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H/T 3177-2015 加油站用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工程技术规范

SH/T 3177-2015 加油站用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工程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834.6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8 18:10:44



相关搜索: 规范 油罐 塑料 sh 加油站 玻璃纤维 3177 工程技术 双层

内容简介

SH/T 3177-2015 加油站用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工程技术规范 ICS 75. 200 P 72 备案号:J2094-2015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3177—2015
加油站用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双层油罐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uried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double skin oil tanks in fuel filling station
EU
2015-05-01 实施
2015-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H/T3177—2015
目 次
前言范围·
.III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规定 5 材料
2
结构· 6. 1 -般规定· 6.2 壳体· 6. 3 渗漏检测系统 6. 4 人孔及接合管 6.5 防冲击板 6.6 防雷、静电接地· 制造检验和验收 8. 1 般规定· 8.2 外观检验和尺寸检查: 8.3 厚度检测…· 8. 4 巴柯尔硬度检测· 8. 5 力学和物理性能试验 8. 6 内压试验 8. 7 外压试验 8.8 贯通间隙压力试验· 8. 9 水负载试验 8.10 泄漏试验 8. 11 内部真空试验标志及出厂文件
6
..
8
9
运输及储存 11 安装附录A(资料性附录)油罐的参考规格尺寸及命名· 附录B(规范性附录)物理性能试验附录C(资料性附录)工程交工验收资料格式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
10
.10
·10 12 1 3 .15 22 23 SH/T 3177—2015
Contents
I
Foreword-
Scope 2 Normative references.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4 General requirements
5 Material 6 Structure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6.2 Shell.. 6.3Leakage detection system 6.4Manhol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pipe 6.5Deflection plate* 6. 6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static electricity grounding
1
Construction* Check and acceptance 8.1 General requirements. 8.2Visual inspection and dimension inspection* 8.3 Thickness detection*. 8.4 Cole handness test 8.5 Mechanical and physicalperformancetes 8.6 Internal pressure test 8. 7 External pressure test 8.8 Interstitial space pressure test 8.9 Water load test. 8.10 Leskage test: 8. 11 Internalvacuumtest 9Marking and factory documents 10 Transportationand storage 11Instalation. Annex A (Informative)The reference dimensions and designation AnnexB(Normative)Physicalpropertiestests AnnexC(Informative)Engineering acceptancedata format: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Add: Explanation of articles. II
8
1U
10
12
·13 *15
23 SH/T3177—2015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信厅科[2013]163 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11章和3个附录。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加油站用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的基本规定、材料、结构、
制造、检验和验收、标志和出厂文件、运输和存储、安装等。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管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负责日常管理,由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日常管理单位和主编单位。
本规范日常管理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邮政编码:100101 电 话:010-84877513 传 真:010-84878856
本规范主编单位: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星海南路36号石化大厦邮政编码:315042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冀州澳科中意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加单位:河北盛美祥科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瑞森路政设施有限公司北京三盈联合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吴晓滨 王铭坤 张毅 金利锋 蔡劲松 童伟东 励国辉 张卫华
