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实践
天然气开采中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对策
高健(江阴市环境保护局,江苏江阳214400)
摘要:本文从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置二个方面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分析,对突发流体类环境污染,突发有毒气体
泄漏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安全防护三个方面探讨应急对策,拟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提供参考。关键词:天然气开采;突发:环境事件;对策
在天然气开采、集输及净化处理生产过程中可能因各科原因造成含硫天然气或酸气泄漏,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停电等原因引起含硫天然气或酸气放空,大量有机溶液、不达标污水未经处理外排,火灾、爆炸等事故时的大量消防用水,凝析油,丙烷等危险化学品或废弃化学品的泄蒲或不规范处置等情况,上述突发环境事件对厂,井及场站外周围沙漠、植被及动物等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导致人员中毒和危害周围大气环境。为此本文就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问题做一探讨。
1笑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
(1)初报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或书面报告形式进行上报预报信息的内客主要包括: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主要污染源、人员伤亡情况、植被受害情况、事件危害程度等初步情况
(2)续报随着突发环境事态的发展或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续报可通过电话、网络或书面报告汇报的次数可以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进展情况来定。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突发事件确切的数据信息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3)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由公司各部门和各厂信息组拟稿上报,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应急事件的处理措施,过程及结果参加应急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并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
详细情况整理完毕后上报给应急办公室。 2笑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管
(1)启动应急环境监测程序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并上报后公司化验室雷要迅速成立环境应急监测组化验室应根据自身人员和装备情况组织相关监测人员对所掌握的污染事件有关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编写应急监测方案。监测方案主要内容为:①初步确定监测项目②选定监测分析方法; ③确定污染物取样地点和取样频率③进行石油作业期间用于减少排放体和恢复吹洗气体的工艺和设备。③根据事件情况确定监测人员的防护装备。③使用分散剂的计划标明可能使用的分散成分对其在各种条件下有效性评价和毒性,化学成分和性质的描述。
(2)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对策①突发液体类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突发液体类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8,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切断污染源,迅速布点监测在第一时间确定污染物种类和液度出具监测数据估算污染物转移、扩散速率,针对特征污染物质采取有效措施使之被有效拦截、吸收、稀释、分解防止污染物质扩散Φ,对污染物质进行消毒、洗消、清运最大限度地消除危害,严防中毒事件的发生,
128化s理2015年11月
微好对中毒人员的教治工作,
②窦发有毒气体泄漏污染事件的处理。突发有毒气体泄漏污染事件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a,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切断污染源b,迅速了解当时的气象条件、事发时周围单位及人员、有无需要重点保护的重要目标等情况,迅速布点监测确定污染物种类,浓度以及现场空气动力学数据气温、气压、风向,风力、大气稳定度等)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敏感环境目标; d,实时监测大气中剧毒物质的浓度并预测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及转化规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可能受污染人群的疏散及对毒气中毒人员的救治工作.对污染状况进行跟踪监测预测污染扩散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及时调整对策。
③突发环境事件安全防护措施。突发环境事件安全防护描
施主要包括:,突发事件爆发之初期抢险操作人员要穿戴安全防护用具抢在第一时间、事故可控的有利时机尽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为后期抢险灭灾打好第一时段的平台。b.建立健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并大力发展卫星通讯和视频远程传输技术保障救援现场抢险指挥部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之间的通信畅通。C,应急现场指挥长应安排所有非抢险人员疏散撤离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d.公司各部门、生产单位及各技术服务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预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提高应急响应技能
③应急终止。应急状态终止判断标准主要包括:a,生产已恢复作业人员及作业水平处于有效监控状态。b,污染区域已得到有效监控不会对人员及建筑物造成影响。C,上级指挥组或地方政府批准,d.对应急事件善后工作进行布置和安排主要包括:对突发事故造成伤亡的人员及时进行医疗教助或给予抚值对受事件影响的相关人员进行要善安置对紧急调用的物资给予补充对其它协作单位给予的人力,物力支援予以补偿。同时应微好疫病防治、环境污染清除工作。e组织有关专家组成调查组对事故(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向公司HSE 委员会报告。同时配合企地联合调查组或公司调查组对事进
行调查评估。参考文献:
[1]张爱花.环境监测应急方案初讨[J].北方环境 2012,(9),
[2]王光彬.煤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体累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3]江国栋.西安市突发性环境危机应急管理机制间题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4]刘红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法制的间题及其法律对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