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技术
文章编号:10099441(2011)07002402
三台阶七部法在隧道浅埋暗挖段施工中的应用(0006)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对隧道浅埋暗挖夜施工中所采用的三台阶七部法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对该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隧道施工;浅埋暗挖段;三台阶七部法;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5.41 引言
文献标识码:B
三台阶七步平行流水作业法是采用短台阶,分步平行开挖,分步平行施作拱墙初期支护,以保护围岩的自然承载力,有效地抑制围岩变位、失稳,经监控量测信息反馈指导施工,以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混凝土衬砌施工时间。本文对中铁十九局集团承建的南(宁)钦(州)铁路NQ1标段花甲山隧道,在浅埋暗挖段采取的三台阶七步法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
1工程概述
花甲山隧道全长6984m,该隧道地质极为复杂,土层全部为粉质黏土、风化砂岩且水源丰富;进口与1号斜井全长1335m;在DK49+700~DK49+ 825里程处,有埋长125m、埋深<5m的浅埋地段,施工难度相当大。为确保安全穿越,在隧道开挖作业时,将常规的弧形导坑开挖法改为三台阶大拱脚七部法施工。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成功穿越了浅埋地层,为整个隧道施工赢得了宝贵时间。
2三台阶七部法施工工法 2.1开挖施工
针对该隧道上台阶岩层情况变化不定的特点,开挖方法根据现场具体地质情况分为:上台阶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和钻爆法开挖两种方法,中台阶与下台阶、仰拱均采用钻爆法开挖。
(1)当掌子面出现粉质黏土或砂土层,自稳能力差时,采取预留核心土、人工配合挖掘机环形开挖、局部采用风进行处理的方法进行据掘进,核心土上弧导坑作业空间小,台阶短,机械作业不便,主要以人工配合挖机扒清为主,上台阶开挖高度控制在
· 24·
万方数据
3.0~3.5m之间(可根据掌子面土层高度调整上台阶开挖高度),核心土长度控制在3~5m,上台阶长度控制在5~10m。在施工上台阶的同时,中台阶一侧可紧跟上台阶开挖,距上台阶3~5m,上台阶进尺约10m后,中台阶另一侧再进行开挖,当中台阶与上台阶成环进尺约10~15m后,即可进行下台阶一侧开挖,进尺5~10m后,可开挖下台阶另一侧及仰拱,最后隧底与下台阶完全结合封闭成环,形成整体。现场开挖台阶图及开挖三维图见图1。
3
6 7
图1现场开挖台阶图及开挖三维图
(2)当掌子面出现砂岩时,考虑到该区段砂岩的走向和风化脆弱程度,为了节约成本和发挥最大的时间效应,尽可能使爆破效果达到最佳,采用钻爆法开挖掘进。
2.2隧道超欠挖控制
隧道开挖的超欠挖是指开挖处至设计开挖轮痴线的垂直距离,即开挖处到设计心的距离与设计半径之差。主要采用悬高法和支距法进行超欠挖检
测,这两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2.3支护
该隧道开挖完成后,立即对围岩面初喷混凝土,顺围岩安设第一层Φ8mm的钢筋网片,并连接成整体,架设钢拱架,并用Φ22mm钢筋将拱架与上一榻预留的连接筋焊接,使得钢架连接成整体,打孔送入系统锚杆,分层喷护至设计轮廓线,每榻拱架背面必须喷填密实。
Research &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