陶彬 孙显洁 丁智远 曹琛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武铜柱 周家祥 孙秀明 葛春玉 韩钧 尹 强 何龙辉 李宏斌
曾小军 高嵘 赵运林 邱 明 王大伟 崔永超 王广涛蒋山陈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ill SH/T3177—2015
加油站用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工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加油站用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的材料、制造、检验和验收、标记和出厂文件、运输及储存、安装等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加油站存储汽油、柴油等车用液体燃油,工作压力为-2kPa~3kPa的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1446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T 1447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48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GB/T1449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 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 1843 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 GB/T 3854 增强塑料巴氏(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GB/T 8237 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 GB 17470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 GB 17930 车用汽油 GB/T 18369 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B/T 18370 无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布 GB 19147 车用柴油(IV) GB/T30040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461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H309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ASTMG152非金属材料曝露用明焰碳弧灯设备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practiceforoperating
openflamecarbonarclightapparatusfor exposureofnonmetallicmaterials)
ASTMG153非金属材料曝露用密闭碳弧灯设备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practiceforoperating enclosed carbon arc light apparatusfor exposur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s)
ASTMD471液体对橡胶性能影响的试验方法(Standardtestmethodforrubberproperty-effectof liquid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 1
埋地双层油罐 buried doubleskin oiltanks 采用覆土方式埋设在地下的、具有独立的内层和外层罐壳体且内外层罐壳体之间连接可靠并具有
1 SH/T3177—2015
贯通间隙的储存车用燃油的卧式储罐。 3. 2
设计压力designpressure 设定的油罐内层罐顶部的最高压力,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3. 3
工作压力workingpressure 操作过程中油罐内层罐顶部可能出现的最人压力。
3. 4
贯通间隙 interstitial space 用于监测油罐双层结构完好性的内层罐壳体与外层罐壳体之间的连通空间。
3. 5
渗漏leakage 油罐储存介质或外部!:壤环境介质进入贯通间隙的过程。
3. 6
渗漏检测系统 leakdetectionsystem 对油罐的渗漏情况进行检测、显示及报警的设施。
3.7
加强结构 rib 与油罐壳体复合为-·体的用以提高油罐稳定性和刚度的结构。
3. 8
固定锚带 strap 用于固定油罐防止其发生漂移或浮动的扁形带。
3. 9
防冲击板 deflectionplate 放置在内层罐内壁底部,位于人孔、进油管、量油孔管口的正下方,用于减缓介质冲刷内壁和坠
落物碰撞内壁的设施。 3. 10
埋深 burieddepth 油罐壳体顶部到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4基本规定 4.1油罐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4.2油罐的制造应在工厂内完成。 4.3油罐的设计由制造单位完成,油罐制造单位应依据委托方所提供的设计条件进行设计,油罐设计文件至少应包括油罐强度及稳定计算、设计图样、技术条件、使用说明书;油罐制造单位应对设计义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并应在油罐设计使用年限内保存全部油罐设计文件。 4.4油罐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得低于20年。 4.5油罐设计压力不应低于80kPa。 4.6油罐最低使用温度不应低于-40℃,最高使用温度不应高于60℃。 4.7油罐设置于非午行道下时,埋深不应小于500mm;设置于车行道下方时,埋深不应小于900mm:最人埋深不宜超过2100mm。 4.8油罐应水平放置于带叫填材料的基床1,油罐本身不应设置支座。 4.9油罐公称直径不宜大于2800mm,其总长度不应大」公称直径的8倍。 2 SH/T3177—2015
4.10油罐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失效模式和足够的安全裕量,并具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稳定性和抗腐蚀性,满足渗漏检测、安装、运输及安全的要求。 4.11 油罐设计时应考虑以下载荷:
a) 设计压力; b) 油罐存储介质的液柱静压力,静压力应按照可能存储介质的最大密度进行计算: c) 油罐自重(包括内件及其附件)以及正常工作条件下或试验状态下内装介质的重力载荷: d) 回填材料、地面设施的重力载荷; e) 当设置在车行道下方时,通行车辆产生的重力载荷: f) 运输或吊装时的作用力; g) 贯通间隙内的检测介质产生的液柱静压力或气相压力、真空度 h) 地下水完全浸没油罐时产生的浮力; i) 地震载荷; j) 连接管和其他部件的作用力; k)) 冲击载荷。
