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9卷第4期
化工机械
川类压力容器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的若于
问题讨论
姜峰白健梁瑞郭晓璐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摘要针对危害的识别、失效模式及失效后果和可能性的计算等内客,对重类压力客器设计阶段中风险评估过程进行了阐述。对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数据的来源、可能性计算中因子和系数的取值以及管理系统评估系数的取值等进行了讨论。建议对目前我国量类压力客器的使用单位进行调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基础数据库;通过调研、实验,并借萎专家的意见,总结出透合中国国情的系数和因予取值参考标准。
十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关键调亚类压力容器
设计
中图分类号TQ051.3
文献标识码B
设计阶段进行风险评估是世界压力容器界提出的基于失效模式设计理念的产物]。我国现行设计规范缺乏在设计阶段对承压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机理、失效模式和后果的考虑,同时也很少考虑承压设备在服役环境中的各种风险因素,使得承压设备常由于设计要求不足而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或过早失效,无法保证其安全性[2]。鉴于我国早期设计规范的局限性,文献[3]中规定了对于国家能源经济重要行业的大型、高参数、高危险性的重要承压设备(即第Ⅲ类压力容器)在设计时应出具包括主要失效模式、失效可能性及风险控制等内容的风险评估报告[3,4]。笔者就承压设备设计阶段风险评估过程
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1
承压设备设计阶段风险评估过程
承压设备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风险
的识别和风险的评估、控制两个阶段。具体的评估过程是:根据用户设计条件和其他设计的输人信息确定容器的各种使用工况;根据各种工况的介质、操作条件、环境因素进行危害识别确定可能的后果和危害;针对所有危害和相应的失效模式,
*甘肃省教育厅硕导基金项目(0803-11)。
文章编号0254-6094(2012)04-0529-04
529
说明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和依据;对于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给出事故应急预案所需的信号;形
成完整的风险评估报告。 1.1承压设备危害的识别
承压设备往往在高温、高压、低温、高真空以及强腐蚀等苛刻条件下工作[3]。由于设计寿命长,在使用期间,除受到压力、重量等静载荷作用外,还可能受到风载荷、地震载荷及冲击载荷等变动载荷的作用。另外,由于选材不当、材料误用、材料缺陷、材料劣化、介质离蚀、制造缺陷、设计失误、缺陷漏检、操作不当以及反应失控的环境等原因,承压设备出现的失去或者不能达到原设计要求(包括功能、寿命等)的现象,称为承压设备失效["]。
承压设备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主要来源于API581、API579、API580、API581、NACE、 NB23、英国BS7910以及IS0/CD16528等。判断承压设备是否失效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随着所应用的失效准则的不同而变化的。承压设备的失效准则实际上是一种设计准则,即设计者将容器应力限制在一定水平之内(或者说将容器保证
**姜峰,女,1969年7月生,副教授。甘肃省兰州市,730050。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