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建筑工程>建筑环境工程学 热环境与空气环境

建筑环境工程学 热环境与空气环境

资料类别:建筑工程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7.6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3-01 17:53:37



推荐标签: 建筑 环境 环境工程学 工程学 空气

内容简介

建筑环境工程学 热环境与空气环境
出版时间: 2016年版
内容简介
  《建筑环境工程学 热环境与空气环境/国外土木建筑工程系列》由16个章节组成,内容包括:建筑与环境、气象与气候、日照与太阳辐射、室内温热环境、室内空气环境、环境的计量与测量、传热的基础理论、建筑物外表面的传热、热传导模拟、室温与热负荷、湿空气、室内湿度调节与蒸发冷却、结露与防止结露、换气·通风的基础理论、机械换气计划、室内空气浓度等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等。人类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证明了人类无法改变自然环境,只有适应自然环境,与其和谐相处,趋利避害,才能获得健康与安全。建筑环境工程学在建筑学中作为异军突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就是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的,今后在社会发展中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目录
1.建筑与环境
1.1 建筑与人工环境
1.2 环境工程学与室内环境的控制
1.3 建筑环境与能源
1.4 单位与基本量

2.气象与气候
2.1 气象要素
2.1.1 气温
2.1.2 湿度
2.1.3 太阳辐射量
2.1.4 有效辐射
2.1.5 风
2.1.6 降水量
2.2 世界的气候与建筑
2.2.1 气候划分
2.2.2 掌握气象图反映的气候特性
2.2.3 气候与民居建筑
2.3 城市气候
2.3.1 城市热岛
2.3.2 城市与风环境

3.日照与太阳辐射
3.1 日照与太阳辐射的基本性质
3.1.1 太阳与地球
3.1.2 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
3.2 太阳的位置
3.2.1 太阳位置的计算
3.2.2 太阳位置图
3.3 日照与建筑物的配置
3.3.1 日影的变化
3.3.2 建筑物的配置与日影
3.3.3 邻栋建筑物间距与阳光曲线
3.4 太阳辐射量
3.4.1 晴天太阳辐射量的计算
3.4.2 建筑物外表面的太阳辐射
3.4.3 按方位划分的太阳辐射量的计算
3.5 太阳辐射观测值的利用

4.室内温热环境
4.1 室温与温热感
4.1.1 人体的热平衡
4.1.2 能量代谢
4.1.3 着衣量
4.1.4 空气温度
4.1.5 热辐射温度
4.1.6 气流速度(airvelocity)
4.1.7 湿度
4.2 温热环境指标
4.2.1 作用温度OT
4.2.2 湿-黑球温度WBGT
4.2.3 预测平均统计值PMV
4.2.4 新有效温度ET
4.3 局部不舒适
4.3.1 热辐射不均衡
4.3.2 气流(令人感到不舒适的气流)
4.3.3 上下温度的分布
4.3.4 地板表面的温度
4.3.5 环境适应犁模型
4.4 热环境的设计目标
4.4.1 关于楼宇管理的法律法规

5.室内空气环境
5.1 室内的空气质量
5.1.1 室内空气污染
5.1.2 室内空气污染物
5.1.3 换气的目的
5.1.4 容许浓度
5.2 必要换气量
5.2.1 必要换气量与换气次数
5.2.2 必要换气量的计算方法
5.2.3 人体产生的污染物与必要换气量
5.2.4 使用燃烧器具时的必要换气量
5.2.5 密集房屋应采取的必要换气量

6.环境的计量与测量
6.1 计测项目
6.2 室内环境的计测仪器
6.2.1 温湿度的测量
6.2.2 风速的测量
6.2.3 空气质量的测量
6.2.4 辐射的测量
6.3 气象观察的测量设备
6.3.1 太阳辐射的测量
6.3.2 风速的测量
6.4 对环境的现场计测
6.4.1 整个办公空间热环境的检测
6.4.2 工作人员周围热环境的检测
6.4.3 工作状态的检测
6.4.4 检测结果案例

7.传热的基础理论
7.1 温度与热能
7.1.1 水的流动与热的流动
7.1.2 传热的基本形态
7.2 热传导
7.2.1 稳态与非稳态
7.2.2 傅里叶定律
7.2.3 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
7.2.4 多层墙体的热传导
7.2.5 多层墙体中的断面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
7.3 对流传热
7.3.1 墙体附近的传热
7.3.2 对流传热系数
7.4 辐射传热系数
7.4.1 辐射与光
7.4.2 辐射热授受

8.建筑物外表面的传热
8.1 室内外表面的传热
8.2 室内表面的传热
8.3 墙体的传热
8.4 窗户的热摄取·热损耗
8.4.1 传热·太阳辐射的吸收与透过
8.4.2 窗户的传热系数
8.4.3 吸收太阳辐射热的摄取
8.4.4 透过太阳辐射
8.4.5 窗户的太阳辐射热的摄取
8.5 太阳辐射的遮蔽
8.5.1 阳光的遮蔽
8.5.2 雨篷的遮阳效果

