.3电流的校准和核查 8.3.1 在电脑软件上选择设定马达电流选项,在一20℃的温度下运行表观黏度约3500mPa·s的校准油,CL250符合本文件要求。此程序会冷却试样到一20℃并恒温。如果是重新校准,按照8.3.2操作。如果是核查马达电流,按照8.3.3操作。 8.3.2马达启动20s后,监控马达转速,并通过调节电流调节旋钮设定转速到0.240kr/min士 0.001kr/min(在电脑显示屏的"SPEED"中显示),此项操作应在马达启动后50s~75s内完成。如果超时,按照8.3.1重复操作。 8.3.3如果是核查马达的电流,记录马达启动后55s~60s的转速。如果转速在0.240kr/min士 0.005kr/min范围内,记录转速和电流,然后继续试验。也可以调整转速到0.240kr/min,并记录新的电流值,调整电流后,可重新校准,也可以不校准。如果连续两次电流核查,都调整了电流,且调整方向相同,应重新校准。若未校准电流,则执行第9章,否则按8.4执行。 8.3.4如果核查发现马达转速超出0.240kr/min士0.005kr/min,调整转速到0.240kr/min,并记录电流值,按照8.4校准。 8.4校准步骤 8.4.1在每个测试温度下,按照8.4.2的选择标准和第9章的步骤操作,使用表1中列出的该温度下的校准油校准仪器。 8.4.2校准油应符合以下要求:从表1的A中至少选择一种校准油,从B中至少选择三种校准油,从C 中至少选择一种校准油。从B中挑选校准油时,所选校准油的黏度应均匀地分布在该系列的黏度范围。所选择的校准油数量要保证提供10组以上的数据,每组数据中包含公式(2)中所需的温度、转速和表观黏度的数值。为获得10组数据,可以对一种校准油测试两次,但这样做可能降低校准的稳健性。
5 ICS 75.100 CCS E 3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5382022 代替GB/T6538—2010
发动机油表观黏度的测定
冷启动模拟机法
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 viscosity of engine oils-Using thecold-cranking simulator
2022-10-12实施
2022-10-1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653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65382010《发动机油表观黏度的测定冷启动模拟机法》,本文件与 GB/T6538一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本文件的测定范围由“一5℃~一35℃”修改为“-10℃~一35℃”(见第1章,2010年版第1
章); b) 本文件正文只保留了自动仪器的相关内容,将手动仪器相关内容放到附录A中(见第1章、第
8章至第11章和附录A,2010年版第1章、第9章至第13章); c) 增加了超声波震荡消除气泡方法的应用(见第5章); d)本文件的校准油数量由13个增加到27个(见第6章,2010年版第6章); e)对自动仪器校准过程中标准物质的选择增加具体的要求(见第6章和第8章); f) 更改了取样要求,删除过滤器除去5μm以上的颗粒物,增加不建议采用过滤的方式去除悬浮
物(见第7章,2010年版第8章); g) 更改了自动法结果的报告方式,结果不需要精确到10mPa·s(见第10章,2010年版第12
章); h) 精密度部分,针对冷却剂制冷和热电式制冷两种方式分别规定了不同的重复性与再现性要求
(见第11章,2010年版第13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化润滑油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光、张敏。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6年首次发布为GB/T6538一1986,2000年第一次修订,2010年第二次修订;一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I GB/T 6538—2022
引言
