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卷第1期 2014年3月
文章编号:10056157(2014)010284
安徽地质
Geology of Anhui
Vol.24 No.1 March2014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方法研究
以安徽省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为例
官煜,魏永霞,陈学锋,李志刚(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微合肥230001)
摘要:通过对安徽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以浅层地热能资源赋存及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为评价固子,以关键固子为些要条件,采用关键固子法、层次分析法及综合指数法进行遗宜性分区的方法;该综合评价方法能客观反映评价区开发利用适宜性特征。适宜性分区是贯穿于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工作全过
程并指导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其分区方法及评价固子选取需要紧窑结合实际、固地制宜。关键词:浅层地热能;遗宜性分区;方法
中图分类号:TK529
0引言
文献标志码:A
市位于江河湖沿边。安徽属暖温
(2)地层结构划分:依据浅
浅层地热能是指赋存于地表以带、亚热带过渡气候区,准河以层地热能地质条件及其开发利用特下200m以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点,参照相关规范,将安徽地层结水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热能,其准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构分单一结构和双层结构两大类。开发利用的节能减排效益显著。为区。四季分明,冬寒夏炎。多年平①单一结构分单-一松散层结构和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浅层地热能资均气温14~17℃,1月份平均气温-1一基岩结构:Q+N厚度大于100m概源,安徽省已于2013年完成了地级至-4℃,7月份平均气温27~29℃。化为单一松散层结构;Q+N厚度小城市建设规划区浅层地热能调查评年平均降水量750~2100mm。总体于30m概化为单--基岩结构。②双价工作,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恒温带上限深度8~25m、下限深度层结构是上部为松散岩类地层,下部性分区是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浅12~40m,平均温度15.9~19.3℃。
为半固结、固结岩类的基岩:Q+N
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与其资源赋存及技术经济、环境条件等密切
200m以浅地温与冬、夏季气温差厚度30~50m为第一双层结构:值较大,可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丰Q+N厚度50~100m为第二双层结
相关,不同地区适宜性分区的评价
富。室内需要冬季取暖、夏季制构。
因子不同。本文以安徽省浅层地热冷,并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较宜于地
温年内动态平衡。
能调查评价项目为例,提出了浅层
1.2地层岩性及结构划分
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方法。
1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概况 1.1自然地理条件
安徽地级城市主要分布于四个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结构、
(1)地层岩性划分:根据浅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等条件对浅层
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特点并结合安地热能分布及开发利用有直接控制
安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域内徽地质条件实际,主要依据工程地1
作用和影响。
质特征及地质时代将地层岩性分三2适宣性分区目的、原则和类型
北部平原坦荡、中部丘陵起伏、
西部及南部为山地。全省分准北平类。①第四系及新近系为松散岩类2.1分区目的
原、江淮波状平原、沿江丘陵平地层(Q+N)。②古近系及白垩系为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
原、皖南山地和大别山山地五大地半固结岩类地层。③除松散岩类及区目的是为选择勘查评价方法、计貌单元。有长江、淮河及新安江三半固结岩类地层外划分为固结岩类算评价资源、选取开发利用方式及
大地表水流域,湖泊发育;多数城岩石。收稿日期:2013-09-15
作者简介:官煜(1960-),男,安微额上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环地质、地热地质研究工作。
组制规划提供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