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矿山煤矿>黄土区露天煤矿重构土壤特性定量表征理论与方法

黄土区露天煤矿重构土壤特性定量表征理论与方法

资料类别:矿山煤矿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4-29 17:44:54



推荐标签: 煤矿 土壤 表征 定量 露天 特性 重构 黄土 重构

内容简介

黄土区露天煤矿重构土壤特性定量表征理论与方法
作者: 王金满 著
出版时间:2016年版
丛编项: 土地科学学科建设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黄土区露天煤矿重构土壤特性定量表征理论与方法。全书分为12章,总结了国内外露天煤矿土壤重构研究现状,分析了黄土区露天煤矿土地损毁类型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黄土区露天煤矿损毁土地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探讨了受损土地土壤重构过程与方法,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分析了复垦土壤质量演替规律及复垦土壤质量与植被交互影响。此外,对复垦土壤粒径分布、复垦土壤孔隙分布进行了多重分形表征,对复垦土壤特性进行了联合多重分形表征,并对重构土壤孔隙进行了三维重建及定量表征,实现了重构土壤粒径分布和土壤孔隙分布的定量化研究。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第2章研究区概况
第3章露天煤矿土地损毁类型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第4章黄土区露天煤矿损毁土地土壤特性空间变异
第5章黄土区露天煤矿受损土地土壤重构过程与方法
第6章黄土区露天煤矿复垦土壤质量演替规律
第7章黄土区露天煤矿复垦土壤质量与植被交互影响
第8章黄土区露天煤矿复垦土壤粒径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及其空间变异
第9章黄土区露天煤矿复垦土壤孔隙分布的多重分形表征
第10章黄土区露天煤矿复垦土壤特性的联合多重分形表征
第11章黄土区露天煤矿重构土壤孔隙三维重建及定量表征
第12章总结与探讨
参考文献

上一章: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实际操作考核教材 下一章:黄金选矿技术

相关文章

T/GRM 084-2023 干旱半干旱露天煤矿区生态修复场地植物和土壤碳储量核算技术规程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断裂控藏定量表征与有利勘探区预测 黑岱沟露天煤矿开采工艺的理论与实践 黄土区退耕草地合理放牧可减少土壤CO2排放和土壤侵蚀 黄土塬区长期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对表层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黄土旱塬区平衡施肥下不同土壤耕作模式的蓄水纳墒及作物增产增收效应研究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安徽沿江双季稻区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黄土高原苹果园地深层土壤氮素含量与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