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卷第5期 2015年10月
の川建材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下的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实例
复杂环境
廖志浩
(长江大学研究生学院,湖北荆州
434020)
摘要:以某基坑支护设计为例,详细分析了复杂环境条件下多种支护型式共用的基坑支护设计,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关键词:复杂环境;基坑支护;支护型式
中图分类号:TU9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011(2015)05010503 DOI :10.3969/j. issn. 1672 4011.2015. 05. 052
1概述 1.1工程概况
鸿景家园B地块位于荆州市沙市区太师渊路以南,红
门路以东范围。其由1*5”住宅楼、附属的商业裙房及1 层地下室组成。基坑平面形状大致呈矩形,除西北角存在折线,尺寸近似为67mx82m。
依据DB42/T159-2012《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中相关规定,基坑设计计算深度为:主楼部分(ABCDEFGH段)承台较密集,基坑设计计算深度为承台垫层底,开挖深度为5.8 m;纯地下室部分(HIJ段)承台较稀疏,基坑设计计算深度为基梁垫层底,开挖深度为4.7m;另外,局部电梯井承台
形成坑中坑,开挖深度处达8.0m。 1.2基坑周边环境
基坑东侧分布着5~7层砖混住宅楼;东北角基坑开口线距离用地红线3m,距离周边5层砖混住宅楼3m;基坑南侧开口线外2借开挖深度范围为空地:基坑西侧开口线紧邻用地红线也即是红门路道路边线,道路边分布着市政管道及通信电缆;基坑北侧侧壁距用地红线距离16m,紧邻红线有章华寺牌坊。详细情况如图1所示。
章华寺牌坊
用地
混子
砖?砖7
图1基坑周边环境状况图
1.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条件
依据本场区勘察报告和相关规范,基坑的支护参数取作者简介:廖志浩(1981-),,湖北洪湖人,颈士研完生,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管理,岩土工程。
值如表1所示。
表1 地层编号@ ② ③ 4
6
岩土名称
杂填土粉质黏土
基坑支护设计参数表
层厚/m 0.5 ~1.7 0.8 ~ 3.9
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粘土夹粉土
粉砂夹粉土细砂
1. 0 ~ 5. 7 0.9 ~ 1. 7 1.5~4.9 4.2 ~9.6
Vol.41,No.5 October,2015
天然重度( kN -m-3) 18.5 19. 4 19.0 17. 8 19.5 19.5
c/kPa 4 19 12 17 0 0
中(°) 12 11 5 10 24 30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①赋存于①层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其水位及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及生活废水排放影响,上层滞水水位埋深为0.5~1.0m;②赋存于深部的粉、细砂及卵砾石层中的承压水,因与区域承压含水层连通,水量丰富,其水头呈年周期性变化,主要受季节影响,且随长江水位变化而变化。场地承压水平均水位高程为33.0 m。
支护体系设计 2
1基坑支护方案的研究与确定 2.1
根据DB42/159-2004《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中第4.0.1 条规定,结合本项目地质资料及周边环境状况,本基坑 ABC段、CDEF段及FGH段按照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一级设计,HIJA段按照基坑重要性为二级设计。为减小开挖引起基坑西侧临近红门路地段以及北侧临近太师渊路地段变形过大,拟定采用钻孔灌注桩、双排桩、桩锚结合内支撑体系的刚性支护方案;其余地段采用复合喷错支护体系以节约工程造价。
2.2支护结构设计
2.2.1ABC段支护结构设计
本段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一级;采用桩撑支护结构。
本段支护剖面图如图2。设计为一排钻孔灌注桩。桩直径为800mm,桩间距为1.5m,设计桩长为10.0m,桩身混凝土C30。内支撑设置高度与冠梁平,采用角支撑加连系梁相互配合,支点间距为8m。截面设计尺寸为:冠梁1 000mm×700mm,角支撑700mm×700mm,连系梁400 mm ×600 mm。
2.2.2CDEF段支护结构设计
本段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一级;采用桩撑支护结构本段支护剖面图如图3。设计为二排钻孔灌注桩,前、
后排桩中心间距为2.0m,桩直径均为800mm。前排桩间距为1.5m,后排桩间距为3.0m,设计桩长均为11.5m,桩身混凝土C30。角支撑设置高度与冠梁平,支点间距为8 m。前、后排孔灌注桩桩采用横梁连接,截面设计尺寸为:冠梁1000mm×700mm,角支撑700mm×800mm,横梁 800 mm×700 mm。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