4.12 油罐设计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a) 设计限制; b) 降解考虑; c) 制作方法; d) 组合单元; e) 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特性。
4.13 油罐的设计应包括壳体强度和稳定性计算、二次粘接、开孔及补强计算、接管及其他部件的连接结构和安全附件等,可采用以下方法:
a) 模型油罐验证法; b) 强度设计和验证试验法。
4.14油罐壳体的铺层设计应考虑下列因素:
a) 纤维及制品类型: b) 树脂体系及配比: c) 铺层的次序、方向和层数; d) 成形工艺(含固化工艺);
树脂及不溶成分的含量(质量比)。
e
4.15 5当油罐处于车行道下方时,在埋深不小于900mm的条件下,油罐应能承受GB1589规定的具有六轴的汽车列车最大允许总质量最大限值产生的重力载荷。 4.16用于油罐壳体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成品许用应力可根据材料拉伸强度及安全系数确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受外压圆筒的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5,受外压凸形封头的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5 4.17油罐内层罐壳体内表面应满足消除静电荷的要求,表面电阻率应小于1×10°2。当表面电阻率不能满足小于1×10"2的要求时,应在罐内安装能够消除油品静电荷的物体。消除油品静电荷的物体可为浸入油品中的钢板或其他导电金属物,其表面积之和不应小于式(4.17)的计算值。安装在罐内的静电消除物体应接地,其接地电阻应符合GB50156和SH3097的有关规定:
A=0.04V
:(4.17)
式中: A一一浸入油品中的金属物的表面积之和,m; V——油罐公称容积,m。
3 SH/T 3177—2015
4.18油罐应设置固定锚带,固定锚带设计拉力应大于1.5倍油罐完全浸没时产生的浮力和回填材料重力载荷之差,固定锚带应和地锚可靠连接。 4.19油罐的参考规格尺寸及命名参考附录A。 5材料 5.1油罐用材料的选用应考虑使用条件、材料的性能、制造工艺以及经济合理性。 5.2油罐用材料应具有材料生产单位的质量证明文件。制造单位应按照质量证明文件进行验收,必要时应对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复验:制造单位应对所取得的材料及材料质量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负责。 5.3油罐材料应符合相应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满足油罐安全使用要求。制造单位自行制作或配制的油罐主体用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并对材料质量负责。用于制造油罐壳体的树脂,应复验热变形温度。 5.4制造单位应保存所使用的树脂和固化剂的有关文件,主要包括合格证、标记、生产批次、生产日期和储存期。 5.5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基体材料应采用GB/T8237中的CEE型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制造单位可根据需要加入其他助剂。树脂应无杂质、无悬浮物、无粘稠块状物、无分层现象。 5.6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增强材料应采用无碱玻璃纤维制成的纱、布和毡,修补时应采用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无抢玻璃纤维纱应符合GB/T18369的规定,无捻玻璃纤维布应符合GB/T18370 的规定,短切原丝毡应符合GB/T17470的规定。增强材料应使用与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相匹配的增强型浸润剂。 5.7采用缠绕法工艺制作油罐壳体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成品结构层的力学性能保证值应符合表5.7 的规定。
表5.7 缠绕法制作的油罐壳体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成品的力学性能项目
数值 ≥40 ≥0.8 120~180 60~90 ≥200 110~240
试验方法 GB/T 3854 GB/T 1447 GB/T 1447 GB/T 1447 GB/T 1449 GB/T 1448 GB/T 1447 GB/T 1447
巴柯尔硬度断裂伸长率/% 环向拉伸强度/MPa 轴向拉伸强度/MPa 环向弯曲强度/MPa 压缩强度/MPa 环向弹性模量/MPa 轴向弹性模量/MPa
1.41×10~2.45×10 1.09×10~1.27×10
5.8采用喷射法工艺制作油罐壳体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成品结构层的力学性能保证值应符合表5.8 的规定。
表5.8 喷射法制作的油罐壳体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成品的力学性能项目
数值 ≥40 ≥0. 8 100~140 ≥170 110~180
试验方法 GB/T 3854 GB/T 1447 GB/T 1447 GB/T 1449 GB/T 1448 GB/T 1447
巴柯尔硬度断裂伸长率/% 拉伸强度/MPa 弯曲强度/MPa 压缩强度/MPa 拉伸弹性模量/MPa
0.68×10°~1.27×10
4 ICS 75. 200 P 72 备案号:J2094-2015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3177—2015
加油站用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双层油罐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uried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double skin oil tanks in fuel filling station
EU
2015-05-01 实施
2015-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H/T3177—2015
目 次
前言范围·
.III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规定 5 材料
2
结构· 6. 1 -般规定· 6.2 壳体· 6. 3 渗漏检测系统 6. 4 人孔及接合管 6.5 防冲击板 6.6 防雷、静电接地· 制造检验和验收 8. 1 般规定· 8.2 外观检验和尺寸检查: 8.3 厚度检测…· 8. 4 巴柯尔硬度检测· 8. 5 力学和物理性能试验 8. 6 内压试验 8. 7 外压试验 8.8 贯通间隙压力试验· 8. 9 水负载试验 8.10 泄漏试验 8. 11 内部真空试验标志及出厂文件
6
..
