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役长输管道GIS系统的数据采集研究
杨海燕(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油气集输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近年来,计多管道管理公司引入基于完整性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同时,如何进行数露采集,为GIS系统提供数据支持便成为亚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役管道数据资科丢失产重,如何对这要在役长输管道进行数据采集成为难点。本文结合几条在投管道的数据采集工作开展情况,对其过程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为其他运营期管道数据采集提供一些意见和参考。
关键词:在役长输管道;信息化;GIS;数据采集
伴随着我国油气长输管道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管理层对于管道信息化重视程度逐步加大,数据采集是信息系统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一切其他功能开发的基础。然而,运营期管道的数据采集工作的难度非常大,这里总结出一套数据采集模式,应用效果良好。
1在役长输管道数据采集难点
在传统的管道建设管理过程中,缺乏历史数据保存意识,管理粗放,管道各种历史数据、图档资料缺失严重,而且存在精度不高、格式不统一,尤其没有保留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空间位置信息。随着管道周围环境的变化,许多属性信息已经与建设初期大相径庭。第三,随着第三方破坏、管道腐蚀等事件的发生,管道上经历了补强、封堵、改线、换管等大小手术,新增了大量的数据信息。所以,势必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管道历更数据恢复工作。
2数据采集的内容及实现方法
这里的“数据“是一个较为广泛的含义,也就是整个管道历史数据恢复的内容,包括:管道中心线测量、管道设施测量、管道沿线属性调查、管道资料数字化、管道影像购置及处理五个方面。
2.1管道中心线是管道所有设施空间位置定位的基础。对于地上明显管道可直接采集坐标,高程,对于地下管道则需使用探管仪和探地雷达等仪器确定平面位置和埋深:对于以上两种方法不能确定的管线点则需要结合图纸进行直接成图。
主要采用GPS-RTK技术或其他能够满足要求的方法进行管道中线的坐标、高程的测定;埋深可以从图纸资料得到,也可以用探管仪直接进行探测得到,
2.2管道设施测量主要包括:三柱一牌、阴极保护设施、水工保护设施、收发球筒、阀室(阀门)、穿跨越、弯头、锚固墩、钢管、焊缝、管道交叉等基本属性信息。难以进行现场测量的隐蔽设施,应该结合图纸资料、操管仪、测距仪、皮尺等进行采集。为避免重复工作、,管道设施测量应与管道中心线测量同步进行。
2.3管道沿线属性调查是在以上两种测量成果的基础上,对周围的环境信息地理信息、自然状况进行调研,为管道进行高后果区分析、风险识别和应急抢修提供数据支持,随着社会发展,这些信息会不断变化,后续更新工作非常必要。对于人口密集区、河流、道路、公安消防救援机构采取现场调绘和遥感影像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水文、地质信息则重点依靠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
对于人口密集区、河流、道路、公安消防救援机构采取现场 135化置界
22015年3月
调绘和遥感影像提取相结合的方法。
2.4管道资料数字化
设备管理
管道在长期的施工,运营、维护、管理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图纸文档资料,由于形成的年代不同,在形式、格式、内容及要求上有很大差异,并且大部分为纸质资料,为达到统一人库,方便管理的目的,必须对这些历史资料进行统一整理及数字化处理。
3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3.1未设置专门的数据填报表格,数据填报较混乱,后续整理过程工作量较大。
3.2数据填报不完整,尤其是缺少坐标、现场照片等重要资
格
3.3数据采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于管道及其附属设施
了解甚少,拖延采集进度。
3.4数据质量不高.精度不够,为后续GIS产品制作,造成障
碍。数据不准确还会导致信息软件分析出的结果不正确。 4在役长输管道数据采集经验总结
4.1机制先行,实现管道信息化数据采集工程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数据采集项目部应编制相应的制度或作业规程,明确数据采集的标准、技术依据、外业调绘采集规范、内业数据处理规范,成果质量要求等。
4.2选择具有相关资质,经验丰富的专业数据采集队伍。目前,数据采集市场较混乱,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工程
进度得不到保障,面且采集的数据质量和精度较低。最好投资聘请专业队伍进行采集,尤其是对于沿线经过错综复杂的城区、采油作业区等管网较复杂地带。
4.3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最好选择经验丰富的监理单位对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质检,确保数据成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4改变以往老式管理模式,加大对于数据采集工作的重视程度,持续推进管道信息化。
由于缺乏相应的正确认识和重视,对于数据采集的资金
人员投入不够,从而使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证,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得不到到完全发挥,基至只能论为面子
工程。 5结语
数据采集是建立完整性信息系统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链的一步,数据采集的完整性直接制约着GIS系统的成功与否。基于管道完整性管理的GIS系统,是一种新的管道管理工具,公司在建设和推广该系统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建
设一个有用,好用的信息化平台。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Q/SY1180.7-2009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七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数据收集导则,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2]张丰.油气长输管道信息化数据采集的有益操索[]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