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浅层地热能在合肥地区的应用

浅层地热能在合肥地区的应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3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10:47:5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浅层地热能在合肥地区的应用 第20卷第4期 2010年12月
文章编号:10056157(2010)0402834
安数地质
Geology of Anhui
浅层地热能在合肥地区的应用
李清1,李益湘2
Vol.20 No.4 December 2010
(1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安微鲜埠233000;2安微省国土资源厅,安徽合肥230088
摘要:根据合肥地区的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浅层地热能在合靶地区应用的适宜方式,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浸层地热能应用的地源热系空调系统中的地理管换热器设计、自动控制与监测、运行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
讨,旨在合肥地区推广应用浅层地热能,实现浅层地热能与地源热泵系统、建筑空调系统相医配关键词:水文与工程地质;地源热表;地理管换热器;监测;运行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TK5;TU833.3 0引言
文献标志码:A
条件较好地表水系较为发达,主要地表水体有南测河及其支流、董铺水库、大房水库、巢湖西半湖及部分市区湖泊(包括人工湖)等
合肥地区属于江淮波状平原区,区内基岩地层
浅层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地
源热泵技术是利用这种能资进行供热与空调,可以有效地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效应气体CO,和其它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是一项适应节约型社会,循环型经济的先进技术。在目前国家大力推广创建节约、节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地源热泵作为空调领域的新技术,是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的绿色空调技术,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合肥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属于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3.5℃,冬季月平均气温在1.5~5.0%之间,夏季7月平均气温为 27.5~29℃左右,多年平均气温15.7℃。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求建筑物夏季供冷、冬季供暖来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要求。合肥地区浅层地热资源丰富,利用地源热泵技术不仪具有夏季供冷、冬季供暖的双重功能,而且节能环保,是本地区建筑空调冷热源较为理想的形式笔者根据合肥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状况,提出合
肥地区可适宜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合肥地区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998mm,水资源自然收稿日期:2010-07-02
主要为侏罗系、白垩系地层,次为古近纪地层。其中古近系定远组(E,dy),主要分布于合肥城区及其东南;白垩系张桥组(K,2),在合肥地区广泛分布:岩性主要为砂岩、泥岩,自下而上又可细分为二段,上段为强风化、中风化,岩石硬度较低,下端为微风化、未风化,岩石完整性较好,硬度中等。另外零星分布玄武岩等火山岩。基岩地区地下水位较浅,水质好,无腐蚀性,地下水恒温层埋深 4~5m,地下水温度18~20℃。,浅层(200m以浅)无大范围含水层,地下水总体较为贫乏,单井日出水量一般小于100m,仅局部地区发育构造裂隙水和风化裂隙水,日单井出水量大于100m。
区内第四系松散层覆盖大部分地区,以粘性土为主,地下水较为贫乏,单井日出水量普遍小于 100m,地下水水位较浅,水质好,无腐蚀性,地下水恒温层理深3~4m,地下水温度18~19℃。其中,申更新统粘土(Q),由青灰、灰白色厚层粘土或亚粘土组成,上更新统(Q,),由棕黄、褐黄色亚粘土、粘土组成,地貌多为岗地、阶地。全新系(Q4),由灰黄、黄褐色粘土、亚粘土、亚砂土及细纱组成,地貌大部分为河漫滩,局部地区地下水较为丰
富,可采用水源热泵。 2资源利用现状
作者简介:李清(1965-),男,安微六安人,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暖通设计、施工和监理工作万方数据
上一章:铀在北山花岗岩中的吸附迁移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章:鲁西南地区高氟水分布规律与成因分析

相关文章

长春地区浅层地热能利用条件分析 浅谈浅层地热能及其开发利用的建议 衬胶工艺在复合肥生产中的应用 绩效管理在合肥燃气集团民用抄表管理中的应用 氨酸法造粒工艺在尿基复合肥生产装置的应用 深部地热资源开采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方法研究--以安徽省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为例 整体式排水系统在浅层超软土加固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