8
9
运输及储存 11 安装附录A(资料性附录)油罐的参考规格尺寸及命名· 附录B(规范性附录)物理性能试验附录C(资料性附录)工程交工验收资料格式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
10
.10
·10 12 1 3 .15 22 23 SH/T 3177—2015
Contents
I
Foreword-
Scope 2 Normative references.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4 General requirements
5 Material 6 Structure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6.2 Shell.. 6.3Leakage detection system 6.4Manhol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pipe 6.5Deflection plate* 6. 6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static electricity grounding
1
Construction* Check and acceptance 8.1 General requirements. 8.2Visual inspection and dimension inspection* 8.3 Thickness detection*. 8.4 Cole handness test 8.5 Mechanical and physicalperformancetes 8.6 Internal pressure test 8. 7 External pressure test 8.8 Interstitial space pressure test 8.9 Water load test. 8.10 Leskage test: 8. 11 Internalvacuumtest 9Marking and factory documents 10 Transportationand storage 11Instalation. Annex A (Informative)The reference dimensions and designation AnnexB(Normative)Physicalpropertiestests AnnexC(Informative)Engineering acceptancedata format: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Add: Explanation of articles. II
8
1U
10
12
·13 *15
23 SH/T3177—2015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信厅科[2013]163 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11章和3个附录。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加油站用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的基本规定、材料、结构、
制造、检验和验收、标志和出厂文件、运输和存储、安装等。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管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负责日常管理,由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日常管理单位和主编单位。
本规范日常管理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邮政编码:100101 电 话:010-84877513 传 真:010-84878856
本规范主编单位: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星海南路36号石化大厦邮政编码:315042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冀州澳科中意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加单位:河北盛美祥科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瑞森路政设施有限公司北京三盈联合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吴晓滨 王铭坤 张毅 金利锋 蔡劲松 童伟东 励国辉 张卫华
陶彬 孙显洁 丁智远 曹琛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武铜柱 周家祥 孙秀明 葛春玉 韩钧 尹 强 何龙辉 李宏斌
曾小军 高嵘 赵运林 邱 明 王大伟 崔永超 王广涛蒋山陈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ill SH/T3177—2015
加油站用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工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加油站用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的材料、制造、检验和验收、标记和出厂文件、运输及储存、安装等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加油站存储汽油、柴油等车用液体燃油,工作压力为-2kPa~3kPa的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1446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T 1447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48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GB/T1449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 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 