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2卷第1期 2015年2月
工设备化
5
道
PROCESS EQUIPMENT & PIPING
管道支管连接补强及计算
李莉
(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北京100037)
Vol.52No.1 Feb.2015
摘要:管道设计中,支管连接方式的确定为管道设计重要内容。主要探讨在不能选用标准管件、需要通过焊接支管连接时,焊接支管补强形式的确定及补强面积计算。同时综合ASME、GB、SH标准对管道补
强的相关规定,对焊接支管连接及补强计算中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做了阐速。关键词:支管连接形式:补强面积;管道分支
中图分类号:TQ050.2;TH123
文献标识码:A
管道设计时,常见的管道分支结构有整体管件型、加强管接头型、焊接支管型三类。由于支管连接的主管本身必须开孔,从而使主管强度降低,除非主管的略厚比管道承压所需的厚度大很多,否则必须采用补强措施。但是有些支管连接在结构上已经有足够的耐压强度或补强,足以承受内外压力,按相应管件标准选用的整体管件型、加强管接头型分支方式属于此类情况不需要补强。焊接支管作为管道分支结构的一种,需要根据使用工况确定为开孔焊和开孔补强两种形式。
在工艺管道分支管道设计时,一般优先选择标准管件,但对于一些特殊的管道,如火炬管道、蒸汽凝液管道,要求支管与主管连接时支管应顺介质流 45°斜接在主管顶部,此时在分支连接采用标准管件有一定局限,多数情况下需要采用焊接支管,因此焊接支管的补强校核是管道设计中重要的环节。
在设计工作中,焊接支管的补强计算可以遵循 ASMEB31.3/B31.4(-2)、GB/T20801[3)、SH/T3059l4]的相关规定。综合看来,ASME标准的规定更为严谨全面,SH标准可操作性较强,GB标准与ASMEB31.3 的要求一致。因此在设计工作中,尤其是石化行业特殊工况的管道分支计算,采纳ASME标准中的要求更为安全可靠。本文参考ASME、GB、SH标准中的相关内容,主要讨论焊接支管补强的确定及补强面积计算,以及在管道补强计算时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
焊接支管补强的确定11-4 1
1.1焊接支管补强的判断标准
在管道分支设计时,按ASMEB31.4《液化烃和其他液体管线输送系统》的相关规定,焊接支管的连万方数据
文章编号:1009-3281(2015)01-0067-003
接结构形式可以按表1选择。
表1焊接支管连接结构形式
Table 1 Design criteria for welded branch connections
环向应力/管材届服强度,% ≤20 >20~50 >50
连接支管开孔直径/主管公称直径,%
≤25?@?@?
>25~50? ② ②
>50 5??
注:①当不采用三通、四通或整体加强时,应采用环绕主管的加强构件。严禁采用补强圈、局部鞍板或其他局部补强构件。
②补强构件可采用全环绕型、补强圈或局部鞍板型,或焊接高压管接头。
③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50mm的支管连接用开孔不用补强,但对经常承受振动和其他外力的小支管,应采取适当的加强措施。
不强制规定开孔补强,但对承受苛刻外载荷的工况可能需要补强。
③当需要设置补强构件,且支管直径要求补强构件图绕主管超过半周时,不论计算环向应力大小均应采用全环绕型补强构件、三通、四通或整体加强。
从表1及备注中可以看出:确定支管连接是否需要补强及补强形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环向应力与管材服强度的比值(o/o,)、支管开孔直径与主管公称直径的比值,在两个比值确定后,可以根据表 1及管道的工作情况,初步确定支管补强形式,并进
一步进行补强面积核算。 1.2环向应力的计算
环向应力的计算公式: 0g=PD/2S。
收稿日期:2013-07-12;
修回日期:2013-08-22
作者简介:李菊(1971一),女,四川省乐至人,高级工程师。长
期主要从事系统、管道的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