9.热传导模拟
9.1 非稳态热传导
9.1.1 热容量与室温变动
9.1.2 建筑构件的热容量
9.1.3 室温变化率
9.2 一维热传导模拟
9.2.1 热传导方程式
9.2.2 热传导模拟
9.2.3 临界条件
9.2.4 以例题为例的程序示例
9.2.5 阳解法与阴解法
9.3 热传导模拟的应用

10.室温与热负荷
10.1 室温与热负荷的基本原理
10.1.1 室内空气的热平衡与室温
10.1.2 室温·热负荷模拟
10.1.3 采用手工计算的热负荷计算
10.2 室温与热负荷
10.2.1 住宅中的室温与热负荷在一年当中的变化
10.2.2 室温与暖气房的负荷
10.2.3 室温与冷气房的负荷
10.2.4 湿度与潜热负荷
10.3 写字楼建筑中的空调机负荷
10.3.1 写字楼建筑中的空调系统
10.3.2 空调机负荷
10.3.3 室温·负荷模拟例
10.4 建筑物的热性能
10.4.1 住宅的热性能
10.4.2 建筑物的热性能

11.湿空气
11.1 湿空气与湿空气线图
11.1.1 湿空气
11.1.2 湿空气线图
11.2 湿空气的状态值
11.2.1 绝对湿度
11.2.2 水汽压(水蒸气分压)
11.2.3 相对湿度与饱和度
11.2.4 湿球温度
11.2.5 露点温度
11.2.6 比焓(比热焓)
11.3 潜热与显热

12.室内湿度调节与蒸发冷却
12.1 室内的水平衡
12.1.1 水平衡
12.2 除湿与加湿
12.2.1 除湿
12.2.2 加湿
12.3 对蒸发冷却的利用
12.3.1 微雾冷却(mist-细雾冷却)
12.3.2 蒸发冷却的自然冷气房
12.3.3 屋面洒水

13.结露与防止结露
13.1 结露的原因与分类
13.1.1 表面结露与内部结露
13.1.2 冬季型结露与夏季型结露
13.1.3 有害结露与无害结露
13.2 发生在建筑物内的水蒸气
13.3 对表面结露的研究
13.3.1 热移动与湿气移动的相似处
13.3.2 传热系数与传湿系数
13.3.3 玻璃表面结露的计算
13.4 内部结露的计算
13.5 结露的防止与对策
13.5.1 壁橱表面结露
13.5.2 屋顶里层的结露
13.5.3 窗户表面的结露
13.5.4 角隅部及热桥部位的结露

14.换气·通风的基础理论
14.1 换气·通风与缝隙风
14.1.1 换气与通风
14.1.2 自然换气·机械换气·混合换气
14.1.3 密闭性与缝隙风
14.2 风力换气与温度差换气
14.3 流体力学的基本公式
14.4 压力损失
14.5 开口部位的流量系数
14.6 风力换气时的换气量
14.7 温度差换气与中性带
14.8 温度差换气时的换气量
14.9 自然换气计划
14.9.1 自然换气的驱动力
14.9.2 气象数据等的信息收集
14.9.3 用于自然换气的开口配置计划
14.9.4 确保建筑物内部的换气路径
14.9.5 换气量的测算
14.9.6 自然换气案例

15.机械换气计划
15.1 换气的目的
15.2 机械换气系统的种类
15.3 必要换气量的计算
15.4 换气效率
15.4.1 空气龄、空气余龄、空气寿命
15.4.2 标准和居住区域浓度
15.5 全面换气·局部换气与置换换气
15.6 换气量·换气效率的测定
15.6.1 换气量的测定
15.6.2 空气龄的测定
15.7 机械换气计划

16.室内空气浓度等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
16.1 室内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
16.2 室内温湿度·气流的空间分布
16.2.1 CFD解析概要
16.3 换气效率与空调效率
16.3.1 村上·加藤等人提出的SVE与CRI
16.3.2 局部排气装置DCE(直接捕集率)

附录
1.求解太阳位置与太阳辐射量的VisualBasic函数/2.自然室温时的室内热环境/3.室温与热负荷
的计算方法/4.求解湿空气状态值的VisualBasic函数
附表
1.材料的比焓常数/2.湿空气线图(h-x线图)/3.空气的饱和绝对湿度

上一章:建筑构造与识图 第2版 [徐秀香,刘英明 主编] 下一章:建筑消防安全工程实务

相关文章

绿色建筑空气环境技术与实例 GB/T 32710.11-2016 环境试验仪器及设备安全规范 第11部分:空气热老化试验箱 建筑热环境 第二版 DB33/1111-2015 居住建筑风环境和热环境设计标准 世界绿色建筑:热环境解决方案 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 建筑热湿环境营造过程的热学原理 室内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