汽车发动机油的冷启动模拟机(CCS)法表观黏度与低温下发动机的启动性有关。该表观黏度不适合于预测发动机油泵和润滑油分配系统中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发动机启动性的数据是通过美国协调研究委员会CRCL-49使用一系列参考油试验测得的,该参考油在一17.8℃时的表观黏度介于 600mPa·s~8400mPa·s之间,在-28.9℃时的表观黏度介于2000mPa·s~20000mPa·s之间。仪器的测量范围取决于设备的型号和配套的软件版本。
由于CRCL-49试验远不如冷启动模拟机(CCS)程序精确和标准,所以冷启动模拟机(CCS)表观黏度无需精确地预测一个油品在指定的发动机中的启动性能。然而,冷启动模拟机(CCS)表观黏度与平均的CRCL-49发动机启动性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冷启动模拟机(CCS)表观黏度与发动机启动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在一1℃~一40℃温度下对17个成品油(SAE黏度等级分别为5W、10W、15W和20W)的研究得出。研究中同时评价了合成型与矿物型的润滑油产品。
轻负荷发动机低温启动性和用冷启动模拟机(CCS)测量得到的表观黏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是通过在一5℃~一40℃温度下用10台20世纪90年代生产的发动机对6个成品油(SAE黏度等级分别为 0W、5W、10W、15W、20W和25W)的试验得出的。
= GB/T6538—2022
发动机油表观黏度的测定
冷启动模拟机法
警示一一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的使用可能涉及某些有危险的材料、设备和操作,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冷启动模拟机(CCS)法测定发动机油表观黏度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测定温度一10℃~-35℃、表观黏度900mPa·s~25000mPa·s的发动机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56 5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牛顿液体Newtonianfluid 黏度不随剪切速率改变的液体。 [来源:GB/T4016—2019,2.05.018]
3.2
非牛顿液体 non-Newtonianfluid 黏度随剪切应力或剪切速率的变化而改变的液体。 [来源:GB/T4016—2019,2.05.019]
3.3
黏度 viscosity 施加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间的比率,可用公式(1)表示为:
n=t/
..(1 )
式中: n—表观黏度,单位为毫帕秒(mPa·s); t——单位面积上的应力,单位为毫帕(mPa); ——剪切速率,单位为每秒(s-1)。 注:有时称其为动力黏度系数,该系数用来衡量液体流动阻力的大小。
1 GB/T 6538—2022
3.4
表观黏度apparentviscosity 用于表征非牛顿液体流动阻力特性的术语。 注:由于许多发动机油在低温条件下是非牛顿液体,其表观黏度会随剪切速率而变化。 [来源:GB/T4016—2019,2.05.011]
3.5
校准油 白calibrationoil 具有已知表观黏度和黏温性的油品,用于确定表观黏度与冷启动模拟机(CCS)转子速度之间的校
准关系。 3.6
黏弹性油 viscoelasticoil 在转子运转期间,会沿转子轴向上爬的非牛顿液体。
4方法概要
一个电子马达驱动一个与定子紧密配合的转子。在转子和定子的空隙间充满试样,通过调节流过定子的冷却剂的流量来维持试验温度,在靠近定子内壁的位置测定这一温度。校准转子的转速使之作为表观黏度的函数。通过转子速率的校准值和测定值来确定试样的表观黏度。本文件提供了用冷启动模拟机(CCS)测定发动机油表观黏度的手动和自动两种测定方法,正文适用于自动冷启动模拟机 (CCS),附录A适用于手动冷启动模拟机(CCS),附录B适用于测定高黏弹性油。
5仪器
5.1仪器类型
