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160.10 CCS J 3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979.3—2022
搅拌摩擦点焊 铝及铝合金第3部分: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
Friction stir spot welding-Aluminium and its alloys-Part 3:Qualification of
welding operators
(ISO 18785-3:2018,Friction stir spot welding-Aluminium-
Part 3 :Qualification of welding operators,MOD)
2022-10-12发布
2022-10-12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979.3—2022
目 次
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Ⅱ
评定要求 . 5 资格证书附录A(资料性) 焊接设备功能方面的操作知识附录B(资料性) 搅拌摩擦点焊焊接操作工资格证书格式
..
GB/T41979.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41979《搅拌摩擦点焊 铝及铝合金》的第3部分。GB/T4197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第2部分:焊接接头设计;
第3部分: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 .-第4部分: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 -第5部分:质量与检验要求。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18785-3:2018《搅拌摩擦焊铝第3部分: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 本文件与ISO18785-3:2018相比,有结构上的调整,将ISO18785-3:2018的4.5.2.2.1和4.5.2.2.2进行
了合并。
本文件与ISO18785-3:2018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41979.1替换了ISO18785-1,并增加了规范性引用的GB/T3375(见第3章),以便于我国实际应用;将ISO18785-3:2018的注改为正文,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见4.1,4.6)
一用规范性引用的GB/T41979.4替换了ISO18785-4(见4.4.2,4.4.3,4.5.2.2,4.5.2.3),以适应
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41979.5替换了ISO18785-5(见4.5.2.1),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
加可操作性;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323.1、GB/T3323.2、GB/T11345分别替换了ISO17636-1、 ISO17636-2、ISO17640(见4.5.2.3),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将标准名称改为《搅拌摩擦点焊铝及铝合金第3部分: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删除了ISO18785-3:2018的参考文献。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安装工程
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凯电梯有限公司、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谊建设有限公司、辽宁煤机装备制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深圳市艾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慧慧、周军、李峰、崔凡、田志平、封小松、王滨、苏金花、刘翔、贺意、高海生、 曹金山、郭立杰、陆欢军、夏佩云、李送斌、王滨滨、叶结和、檀正东、翟莲娜。
I
GB/T 41979.3—2022
引言
搅拌摩擦点焊作为一种固相点连接的工艺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航天航空、汽车、轨道车辆等
各工业领域。具有无需填充材料、材料不熔化、热输人小、焊接变形小、力学性能高等优点。该方法适用于多种材料的固相焊接,目前在铝及铝合金方面的应用最为成熟和广泛。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构件的可靠性和制造精度,具有重要的地位,制定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的通用性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在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方面,我国目前尚无标准可依,标准规范处于空白状态,制定适用于铝
