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卷第3期 2015年6月
川建材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基坑支护方案的综合选择设计
王立祥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目前基坑支护形式已发展到可多选性的程度,本文以某基坑工程为例,通过其支护方案的筛选和设计,说明基坑支护方案选择时,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基础上,还要综合考虑施工的要求、施工季节要求、周边环境影响、综合利用、横向效益比较等影响因素,并对基坑支护方案进行优选,再通过设计计算验证所选方案的可行性。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基坑支护;方案选择;设计验算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011(2015)03007903 DOI :10.3969/j. issn. 1672 4011.2015. 03. 041
0前言
随着基坑支护技术地不断发展,在实际工程中采用的支护结构型式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也更多地考虑支护技术在安全、经济、工期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在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最有效的技术,相对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进一步确保基坑周边建筑物、基坑开挖深度、基坑边坡、道路和地下设施的安全,就必须要综合考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降排水条件、施工的要求、施工季节、支护结构使用期限、周边环境和周边荷载等因素,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支护形式。下面以某基坑工程为例,分析基坑支护
方案的综合选择设计。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二期续建项目,基坑长217m,宽140m,深 3.9~5.9m。场地北侧有一排水渠,且常年有明水排放,基坑开挖边线距渠沿13~18m:西南侧基坑开挖深度最大,环境相对也较复杂,满足作业面要求的垂直开挖边线距一期20*楼10m,土壁内埋有并行布置的排水管道、电缆和热力管线等,其中热力管道距垂直开挖边线不足0.5m,且
一期场地回填土厚度超过2m。 2水文地质概况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场区地质根据岩土的物理性质自上而下分别为:层杂填土:结构松散,密度不均。 ②层粉质黏土:软塑状态,高压缩性。③层粉质黏土: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④层粉质黏土: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③层粉质黏土:硬塑状态,中等压缩性。层全风化泥岩:泥岩岩芯呈硬塑黏土状,
勘察钻孔中实测地下水稳定水位2.0~2.7m,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0.6~1.0m,拟建场地历年最高水位接近自然地表。据以往的排水渠观测资料,在雨季时水位接近自然地面。
作者简介:王立择(1974-),男,吉林长春人,硕士研完生,讲师,主要从事土术专业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教科合字[2013]第223号】
3支护方案综合选择
Vol.41,No.3 June,2015
3.1根据目标和约束条件拟定不同的基坑支护方案
1)仅根据地质条件和开挖深度,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时,最经济的方案为人工降水,自然放坡,喷锚护坡。
2)考虑施工道路和材料堆放及加工场地时,基坑南侧可采用自然放坡,喷锚护坡:其他方向都无法满足自然放坡的条件,最经济有效的方案为坡度系数0.2或0.3的土钉墙支护方案。
3)考恩近远期结合因系,施工道路与园区规划道路体化施工,将施工道路作为园区规划道路的基础,基坑南侧仍具备自然放坡条件,但距离施工道路不足5m,不利于边坡稳定,拟修改为0.3坡度系数的十钉墙支护方案
4)北侧考虑排水渠的渗透影响,设置止水雌幕并高出自然地面1m。由于现场场地空间条件限制,施工道路布置在排水渠南侧,施工道路边线距排水渠较近,最近处1m 左右,一般在1~2m,当载货重车行使在该路段时,大型货车产生的水平荷载会对排水渠南侧堤岸的土体产生向水渠内移动的水平位移,当土体的抗剪强度不能抵抗由重车引起的水平荷载时及位移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会使堤岸产生期塌,影响道路正常行使。拟采用路基北侧置于止水雌幕顶部,使止水惟幕兼做路基加固作用。
5)西南侧考虑原建筑为桩基础,管线距离基坑较近,
拟采用注浆钢管桩加一道预应力错杆的支护方案。 3.2对各方案进行必要性筛选
首先方案1被筛选掉;南侧边坡对方案2、3进行综合经济比较:采用方案2比方案3增加土方挖填量,喷锚护坡比土钉墙造价低,正式规划路路基需二次施工,经济测算后方案2被筛选掉;其他边坡按方案2执行;方案4、5 必要可行,其中方案4基坑边线距施工道路较近,设计时
考虑调整土钉间距。 3.3确定方案
经筛选后确定以下支护方案:①场地采用管井井点降水:
②北侧沿水渠设水泥搅拌止水雄幕;③西南边坡采用注浆钢管桩加一道预应力错杆,桩间土钉墙的复合支护结构;④其他坡面采用0.2或0.3坡度系数的土钉墙。
4基坑支护设计 4.1
1钢管框设计
钢管桩设计见表1,各工况验算见图1~2。
表1
钢管桩
钢管桩设计
地面标高/m 桩顶标高/m 桩径/mm 桩间距/m 桩长/m
钢管规格/mm
1)各工况结构计算。
0.0 0.0 00
6.00 Φ160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