本文件有两类仪器可以使用,5.2和5.3给出自动冷启动模拟机(CCS)的详细规定,A.1给出手动冷启动模拟机(CCS)的具体规定。 5.2自动冷启动模拟机(CCS)
自动冷启动模拟机(CCS)包括以下部分: —直流(dc)马达,可以驱动转子(位于定子中);
转速传感器,用于测定转子转速;直流电流表和精确的电流调节旋钮;
-
定子温度控制系统,能保证温度控制在设定温度的士0.05℃;
-循环制冷机,配合温度控制系统使用;一试验样品进样器;一一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接口。
5.3自动进样器
在计算机控制下无需操作者参与,即可以连续多次测定试验样品的设备。 5.4校准过的热电偶
置于定子内表面附近,用于指示试验温度。温度传感器与定子内表面应热接触良好;定期清洗定子 2 GB/T6538—2022
的内表面并替换高含银的导热介质。 5.5制冷系统
5.5.1 采用冷却剂制冷的定子要求如下。
—一与冷却剂接触的定子,通过制冷机将冷却剂的温度保持在比测试温度低至少10℃的水平。 一当制冷温度低于一30℃时,可能需要两级制冷系统。
一冷启动模拟机(CCS)与制冷机之间的连接管应尽可能地短(要小于1m)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
一一冷却剂为无水乙醇或无水甲醇。如果冷却剂使用环境的湿度较高,导致无水乙醇或无水甲醇
吸水,那么应使用新的无水乙醇或无水甲醇替换,以确保温度在可控范围内。 一如果无水乙醇或无水甲醇从仪器中泄漏出来,在继续试验前应先处理泄漏问题。
5.5.2采用热电式制冷的定子要求如下:
一为了保持试样测试温度,水或其他适当液体的冷却温度应在5℃左右;
为防止冷却剂结冰阻塞制冷机管路,冷却剂中应含有10%乙二醇或其他符合制造商说明书的溶液。
5.6 6超声波浴
5.6.1可选设备,工作频率为25Hz~60Hz,典型输出功率不大于100W,尺寸要求能够容纳样品杯,且不带加热功能。可用于试验前对黏性样品进行散热和消泡处理。 5.6.2可以使用超出上述工作频率及输出功率的超声波浴,但实验室应进行数据比较,以确保使用这两类超声波浴得到的测试结果一致。
6试剂与材料
6.1 丙酮:分析纯。
警示—易燃,有害健康。 6.2 2无水乙醇:分析纯,用作冷却剂。
警示—易燃,有害健康。 6.3无水甲醇:分析纯,用作冷却剂。
警示——易燃,有害健康。 6.4 石油醚:分析纯,60℃~90℃。
警示—易燃,有害健康。 6.5 校准油:表1显示了在每个测试温度下可能使用的校准油组合。在规定温度下,近似的表观黏度值见附录C,准确表观黏度值见具体校准油。
3 GB/T 6538—2022
表1测试温度下的校准油组合
测试温度
校准油牌号
25 ℃ 一 - 一
15 ℃ - 一一一 - 一一一一 A 区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10 ℃ 一一一一一一一 - 一 - - A 回 A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20℃ 一 - 一 - - - A
-35 ℃ A
~30 ℃ - - A
CL080 CL090 CL100 CL110 CL120 CL130 CL140 CL150 CL160 CL170 CL190 CL200 CL220 CL240 CL250 CL260 CL280 CL300 CL320 CL340 CL380 CL420 CL480 CL530 CL600 CL680 注1:加方的字母为首选校准油。 注2:从A组中至少选择一种校准油,优先选择首选校准油。一35℃~一25℃,A组表观黏度为800mPa·s~
回 A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一一一 - 一一一一一 -
国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 - 一 - - 一
A 国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一 - - 一一
国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 一
-
-
1500mPa·s20℃~-10℃,A组表观黏度为800mPa·s~1400mPa·S。 注3:从B组中至少选择三种校准油。一35℃~-20℃,B组表观黏度为1000mPa·s~15000mPa·s;