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的标准规范,有利于统一规定相关规范和指导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的具体实施工作。GB/T41979《搅拌摩擦点焊铝及铝合金》是铝及铝合金揽拌摩擦点焊的通用性标准,拟由以下部分构成。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目的是界定搅拌摩擦点焊的术语和定义。 第2部分:焊接接头设计。目的是统一接头设计标准。 第3部分: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目的是确立操作工的技能评定共同使用条款。 第4部分: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目的是为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提供指南。
-
第5部分:质量与检验要求。目的是提供搅拌摩擦点焊产品生产、检验技术依据。 本文件作为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的通用性标准,规定了相关的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等方面
-
内容,从而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搅拌摩擦点焊操作工的技能评定规范,以及技能评定考试原则及方法,以便于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技术在我国各行业推广应用。
=
GB/T 41979.3—2022
搅拌摩擦点焊铝及铝合金第3部分: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的焊接操作人员,本文件不适用于专门从事自动焊设备装
卸操作的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23.1 焊缝无损检测射线检测第1部分:X和伽马射线的胶片技术(GB/T3323.1一 2019.ISO17636-1:2013,MOD)
GB/T3323.2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第2部分:使用数字化探测器的X和伽玛射线技术 (GB/T3323.2—2019.ISO17636-2:2013,MOD)
GB/T3375焊接术语 GB/T11345 焊缝无损检测责 超声检测 技术、检验等级和评定(GB/T11345—2013,ISO17640:
2010,MOD)
GB/T41979.1 搅拌摩擦点焊 铝及铝合金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GB/T41979.1一2022, ISO18785-1:2018,MOD)
GB/T41979.4搅拌摩擦点焊 铝及铝合金 第4部分: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GB/T41979.4- 2022,ISO18785-4:2018,MOD)
GB/T41979.5搅拌摩擦点焊 早铝及铝合金第5部分:质量与检验要求(GB/T41979.52022, ISO18785-5:2018,MOD)
3术语和定义
GB/T41979.1、GB/T337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评定要求
4.1一般要求
焊接操作工应经过搅拌摩擦点焊设备的操作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操作安全及与待焊部件相关的项目。
仅执行装卸操作的人员无需进行技能评定。
1
GB/T41979.3—2022
4.2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
焊接操作工应通过下列方法之一进行技能评定:
标准焊接试验,见4.4.1;
a)
b)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见4.4.2; c) 预生产焊接试验或者生产焊接试验,见4.4.3; d)产品抽样焊接试验,见4.4.4。 此外,焊接操作工还应通过焊接设备操作知识考试,见附录A。 技能评定的主要参数及认可范围见4.3,其有效性见第5章。
4.3技能评定的主要参数及认可范围 4.3.1一般要求
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以主要参数(4.3.2~4.3.6)为基础。每一主要参数均应规定认可范围,如焊
接操作工的作业超出了认可范围,则应进行新的技能评定试验。 4.3.2搅拌摩擦点焊方法
通过某种搅拌摩擦点焊方法的技能评定之后,焊接操作工仅具有该方法的操作资格。搅拌摩擦
点焊方法包括GB/T41979.1中所涉及的焊接方法,以及用于技能评定的预焊接工艺规程(pWPS)或焊接工艺规程(WPS)所规定的焊接方法。 4.3.3焊接设备
当焊接设备出现以下变化,而需要进行额外的操作培训时,需要对焊接操作工进行新的技能评定: a)当焊接设备类型(或模式)变化时; b)当控制系统的增减或者改变时; c)在焊接设备上增减工装夹具、进给单元和其他辅助设备时。
4.3.4母材
任意一种牌号铝及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点焊技能评定考试对所有牌号铝及铝合金有效。 任意一种母材厚度的搅拌摩擦点焊技能评定考试对所有厚度有效。 任意一种母材形式(包括但不局限于板材、管材、铸件、锻件或冲压件)的搅拌摩擦点焊技能评定考
试对所有母材形式和管材直径有效
4.3.5接头形状和尺寸
任意一种接头形状和尺寸的搅拌摩擦点焊技能评定考试对所有接头形状和尺寸有效。 4.3.6技能评定认可范围
在满足如下条件的范围内,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有效:
遵循有效的焊接工艺规程;焊接设备的类型或点焊方法未改变。
4.4技能评定方法 4.4.1基于标准焊接试验的技能评定
焊接操作工按照4.5要求通过了技能评定,则应认为其获得了技能评定中所用焊接方法与同类型
2
GB/T41979.3—2022
焊接设备的操作资格。 4.4.2基于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的技能评定
焊接操作工通过了GB/T41979.4规定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考核,则应认为其获得了评定中所用焊接方法与同类型焊接设备的操作资格。 4.4.3基于预生产焊接试验或生产焊接试验的技能评定