1843 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 GB/T 3854 增强塑料巴氏(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GB/T 8237 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 GB 17470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 GB 17930 车用汽油 GB/T 18369 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B/T 18370 无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布 GB 19147 车用柴油(IV) GB/T30040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461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H309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ASTMG152非金属材料曝露用明焰碳弧灯设备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practiceforoperating
openflamecarbonarclightapparatusfor exposureofnonmetallicmaterials)
ASTMG153非金属材料曝露用密闭碳弧灯设备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practiceforoperating enclosed carbon arc light apparatusfor exposur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s)
ASTMD471液体对橡胶性能影响的试验方法(Standardtestmethodforrubberproperty-effectof liquid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 1
埋地双层油罐 buried doubleskin oiltanks 采用覆土方式埋设在地下的、具有独立的内层和外层罐壳体且内外层罐壳体之间连接可靠并具有
1 SH/T3177—2015
贯通间隙的储存车用燃油的卧式储罐。 3. 2
设计压力designpressure 设定的油罐内层罐顶部的最高压力,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3. 3
工作压力workingpressure 操作过程中油罐内层罐顶部可能出现的最人压力。
3. 4
贯通间隙 interstitial space 用于监测油罐双层结构完好性的内层罐壳体与外层罐壳体之间的连通空间。
3. 5
渗漏leakage 油罐储存介质或外部!:壤环境介质进入贯通间隙的过程。
3. 6
渗漏检测系统 leakdetectionsystem 对油罐的渗漏情况进行检测、显示及报警的设施。
3.7
加强结构 rib 与油罐壳体复合为-·体的用以提高油罐稳定性和刚度的结构。
3. 8
固定锚带 strap 用于固定油罐防止其发生漂移或浮动的扁形带。
3. 9
防冲击板 deflectionplate 放置在内层罐内壁底部,位于人孔、进油管、量油孔管口的正下方,用于减缓介质冲刷内壁和坠
落物碰撞内壁的设施。 3. 10
埋深 burieddepth 油罐壳体顶部到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4基本规定 4.1油罐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4.2油罐的制造应在工厂内完成。 4.3油罐的设计由制造单位完成,油罐制造单位应依据委托方所提供的设计条件进行设计,油罐设计文件至少应包括油罐强度及稳定计算、设计图样、技术条件、使用说明书;油罐制造单位应对设计义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并应在油罐设计使用年限内保存全部油罐设计文件。 4.4油罐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得低于20年。 4.5油罐设计压力不应低于80kPa。 4.6油罐最低使用温度不应低于-40℃,最高使用温度不应高于60℃。 4.7油罐设置于非午行道下时,埋深不应小于500mm;设置于车行道下方时,埋深不应小于900mm:最人埋深不宜超过2100mm。 4.8油罐应水平放置于带叫填材料的基床1,油罐本身不应设置支座。 4.9油罐公称直径不宜大于2800mm,其总长度不应大」公称直径的8倍。 2 SH/T3177—2015
4.10油罐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失效模式和足够的安全裕量,并具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稳定性和抗腐蚀性,满足渗漏检测、安装、运输及安全的要求。 4.11 油罐设计时应考虑以下载荷:
a) 设计压力; b) 油罐存储介质的液柱静压力,静压力应按照可能存储介质的最大密度进行计算: c) 油罐自重(包括内件及其附件)以及正常工作条件下或试验状态下内装介质的重力载荷: d) 回填材料、地面设施的重力载荷; e) 当设置在车行道下方时,通行车辆产生的重力载荷: f) 运输或吊装时的作用力; g) 贯通间隙内的检测介质产生的液柱静压力或气相压力、真空度 h) 地下水完全浸没油罐时产生的浮力; i) 地震载荷; j) 连接管和其他部件的作用力; k)) 冲击载荷。
4.12 油罐设计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a) 设计限制; b) 降解考虑; c) 制作方法; d) 组合单元; e) 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特性。
4.13 油罐的设计应包括壳体强度和稳定性计算、二次粘接、开孔及补强计算、接管及其他部件的连接结构和安全附件等,可采用以下方法:
a) 模型油罐验证法; b) 强度设计和验证试验法。
4.14油罐壳体的铺层设计应考虑下列因素:
a) 纤维及制品类型: b) 树脂体系及配比: c) 铺层的次序、方向和层数; d) 成形工艺(含固化工艺);
