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146,2012
dei ;10. 3969/j. issn, 1674-3636. 2012. 02. 142
地质学刊
琼东南盆地井震平均速度误差分析及校正
王丽君,李强,刘爱群,严恒”
第36卷第2期
(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2.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 610500)
摘要:琼东南盆地是南海深水勘探的重要目标,该盆地目前情况是钻井较少,勘探程度较低,勘探前景广阔。时深转换一直是琼东南盆地研究工作的重点,其中速度作为解释成果从时间到深度转换的重要桥染,对于地质构造的期操、钻孔的布置和设计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琼东南盆地横间上平均速度变化较大,且井上速度与地震速度之间存在着井震误差。据统计分析发现,该区井震误差主要有3种类型,按形态特征分别命名为铁轨差、喇呗口差,剪刀差。研究了不同类型误差的校正方法,再应用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YL1井的时深关系预测,钻井结果证实预测时深关系准确。
关键词:井震误差;铁轨差;喇叭口差:剪刀差;琼东南盆地;海南
中图分类号:P631.44 0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36(2012)02014205
为平均速度(陆基孟等,1993)。井上的平均速度是通过地震测井获得垂直地震剖面,再通过初至拾取得到时间-深度对,由此求得井上的平均速度,垂直
在无井区或少井区进行勘探工作时,时深转换是一个重、难点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供使用的只有处理提供的地震速度。根据理论分析及实际经验可知,处理过程中的地震速度与实际地层速度存在一定的误差,该误差导致时深转换的深度偏深,误差偏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两者之间的误差进行分析,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校正,以求得到的时深转换速度接近于地层真实速度,达到准确落实构造形态的目的(刘爱群等,2008)。
琼东南盆地正处于勘探开发的重要时期,地质构造确定和储层评价都需要利用准确的速度进行时深转换,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对并震误差分析和校正的工作,以求获得满足勘探开发要求的时深转换速度。
1并震误差类型及常规校正方法
井震误差是指地震平均速度与井上平均速度之
的误差,其中地震平均速度是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得到速度谱资料,再从速度谱资料中获得均方根速度,通过DIX公式转换为层速度,最后转化
收璃日期:2011-11-09;修回日期:2011-12-23编辑:陆李举
地震剖面(VSP)测井求取的平均速度比较准确,可以认为是地层真实的平均速度(张卫红,2002)。
通过对已钻井进行井震误差分析,发现琼东南盆地的各个地区都存在井震误差,统计这些井囊误差主要有3种类型,根据其形态特征分别命名为铁轨差、喇叭口差、剪刀差。常规的误差校正方法有2 种,即差值法和比值法。顾名思义,差值法是利用井震之间的差值平均进行校正,而比值法是利用井震之间的比值平均进行校正。下面分别介绍这3种误差类型以及合适的校正方法。
第一种井震误差为铁轨差。铁轨差是指地震平均速度大于井上平均速度,且井震之间的误差量随着深度的变化基本保持不变,深层与浅层的误差量基本相同,在形态上像铁轨一样。分别采用差值法和比值法对它进行校正。从图1可以看出,差值法的校正效果较好。通过误差分析发现差值法校正后的误差为0.66%,而比值法校正后的误差为0.74%。
第二种井震误差为喇叭口差。喇叭口差是指地
震平均速度大于并上平均速度,且并震之间的误差量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在形态上,像一个喇叭
作者简介:王丽君(1985—),女,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地成探研究,E-mail;wanglijun157359@163.com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