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期
福建地质Geologyof Fujian 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彭头平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州,350011)
259
摘要改则洞错蛇绿岩规模大,各组成单元齐全,其中斜长花岗岩广泛分布。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润错斜长花岗岩SiO2含量66.83%,AlO,含量小于15%,K,O含量大于2%,高强场元素(Zr、Hf)相对富集,CIPW标准矿物中含有少量的刚玉(C)与传统大洋斜长花岗岩相区别。稀土元索配分表现为LREE相对HREE富集、HREE近水平的型式,与传统的大洋斜长花岗岩相区别。所以洞错斜长花岗岩可能属于洋壳运移过程中剪切带岩石部分熔融作用形成。获得的错石LA-ICP-MS错石U-Pb年龄为(157.6士4.3)Ma,代表了班公潮一怒江特提斯洋壳俯冲-消减阶段的时间。
关键调蛇绿岩斜长花岗岩LA-ICP-MS错石U-Pb年龄洋盆形成时代西藏改则
蛇绿岩代表消失的古洋壳门。洋壳开启、俯冲及侵位的时代对研究特提斯洋构造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为青藏高原上一条重要的板块边界,其演化时限对研究整个青藏高原隆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蛇绿岩作为板块缝合带内重要的证据,其组成各端元在板块演化过程中具有不同来源背景;而斜长花岗岩也是蛇绿岩套组合端元之一。蛇绿岩中含有少量的浅色侵人岩,包括钠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更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和角斑岩,统称为大洋斜长花岗岩2)。大洋斜长花岗岩是一种SiO含量高、Al2O,含量中等、 K,O含量低,以浅色矿物石英和长石为主要成分,含有少量铁镁质矿物的岩石,是亚碱性玄武质岩浆在洋中脊缓慢扩张的环境中分离结晶形成的。这种斜长花岗岩不仅可在洋中脊环境(MORE)经岩浆分离结晶形成,还可以在俯冲带上(SSZ)由俯冲的洋壳或大洋沉积物部分熔融形成[3-5]。蛇绿岩中这种少量的花岗质岩石是研究蛇绿岩成因和精确定年的重要岩
石单元之一[6]。 1地质背景
洞错蛇绿岩位于班公湖一怒江结合带西段改则县洞错乡北部一带,洞错蛇绿岩总厚度大于5km,底部至顶部依次由地幔橄榄岩、镁铁-超镁铁质堆晶杂岩、基性岩床(墙)和基性熔岩、硅质岩5个部分组成,呈豆英状、透镜状侵人于侏罗世木嘎岗日岩组中(图1);同
0)收精日期:2016-04-11
作者简介:彭头平(1982-),男,地矿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矿产调套工作,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