树脂及不溶成分的含量(质量比)。
e
4.15 5当油罐处于车行道下方时,在埋深不小于900mm的条件下,油罐应能承受GB1589规定的具有六轴的汽车列车最大允许总质量最大限值产生的重力载荷。 4.16用于油罐壳体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成品许用应力可根据材料拉伸强度及安全系数确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受外压圆筒的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5,受外压凸形封头的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5 4.17油罐内层罐壳体内表面应满足消除静电荷的要求,表面电阻率应小于1×10°2。当表面电阻率不能满足小于1×10"2的要求时,应在罐内安装能够消除油品静电荷的物体。消除油品静电荷的物体可为浸入油品中的钢板或其他导电金属物,其表面积之和不应小于式(4.17)的计算值。安装在罐内的静电消除物体应接地,其接地电阻应符合GB50156和SH3097的有关规定:
A=0.04V
:(4.17)
式中: A一一浸入油品中的金属物的表面积之和,m; V——油罐公称容积,m。
3 SH/T 3177—2015
4.18油罐应设置固定锚带,固定锚带设计拉力应大于1.5倍油罐完全浸没时产生的浮力和回填材料重力载荷之差,固定锚带应和地锚可靠连接。 4.19油罐的参考规格尺寸及命名参考附录A。 5材料 5.1油罐用材料的选用应考虑使用条件、材料的性能、制造工艺以及经济合理性。 5.2油罐用材料应具有材料生产单位的质量证明文件。制造单位应按照质量证明文件进行验收,必要时应对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复验:制造单位应对所取得的材料及材料质量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负责。 5.3油罐材料应符合相应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满足油罐安全使用要求。制造单位自行制作或配制的油罐主体用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并对材料质量负责。用于制造油罐壳体的树脂,应复验热变形温度。 5.4制造单位应保存所使用的树脂和固化剂的有关文件,主要包括合格证、标记、生产批次、生产日期和储存期。 5.5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基体材料应采用GB/T8237中的CEE型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制造单位可根据需要加入其他助剂。树脂应无杂质、无悬浮物、无粘稠块状物、无分层现象。 5.6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增强材料应采用无碱玻璃纤维制成的纱、布和毡,修补时应采用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无抢玻璃纤维纱应符合GB/T18369的规定,无捻玻璃纤维布应符合GB/T18370 的规定,短切原丝毡应符合GB/T17470的规定。增强材料应使用与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相匹配的增强型浸润剂。 5.7采用缠绕法工艺制作油罐壳体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成品结构层的力学性能保证值应符合表5.7 的规定。
表5.7 缠绕法制作的油罐壳体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成品的力学性能项目
数值 ≥40 ≥0.8 120~180 60~90 ≥200 110~240
试验方法 GB/T 3854 GB/T 1447 GB/T 1447 GB/T 1447 GB/T 1449 GB/T 1448 GB/T 1447 GB/T 1447
巴柯尔硬度断裂伸长率/% 环向拉伸强度/MPa 轴向拉伸强度/MPa 环向弯曲强度/MPa 压缩强度/MPa 环向弹性模量/MPa 轴向弹性模量/MPa
1.41×10~2.45×10 1.09×10~1.27×10
5.8采用喷射法工艺制作油罐壳体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成品结构层的力学性能保证值应符合表5.8 的规定。
表5.8 喷射法制作的油罐壳体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成品的力学性能项目
数值 ≥40 ≥0. 8 100~140 ≥170 110~180
试验方法 GB/T 3854 GB/T 1447 GB/T 1447 GB/T 1449 GB/T 1448 GB/T 1447
巴柯尔硬度断裂伸长率/% 拉伸强度/MPa 弯曲强度/MPa 压缩强度/MPa 拉伸弹性模量/MPa
0.68×10°~1.27×10
4
上一章:HG/T 20637.7-2017 化工装置自控专业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规范 仪表安装材料的统计 下一章:SY/T 4113.9-2020 管道防腐层性能试验方法 第9部分:耐液体介质浸泡

相关文章

SH/T 3178-2015 加油站用埋地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工程技术规范 JC/T 2286-2014 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埋地储油罐 GB/T 39997-2021 加油站埋地用热塑性塑料复合管道系统 SY/T 0603-201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储罐技术规范 GB 51160-2016 纤维增强塑料设备和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HG/T 20696-2018 纤维增强塑料化工设备技术规范 HG/T 20696-2018 纤维增强塑料化工设备技术规范 DB15/T 1819.1-2020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焊接接头超声 相控阵检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