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期
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
物探在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林厚龙
(福建省物探工程勘察院,福州,350011)
摘要简要介绍在复杂的地质地形条件下,隧道工程建设中物探勘察方法的选择及浅层地震、电法、声波测井等物探方法的应用和注意事项,为今后隧道工程建设中的物探勘察应用提供参考。
浅层地震电法声波测井隧道工程
关键词
29
近10年来,物探因轻便、快速、经济等特点,在福建省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长大隧道、大型桥梁等复杂工程场址的勘察中得到广泛应用。作者通过工程实例,阐述在隧道工程建设中,根据不同的地质特征及设计要求,合理选择不同的物探勘察方法,解决相应的工程地质问题。
1物探勘察方法选择
隧道工程勘察除了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外,物探勘察的目的主要为探明隧道进、出口地段的基岩面起伏情况,构造破碎带分布及其产状和查明隧道洞身构造破碎带分布及其产状、不同岩性接触带及倾向、隧道围岩完整性等。
针对这些技术要求,查明隧道轴线的基岩面起伏及构造破碎带特征,应选择可以解决基岩面深度及基岩波速变化情况的浅层地震折射法勘察,推测是否存在构造破碎带;查明构造破碎带的产状、不同岩性接触带及其倾向,应选择高密度电法勘察,分析视电阻率剖面的异常,推断构造破碎带、岩性接触带的产状;钻孔声波测井是隧道围岩完整性评价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且分辨率较高。
2方法技术及工程实例 2.1浅层地震折射
浅层地震折射法在隧道勘察中通常用于基岩面埋藏深度及基岩低速带探测。其方法是通过地面人工激发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波阻抗介质的分界面时,产生一定能量的折射波并沿该界面传播后返回地面,经埋置在地面的检波器接收后输入地震仪,地震仪对采集到的信号放大和采样后形成地震记录。通过基岩面折射波初至时间分析,经过同一界面相遇时距曲线的连接,计算同一界面的6曲线和t。曲线,得出基岩顶面的埋藏深度和
收稿日期:2009-04-14
作者简介:林厚龙(1964-),男,高级工程师,物探专业。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