焊接操作工通过了GB/T41979.4规定的预生产焊接试验(或生产焊接试验)考核,则应认为其获得了评定中所用焊接方法与同类型焊接设备的操作资格。这些考核应满足4.5的要求或者客户的要求(两者中选择要求更为严格的一种)。 4.4.4基于产品抽样焊接试验的技能评定
焊接操作工完成产品样件焊接,且该样件通过了考官或考试机构的认可,则应认为该操作工通过了资格评定。产品样件的检测应满足4.5的要求或者客户的要求(两者中选择要求更为严格的一种)。 4.5试验及检测 4.5.1一般要求
试件应根据已评定的焊接工艺规程焊接(4.4.2的情况除外),试件的焊接及检测应在考官及考试机构的监督下进行。
如果技能评定为预生产焊接试验、生产焊接试验或产品样本焊接试验的技能评定,当所采用的产品焊点数量和尺寸不满足要求时,应增加检测的产品数量以满足要求。
焊前,试件应标记考官(或者考试机构)以及焊接操作工信息。 如果焊接条件不正确或者发现焊接操作工不具备满足本部分要求的技能,考官/考试机构可以终止
技能评定。 4.5.2检测方法及合格标准 4.5.2.1目视检测
目视检测应按照GB/T41979.5的要求进行。所有焊点外观应进行目视检测。 焊点表面外观应均匀一致,无外观缺陷(板材分离、裂纹、未熔合、飞边过大),及因焊接压力不足而
导致的焊点外观变化。 4.5.2.2力学性能检测
力学性能检测应作为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的主要方法。应按照GB/T41979.4的要求进行,至少应采用一种检测方法,每种方法同一检测批次至少检测三个试样。 4.5.2.3宏观金相及无损检测
宏观金相检测应按照GB/T41979.4的要求进行,或者100%无损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或超声检测)。射线检测应按照GB/T3323.1或GB/T3323.2进行,超声检测应按照GB/T11345进行。 4.5.3复试
如果一个或多个焊接试件不满足4.5.1和4.5.2的要求,则技能评定不合格。可采用同样的焊接工艺再次焊接和检测。如复试仍不满足要求,则技能评定不合格。
3
GB/T 41979.3—2022
4.6 技能评定记录
所有的技能评定结果都应记录归档,档案应保存至重新考试时或最少两年。归档方式可以是纸质或是电子版。
5资格证书
5.1一般要求
证书证明该焊接操作工通过了技能评定,所有主要参数都应记录在证书上,如果有不合格项,则不应颁发证书。
证书应由考官(或考试机构)负责签发,推荐的证书格式参见附录B。如果采用其他形式的证书,也应包含附录B要求的内容。 5.2 2有效期 5.2.1 初始生效日期
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从试件的焊接之日开始,前提条件是其技能评定合格。焊接操作工的资格证书有效期2年,有效期结束于当月的月末。 5.2.2有效性确认
制造商的焊接负责人(或相关负责人)每6个月应进行一次确认,确定该焊接操作工在其证书认可范围内工作,否则在证书到期之后,焊接操作工应重新进行技能评定合格后才能进行焊接操作。 5.2.3资格证书延期
只要从证书生效之日起审核记录完备,证明证书持有者在之前6个月内从事与证书内容相符的焊接工作,则可以对其资格证书进行无限次延期。
4
ICS 25.160.10 CCS J 3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979.3—2022
搅拌摩擦点焊 铝及铝合金第3部分: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
Friction stir spot welding-Aluminium and its alloys-Part 3:Qualification of
welding operators
(ISO 18785-3:2018,Friction stir spot welding-Aluminium-
Part 3 :Qualification of welding operators,MOD)
2022-10-12发布
2022-10-12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979.3—2022
目 次
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Ⅱ
评定要求 . 5 资格证书附录A(资料性) 焊接设备功能方面的操作知识附录B(资料性) 搅拌摩擦点焊焊接操作工资格证书格式
..
GB/T41979.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41979《搅拌摩擦点焊 铝及铝合金》的第3部分。GB/T4197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第2部分:焊接接头设计;
第3部分: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 .-第4部分: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 -第5部分:质量与检验要求。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18785-3:2018《搅拌摩擦焊铝第3部分: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 本文件与ISO18785-3:2018相比,有结构上的调整,将ISO18785-3:2018的4.5.2.2.1和4.5.2.2.2进行
了合并。
本文件与ISO18785-3:2018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41979.1替换了ISO18785-1,并增加了规范性引用的GB/T3375(见第3章),以便于我国实际应用;将ISO18785-3:2018的注改为正文,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见4.1,4.6)
一用规范性引用的GB/T41979.4替换了ISO18785-4(见4.4.2,4.4.3,4.5.2.2,4.5.2.3),以适应
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41979.5替换了ISO18785-5(见4.5.2.1),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
