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管理
加油站埋地管线渗漏监测技术探析
徐影!郑志
(1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广东佛山石油分公司,广东佛山528000)
(2福建省福投新能源投资股份公司,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加油站是危险化学品储存经营单位,站内埋地输油管线等设备受地质环境、使用年限等固素影响,生产运行中存在管道及其附件渗漏的风险,不仅产生油品损耗,污染环境,更为严重的是常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导致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通过对加油站埋地管线进行渗漏监测,做好油品非正常损耗监控,是避免安全环保事故,规避经营风险的有效措施,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加油站;埋地管线;渗漏;监测
随着我国环保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加油站油气挥发和油品渗漏对大气、土壤、地下水源等可能造成的污染,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对加油站埋地管线进行渗蒲监测,有效防止油品渗漏,既可确保站点的安全环保运营,又可避免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同时也是国企社会责任的体现。
本文结合公司生产运营实际,对加油站埋地管线渗漏情况发生的常见原因进行了分析,探索埋地管线渗漏监谢方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期指导QHSE工作的顺利开展。
1加油站埋地管线渗漏原因分析 1.1材料失效
构成设施材料的失效是产生泄漏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腐蚀、裂纹、损等是导致材料失效、造成渗漏的主要原因。此
外,地震等自然灾害也会引起破坏性泄漏。 1.2密封失效
密封是预防泄漏的元件,也是容易出现渗漏的薄弱环节。密封失效的原因主要是密封的设计不合理,制造质量差,安装不正确等,如产品不能满足工况条件造成超压破裂,密封结构
形式不能满足要求,密封件老化、被腐蚀、磨损等。 1.3人为因素
渗漏事故往往都能从管理上找到漏洞,如加油站未落实设备逼检、定期维护保养制度,人员违章操作、误操作、疏忽麻癌转莓
2油气管道渗漏监减 2.1监测技术概述
根据测量分析的媒介不同,油品管道渗漏监测方法可分为直接检测法和间接检测法国。前者直接用测量装置对管线周围的介质进行测量,判断有无泄漏产生,包括直接观察法,气体法,清管器法等。后者根据泄漏引起的管道流量、压力等参数及声、光、电等方面变化进行泄漏检测,包括水压、气压检测法,质量、体积平衡法,压力点分析法,负压波检测法等。
目前的泄漏监测是多学科多技术的集成,特别是随着传感器技术、模式识别技术、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模糊逻辑、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等发展,为泄漏检测及定位带来了新的活力。
2.2监测技术应用实例
2.2.1加油站埋地管线渗漏监测简易方法
对于提空枪数分钟不停止的油机.选取油罐对应的其中一支油枪(该罐对应的其他油枪停止加油),提枪不加油5分钟,对于提空枪1分钟自动停止的油机选取油罐对应的两支油枪(该
22方线2016年10月
矫对应的其他油枪停止加油),交替提枪(即一支枪提起快到1 分钟时挂断,提起另一支,交替进行)不加油5分钟。让潜油泵启动,管线充满油品和压力,查看油罐液位仪液高是否下降(油量是否减少),由此判断管线、油机部件是否渗漏。测试发现油罐油量减少2L以内的为正常,大于2L时疑似渗漏,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细致排查渗滑点,消除事故隐惠。原则上每周进行
-次加油站输油管线渗漏测试。 2.2.2站点应用实例
某加油站,当班主管在上报前日经营数据时发现1号罐92 号汽油异常损耗688.24升,该主管立即将此异常损耗上报站长。站长立即组织人员手工测量复核该罐油品数量发现手工计量数据与液位仪显示数据基本一致,确认该罐油品损耗690 升许,站长随即下令停止该油罐发油,对接卸油、油枪多发油油罐容积表差异、油机渗漏等各因素进行逐项排查。检查发现 3号加油机底座的沙层汽油味较浓,后经维修人员到场检查后发现3号加油机底阀焊接处有沙眼,导致本次渗漏事故的发生。 3加油站埋地管线防渗对策
3.1在设计上采取提高可靠性的技术措施,采用双层油罐管道,并采用在线监测系统,正确选择材料和材料保护措施,进行允余设计等。
3.2从思想上树立“预防泄漏就等于提高经济效益"的认识。将完善管理、按章行事作为防止泄漏的重要措施,制定巡回检查制度,强化劳动纪律,开展经常性业务培训和职业教育,掌握生产工艺、泄漏产生及应对的措施。
3.3预防措施是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 HSE管理的一个重要要素。HSE管理目标是“通过对员工进行 HSE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促进员工的HSE意识,最大限度地查出事故隐患,使事故发生率逐年减少,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杜绝重大安全环保事故,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把对环境的影响因素降低到最小程度”。
3.4配置检测、报警监控仪表,定期对其进行调校。生产参数检测仪表可使人员及时掌握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工作参数,通过自动化系统、监控系统等实现自动报警、控制。
3.5强化项目的施工质量,加强站点的日常维护。生产装置在新建和检修投产前,须进行气密性监测,确保系统无泄漏。定期对生产装置进行检查、保养、维修、更换,及时发现并整改隐患,保证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当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时,有计划地对其进行更新换代。
3.6控制正常生产的操作条件,防止出现操作失误和违章
操作,减少人为操作所导致的渗漏事故。参考文献:
[1]常贵宁,刘洁东,于基文,等.工业泄蒲与治理[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
[2]李辉,冯建国,廉明明,等.油气管道泄漏监测与定位方法分析综述[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