一15℃,B组表观黏度为1000mPa·s~13000mPa·s;-10℃,B组表观黏度为1000mPa·s~ 9 000 mPa · s。
注4:从C组中至少选择一种校准油。-35℃~一20℃,C组表观黏度大于13500mPa·s;15℃,C组表观
黏度大于11500mPa·s;一10℃,C组表观黏度大于9000mPa·s。
7取样
7.1按照GB/T4756方法进行取样,以获得有代表性的、无固体悬浮物和水的样品。当容器中的样品 4 GB/T6538—2022
温度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时,应在打开容器前将样品加热到室温。当样品中含有悬浮物时,应使用离心机除去5um以上的颗粒物,取上清液测试,不建议采用过滤的方式去除悬浮物。试验前,不应摇动样品,否则样品容易夹带空气,并导致错误的表观黏度结果。 7.2对于某些类型样品,例如在样品中容易夹带空气或气泡的黏性润滑油,可使用不打开加热功能的超声波浴(见5.6),一般超声5min可以有效消泡。
8校准
8.1电流检查周期
在启用一台新的仪器或更换黏度池的驱动部件(马达、皮带、转速传感器等)时,均应测定马达电流。 最初,应每个月重新检查马达电流(见8.3),直到马达电流的变化量在连续的几个月里小于0.005A,此后每三个月检查一次。附录D给出了校准过程流程图。 8.2温度校验 8.2.1 使用温度校验插头(TVP)确认仪器能够准确计算温度。 8.2.2从仪器的后面板拔掉温度传感器插头,插上温度校验插头的高温插头。 8.2.3从电脑软件中选择温度校验功能,输入对应的温度校验插头的电阻值,并记录显示的温度差值。 8.2.4 用第二个插头重复以上操作。 8.2.5记录的温度差值应小于0.06℃,否则联系仪器厂家维修。 8.3电流的校准和核查 8.3.1 在电脑软件上选择设定马达电流选项,在一20℃的温度下运行表观黏度约3500mPa·s的校准油,CL250符合本文件要求。此程序会冷却试样到一20℃并恒温。如果是重新校准,按照8.3.2操作。如果是核查马达电流,按照8.3.3操作。 8.3.2马达启动20s后,监控马达转速,并通过调节电流调节旋钮设定转速到0.240kr/min士 0.001kr/min(在电脑显示屏的"SPEED"中显示),此项操作应在马达启动后50s~75s内完成。如果超时,按照8.3.1重复操作。 8.3.3如果是核查马达的电流,记录马达启动后55s~60s的转速。如果转速在0.240kr/min士 0.005kr/min范围内,记录转速和电流,然后继续试验。也可以调整转速到0.240kr/min,并记录新的电流值,调整电流后,可重新校准,也可以不校准。如果连续两次电流核查,都调整了电流,且调整方向相同,应重新校准。若未校准电流,则执行第9章,否则按8.4执行。 8.3.4如果核查发现马达转速超出0.240kr/min士0.005kr/min,调整转速到0.240kr/min,并记录电流值,按照8.4校准。 8.4校准步骤 8.4.1在每个测试温度下,按照8.4.2的选择标准和第9章的步骤操作,使用表1中列出的该温度下的校准油校准仪器。 8.4.2校准油应符合以下要求:从表1的A中至少选择一种校准油,从B中至少选择三种校准油,从C 中至少选择一种校准油。从B中挑选校准油时,所选校准油的黏度应均匀地分布在该系列的黏度范围。所选择的校准油数量要保证提供10组以上的数据,每组数据中包含公式(2)中所需的温度、转速和表观黏度的数值。为获得10组数据,可以对一种校准油测试两次,但这样做可能降低校准的稳健性。
5
上一章:NB/SH/T 0981-2019 防水材料用沥青 含2023第1号修改单 下一章:GB/T 254-2022 半精炼石蜡

相关文章

GB/T 6538-2010 发动机油表观黏度的测定 冷启动模拟机法 NB/SH/T 0862-2013 用过发动机油低温下屈服应力和表观黏度测定法 NB/SH/T 0834-2010 发动机油适度高温活塞沉积物的测定 热氧化模拟试验法(TEOST MHT) NB/SH/T 0813-2010 沥青表观黏度测定法平行板黏度计法 NB/SH/T 0813-2010 沥青表观黏度测定法 平行板黏度计法 NB/SH/T 0848-2010 聚乙烯蜡表观黏度测定法 GB/T 30045-2013 煤炭直接液化 油煤浆表观黏度测定方法 NY/T 1037-2016 天然胶乳表观黏度的测定旋转黏度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