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雪峰造山带南段靖州盆地成因性质及形成背景

雪峰造山带南段靖州盆地成因性质及形成背景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4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8 17:42:33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雪峰造山带南段靖州盆地成因性质及形成背景 第40卷第4期 2013年8月
中国地质 GEOLOGYIN CHINA
Vol.40,No.4 Aug-,2013
雪峰造山带南段靖州盆地成因性质及形成背景
柏道远钟响费朋远熊雄黄文义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湖南长沙410016)
提要;靖州盆地是位于雪峰构造带南段的一个NE向晚三叠世一中侏罗世小型陆相盆地,前人研究提出其为NNE 向激浦一靖州大断裂左行走滑形成的拉分伸展盆地。本文对靖州盆地构造特征、T,一J,沉积和原型盆地特征等进行
地周缘先期地质界线总体协调一致,说明盆地沉积时为挤压挠曲作用下形成的低缓洼地;②沉积物高成熟度和远源特征,指示地形成于相对稳定构造环境;③盆地北端T,一J沉积空间由岩层弯曲下凹提供;沉积物产状变化指示J 盆地受到NW向挤压并产生持续褶皱变形;沉积物特征指示沉积环境西浅东深,进一步暗示J2盆地发展受控于 NW向挤压与东缘逆冲块体的重力载荷;盆缘伸展断裂少见,因挤压形成的小型走滑断裂、逆断裂、共轭剪节理等则多见;③从激浦一靖州断裂走向偏转情况来看,该断裂左行走滑时靖州盆地所处部位应为挤压区而非拉张区。据盆地沉积和构造特征及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背景,盆地的形成主要与晚三叠世一早保罗世区域SN向挤压、中侏罗世区域NWW向挤压和NNE向左行走滑有关。
关键调:类前陆盆地;挤压;走滑;晚三叠世一中侏罗世;靖州垒地
中图分类号:TE12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657(2013)041079-13
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的雪峰(江南)造山带是华南最受瞩目的构造单元之一。长期以来,前人对雪峰造山带形成演化和构造属性进行过大量研究-,其中位于造山带内部的中生代盆地特征和成因15-2,以及与之相关的中生代构造发展和陆内造山作用-4,是近些年来研究的重中之重,且相关认识存在较多分歧。靖州盆地是位于雪峰构造带南段的一个晚三叠世一中侏罗世小型陆相盆地,张进等(3-2)研究提出其为 NNE向淑浦一靖州断裂左行走滑形成的拉分伸展盆地,与早燕山期NNE向左行走滑为主的构造体制有关。笔者最近再次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该盒地实为挤压类前陆盆地,其形成与晚三叠世一早侏罗世区域SN向挤压、中侏罗世区域NWW向挤压和 NNE向左行走滑作用有关。
收稿日期:2013-0523;改回日期:201306-07
区域地质概况
1
靖州盆地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南段东部,叠覆于区域淑浦一靖州断裂之上(图1)。靖州(残留)盆地形态获狭长,呈NE40°方向展布,长约32km,宽约 5km,北东端残留宽仅2km(图2)。盆地周边自里向外依次为上古生界石炭系一二叠系(局部少量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夹少量硅质岩沉积、板溪群一下古生界碎屑岩沉积。上古生界角度不整合于南华系一寒武系不同层位之上(图2),其中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和昊家坪组中夹大量燃石条带或团块,局部层位(吴家坪组项部)发育少量硅质岩层。盆地内部主要发育上三登统一中侏罗统(早燕山构造层),东缘南段沙堆一带残留有少量白垩纪沉积。白垩系角度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潮南1:25万武冈市和永州市幅区调修测"项日(1212011120793)、“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
地质志修编"项目(1212010811032)及中上扬子及邻区重点盆地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1212011120967)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柏道远,男,1967年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区域地质调查与基础地质研究;E-mail:daoyuanbai@sina.com。
上一章:土壤元素污染等级划分方法及其应用 下一章:铜陵地区不同景观区金属态地球化学特征

相关文章

雪峰陆内多期复合造山带震旦-三叠纪沉积演化特征 兴蒙造山带东段大陆弧后A型花岗岩特征与成因 区域地质综合研究的方法与实践: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地质野外实习指导书 昆仑造山带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盆山转换探讨 大别造山带构造年代学 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天然气成因及大中型气田形成的地学基础 长白山天池火山造锥阶段玄武质火山活动期次划分及成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