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就气候而言,东部潮湿季冻、东南湿热、西南潮暖、西北干旱、青藏高寒。从新疆至黑龙江、从内蒙到广东、上海,全国各地的土壤、地质、水文条件和道路建筑材料来源及性质差异较大,自然环境复杂多变,要想设计一种或几种能适应全国各地材料来源和自然条件的路面结构是不可能的。尽管我国目前已有了一套较完善的路面结构(包括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设计理论和方法,但其主要是解决路面结构的厚度计算问题,对结构组合、材料选择及组成要求等仅作了指导性的建议。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要在规范的指导下针对本地的交通条件、材料来源和自然环境条件进行路面结构设计,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多种原因,如气候环境条件、材料来源不同、设计者的经验、工程投资限制以及设计资料不全等,使最后设计出的路面结构偏于保守而不经济,或为了节约工程造价而使路面结构不安全,产生提前破坏病害,这些问题在地方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中尤其突出。因此,在我国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我国路面设计规范指导下,根据一个地区的气候、土壤、地质、水文条件和材料来源等进行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使路面结构设计安全可靠、经济合理,避免路面结构设计的不经济或不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