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江西德兴孔家-银山火山盆地的时代归属: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江西德兴孔家-银山火山盆地的时代归属: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20.2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8 18:04:5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江西德兴孔家-银山火山盆地的时代归属: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第38卷第1期 2011年2月
中国地质 GEOLOGY IN CHINA
Vol.38,No.1 Feb.,2011
江西德兴孔家一银山火山盆地的时代归属:
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杨昔林12曹殿华3李以科3黄玉凤3阀迎松3刘盛祥1(1.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2.江西钢业集团,江西黄溪335424;
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提要:江西银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一个特大型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容矿的孔家一银山火山盆地中火山-次火山岩通被认为属于鹅湖岭组,但时代归属仍存在争议。本文对与银山火山岩伴生的英安斑岩进行了错石LA-ICP-MSU-Pb年龄测定,获得了Pb/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81.3±2.1)Ma(MSWD=2.3,n=20),说明银山火山盆地形成于180Ma左右,为早保罗世的产物。对以往地质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域上鹅潮岭组为晚侏罗世有确切的地质证据,而早休罗世
孔家一银山火山盆地中火山-次火山岩不属于鹦湖岭组,该认识对研究区域地质演化及成矿规律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调:银山;LA-ICP-MS;U-Pb;鹦湖岭组
中图分类号:P59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657(2011)010086-08
江西德兴银山矿床是一个与燕山期中酸性陆相火山一次火山作用有关的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经过新一轮勘查评价,其储量已达到超大型规模。但其容矿的孔家一银山火山岩盆地的形成时代没有确切的证据,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上侏罗统鹅湖岭组火山岩。
前人1:20万和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将孔家一银山火山盆地划归上侏罗统鹅湖岭组,并有相应的古生物化石证据。《江西银山铜铅锌金银矿床》编写组总结已有银山火山岩-次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在159~ 167Ma,属于蕉山旱期晚阶段的产物,应归于上侏罗统鹅湖岭组。LiXiaofengetal测定了与火山岩伴生的英安斑岩锆石SHRIMPU-Pb年龄和白云母"Ar-"Ar年龄为180Ma左右,但是对于火山岩盆地,仍认为是上侏罗统鹅湖岭组。李晓峰等(2009)将火山岩盆地的年龄调整为早侏罗世鹅潮岭组,但是区域上鹅湖岭组为上侏罗世有确凿的古生物化石证据。
因此,孔家一银山火山岩盆地的时代归属仍存收稿日期:20100507;改日期:2010~082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B01B05)资助。
在问题,本文通过与火山岩共生的次火山岩锆石 LA-ICP-MSU-Pb年代学测试,结合地质填图和矿区勘查资料的分析,讨论孔家一银山火山盆地的时代归属及构造背景。
地质背景与火山-次火山岩特征
华南由冈瓦纳(及其前身Pannotia)裂离、北移而拼合于欧亚大陆,由许多块体合成间,四堡期南、北扬子板块之间发生碰撞、拼接在一起图,晋宁期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于江绍断裂带(绍兴一十万大山一带)碰撞拼合-。Gilderetal提出从杭州经江西、湖南至十万大山存在一个低tM和高&花岗岩带(即十杭裂谷带),推断为中生代裂谷带。孔家一银山火山盆地位于十杭裂谷带北侧(图1)。
德兴孔家一银山火山岩盆地沿NE向展布,主要由一套爆发相火山碎屑岩、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组成,总厚度为200~1000m多,底部具有1层千枚质砾岩,不整合覆盖于双桥山群之上,上部被早
作者简介杨昔林,男,1964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资源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dhcao@139.com。
通讯作者:警股华,Email:dianhuacaocags.ac.cn。万方数据
上一章:内蒙古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赋存环境特征 下一章:陆上地震数据多次波压制策略

相关文章

内蒙古固阳地区早石炭世花岗岩的发现:来自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 松潘甘孜地块四姑娘山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证据及与汶川地震的关系 新疆东天山哈尔里克奥陶纪的构造属性:来自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的制约 江西中部新丰街花岗质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中天山北缘华力西期造山作用——变质岩锆石U-Pb年代学限定 太行山南段洪山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 Hf 同位素组成 锡林浩特杂岩中斜长角闪岩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 西藏改则洞错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