加可操作性;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323.1、GB/T3323.2、GB/T11345分别替换了ISO17636-1、 ISO17636-2、ISO17640(见4.5.2.3),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将标准名称改为《搅拌摩擦点焊铝及铝合金第3部分: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删除了ISO18785-3:2018的参考文献。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安装工程
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凯电梯有限公司、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谊建设有限公司、辽宁煤机装备制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深圳市艾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慧慧、周军、李峰、崔凡、田志平、封小松、王滨、苏金花、刘翔、贺意、高海生、 曹金山、郭立杰、陆欢军、夏佩云、李送斌、王滨滨、叶结和、檀正东、翟莲娜。
I
GB/T 41979.3—2022
引言
搅拌摩擦点焊作为一种固相点连接的工艺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航天航空、汽车、轨道车辆等
各工业领域。具有无需填充材料、材料不熔化、热输人小、焊接变形小、力学性能高等优点。该方法适用于多种材料的固相焊接,目前在铝及铝合金方面的应用最为成熟和广泛。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构件的可靠性和制造精度,具有重要的地位,制定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的通用性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在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方面,我国目前尚无标准可依,标准规范处于空白状态,制定适用于铝
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的标准规范,有利于统一规定相关规范和指导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的具体实施工作。GB/T41979《搅拌摩擦点焊铝及铝合金》是铝及铝合金揽拌摩擦点焊的通用性标准,拟由以下部分构成。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目的是界定搅拌摩擦点焊的术语和定义。 第2部分:焊接接头设计。目的是统一接头设计标准。 第3部分: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目的是确立操作工的技能评定共同使用条款。 第4部分: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目的是为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提供指南。
-
第5部分:质量与检验要求。目的是提供搅拌摩擦点焊产品生产、检验技术依据。 本文件作为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的通用性标准,规定了相关的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等方面
-
内容,从而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搅拌摩擦点焊操作工的技能评定规范,以及技能评定考试原则及方法,以便于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技术在我国各行业推广应用。
=
GB/T 41979.3—2022
搅拌摩擦点焊铝及铝合金第3部分: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的焊接操作人员,本文件不适用于专门从事自动焊设备装
卸操作的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23.1 焊缝无损检测射线检测第1部分:X和伽马射线的胶片技术(GB/T3323.1一 2019.ISO17636-1:2013,MOD)
GB/T3323.2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第2部分:使用数字化探测器的X和伽玛射线技术 (GB/T3323.2—2019.ISO17636-2:2013,MOD)
GB/T3375焊接术语 GB/T11345 焊缝无损检测责 超声检测 技术、检验等级和评定(GB/T11345—2013,ISO17640:
2010,MOD)
GB/T41979.1 搅拌摩擦点焊 铝及铝合金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GB/T41979.1一2022, ISO18785-1:2018,MOD)
GB/T41979.4搅拌摩擦点焊 铝及铝合金 第4部分: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GB/T41979.4- 2022,ISO18785-4:2018,MOD)
GB/T41979.5搅拌摩擦点焊 早铝及铝合金第5部分:质量与检验要求(GB/T41979.52022, ISO18785-5:2018,MOD)
3术语和定义
GB/T41979.1、GB/T337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评定要求
4.1一般要求
焊接操作工应经过搅拌摩擦点焊设备的操作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操作安全及与待焊部件相关的项目。
