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珠江口盆地荔湾井区珠江组深水扇沉积特征

珠江口盆地荔湾井区珠江组深水扇沉积特征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8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08:57:4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珠江口盆地荔湾井区珠江组深水扇沉积特征 第37卷第6期 2010年12月
中国地质 GEOLOGYIN CHINA
Vol.37,No.6 Dec.,2010
珠江口盆地荔湾井区珠江组深水扇沉积特征
王昌勇1郑荣才1高博禹2朱国金2胡晓庆2李云1
(1.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2,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开发设计院,北京101149
提要;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荔湾深水区为油气勘探有利区域,通过岩石学和古生物组合特征研究,认为该区珠江组下部属于典型的深水扇沉积,可划分为早期然地扇和晚期斜坡扇两种类型,两类深水扇都以发育颗粒流、砂质碎屑流及低密度浊流等顺坡重力流况积为主,同时类有少量内波和等深流等深水牵引流改造沉积。砂质碎屑流为两类深水扇水道砂体的主要沉积类型,发育有逆一正粒序层理、平行层理和水平层理,粒序层内可见各种丰富的液化变形和生物迹逸构造,而水平层内发育有更多的生物钻孔和扰动现象。两类深水扇的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特征有明显差异,其中盆地扇水道砂岩中普含硅质小砾石,水道间泥碧中含有较多保存完好的抱球虫化石,斜坡扇水道砂岩以富含炭滤屑为典型特征,水道间泥岩含有更丰富的颗石藻和抱球虫化石,其中部分抱球虫和颗石具有遵受海底溶蚀作用的现象,指示斜坡扇相对盆地扇有更大的水体深度。平面上两类深水扇具有相似的重力流沉积的分带性,都具有自
随架坡折向盆地方向由颗粒流况积逐渐向砂质碎屑流和近源高密度浊流、远源低密度浊流等单向演化的特点。关键词:白云凹陷;珠江组;深水扇;水道砂体;颗粒流;砂质碎屑流;浊流
中图分类号:P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657(2010)061628-10
深海与浅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涵盖海底地形和海水深度两方面特征,对于深海的定义不同学者持不同看法1.2,但都将200m水深作为浅海与半深海或深海界限。200m水深为特大风暴浪所能作用的理论深度,此水深之下的深水海底不受波浪、潮汐及治岸流等表流影响,但以内波、内潮汐为代表的底流活跃。深水区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悬浮物质的垂直沉降、深水重力流的异地搬运,同时还可能受等深流及内波、内潮汐等深水牵引流的影响和改造。已有的研究表明,由重力流搬运快速堆积面成的深水扇是最重要的油气聚集场所之一,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荔湾井区即为中国第一个与深水扇沉积有关的油气富集区,彭大钧等3.首先从地震剖面上识别出南海珠江口盆地深水扇系统,而郑荣才教授最早从岩心中识别出新近系中新统珠江组深水扇相标志。但就目前资料而言,对其是否属于深水扇沉积仍缺乏统
收稿日期:20100707;改回日期;20101025
一认识,因此系统研究珠江组深水扇沉积特征,对指导该地区珠江组油气勘探有着极其重要的基础地质理论和生产实践意义。
珠江口盆地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是一个在
燕山期皱基底上经构造裂陷演化而成的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该盆地经历了晚白垩世一早渐新世裂陷、晚渐新世一中中新世锄陷和中中新世块断活动 3个构造演化阶段5,形成了现今珠江口盆地北部断阶带、北部勘陷带、中央隆起带、南部坳陷带和南部降起带5个SW-NE向的构造单元,以及发育于客构造单元内部的次级凹陷和低隆起(图1)。荔湾井区位于南部坳陷带白云凹陷东部,古新世和始新世为陆相沉积区,渐新世沦为海相沉积区,发育珠海组章蔽海岸-陆架边缘三角洲一陆棚沉积体系,距今 23.8Ma前的"白云运动"导致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进一步发生巨变,大多数学者认为由珠海组陆架沉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南海深水油气勘操开发示范工程-磊湾3-1气田总体开发方案及基本设计技术"子项目"深水扇储层
层序地层和沉积模式研究"(2008ZX05056-02-02)资助。
作者简介:王昌勇,男,1981年生,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况沉积学及石油地质研究;E=mail:qisiwoye_2001@163.com。
上一章:连云港某软土基坑滑坡分析与整治方法研究 下一章:山东半岛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相关文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剖面八道湾组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河湖沉积体系三维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北27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为例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克里摩里组沉积微相特征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灰岩成岩环境的恢复 松辽盆地东南缘籍家岭泉头组沉积微相特征及演化:由冲积扇演化为曲流河的典型露头剖面 穆尼盆地第四纪深水弯曲水道:沉积构型、成因及沉积过程 廊固凹陷大兴断裂带沙四—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的OSL和&14C年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