仅执行装卸操作的人员无需进行技能评定。
1
GB/T41979.3—2022
4.2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
焊接操作工应通过下列方法之一进行技能评定:
标准焊接试验,见4.4.1;
a)
b)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见4.4.2; c) 预生产焊接试验或者生产焊接试验,见4.4.3; d)产品抽样焊接试验,见4.4.4。 此外,焊接操作工还应通过焊接设备操作知识考试,见附录A。 技能评定的主要参数及认可范围见4.3,其有效性见第5章。
4.3技能评定的主要参数及认可范围 4.3.1一般要求
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以主要参数(4.3.2~4.3.6)为基础。每一主要参数均应规定认可范围,如焊
接操作工的作业超出了认可范围,则应进行新的技能评定试验。 4.3.2搅拌摩擦点焊方法
通过某种搅拌摩擦点焊方法的技能评定之后,焊接操作工仅具有该方法的操作资格。搅拌摩擦
点焊方法包括GB/T41979.1中所涉及的焊接方法,以及用于技能评定的预焊接工艺规程(pWPS)或焊接工艺规程(WPS)所规定的焊接方法。 4.3.3焊接设备
当焊接设备出现以下变化,而需要进行额外的操作培训时,需要对焊接操作工进行新的技能评定: a)当焊接设备类型(或模式)变化时; b)当控制系统的增减或者改变时; c)在焊接设备上增减工装夹具、进给单元和其他辅助设备时。
4.3.4母材
任意一种牌号铝及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点焊技能评定考试对所有牌号铝及铝合金有效。 任意一种母材厚度的搅拌摩擦点焊技能评定考试对所有厚度有效。 任意一种母材形式(包括但不局限于板材、管材、铸件、锻件或冲压件)的搅拌摩擦点焊技能评定考
试对所有母材形式和管材直径有效
4.3.5接头形状和尺寸
任意一种接头形状和尺寸的搅拌摩擦点焊技能评定考试对所有接头形状和尺寸有效。 4.3.6技能评定认可范围
在满足如下条件的范围内,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有效:
遵循有效的焊接工艺规程;焊接设备的类型或点焊方法未改变。
4.4技能评定方法 4.4.1基于标准焊接试验的技能评定
焊接操作工按照4.5要求通过了技能评定,则应认为其获得了技能评定中所用焊接方法与同类型
2
GB/T41979.3—2022
焊接设备的操作资格。 4.4.2基于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的技能评定
焊接操作工通过了GB/T41979.4规定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考核,则应认为其获得了评定中所用焊接方法与同类型焊接设备的操作资格。 4.4.3基于预生产焊接试验或生产焊接试验的技能评定
焊接操作工通过了GB/T41979.4规定的预生产焊接试验(或生产焊接试验)考核,则应认为其获得了评定中所用焊接方法与同类型焊接设备的操作资格。这些考核应满足4.5的要求或者客户的要求(两者中选择要求更为严格的一种)。 4.4.4基于产品抽样焊接试验的技能评定
焊接操作工完成产品样件焊接,且该样件通过了考官或考试机构的认可,则应认为该操作工通过了资格评定。产品样件的检测应满足4.5的要求或者客户的要求(两者中选择要求更为严格的一种)。 4.5试验及检测 4.5.1一般要求
试件应根据已评定的焊接工艺规程焊接(4.4.2的情况除外),试件的焊接及检测应在考官及考试机构的监督下进行。
如果技能评定为预生产焊接试验、生产焊接试验或产品样本焊接试验的技能评定,当所采用的产品焊点数量和尺寸不满足要求时,应增加检测的产品数量以满足要求。
焊前,试件应标记考官(或者考试机构)以及焊接操作工信息。 如果焊接条件不正确或者发现焊接操作工不具备满足本部分要求的技能,考官/考试机构可以终止
技能评定。 4.5.2检测方法及合格标准 4.5.2.1目视检测
目视检测应按照GB/T41979.5的要求进行。所有焊点外观应进行目视检测。 焊点表面外观应均匀一致,无外观缺陷(板材分离、裂纹、未熔合、飞边过大),及因焊接压力不足而
导致的焊点外观变化。 4.5.2.2力学性能检测
力学性能检测应作为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的主要方法。应按照GB/T41979.4的要求进行,至少应采用一种检测方法,每种方法同一检测批次至少检测三个试样。 4.5.2.3宏观金相及无损检测
宏观金相检测应按照GB/T41979.4的要求进行,或者100%无损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或超声检测)。射线检测应按照GB/T3323.1或GB/T3323.2进行,超声检测应按照GB/T11345进行。 4.5.3复试
如果一个或多个焊接试件不满足4.5.1和4.5.2的要求,则技能评定不合格。可采用同样的焊接工艺再次焊接和检测。如复试仍不满足要求,则技能评定不合格。
3
GB/T 41979.3—2022
4.6 技能评定记录
所有的技能评定结果都应记录归档,档案应保存至重新考试时或最少两年。归档方式可以是纸质或是电子版。
5资格证书
5.1一般要求
证书证明该焊接操作工通过了技能评定,所有主要参数都应记录在证书上,如果有不合格项,则不应颁发证书。
证书应由考官(或考试机构)负责签发,推荐的证书格式参见附录B。如果采用其他形式的证书,也应包含附录B要求的内容。 5.2 2有效期 5.2.1 初始生效日期
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从试件的焊接之日开始,前提条件是其技能评定合格。焊接操作工的资格证书有效期2年,有效期结束于当月的月末。 5.2.2有效性确认
制造商的焊接负责人(或相关负责人)每6个月应进行一次确认,确定该焊接操作工在其证书认可范围内工作,否则在证书到期之后,焊接操作工应重新进行技能评定合格后才能进行焊接操作。 5.2.3资格证书延期
只要从证书生效之日起审核记录完备,证明证书持有者在之前6个月内从事与证书内容相符的焊接工作,则可以对其资格证书进行无限次延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