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幔源CO_2演化及CO_2气成藏实例分析

幔源CO_2演化及CO_2气成藏实例分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8 16:42:3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幔源CO_2演化及CO_2气成藏实例分析 第37卷第2期 2010年4月
中国地质 GEOLOGY IN CHINA
慢源CO,演化及CO,气成藏实例分析
申宝剑12秦建中2胡文瑾1黄智龙3
Vol.37.No.2 Apr.,2010
(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2.中国石化石油勃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
214151;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
提要慢源CO,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前沿领域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处于超临界态的地慢流体具有很强的溶解和扩散能力,是地球内部能量与物质向外传输的重要载体。地模流体中的挥发分以H,O和CO,为主,全球许多CO,气数中的气体具有慢源特征,与地慢流体密切相关,但地慢流体与CO,气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购显得不够。本文分析了地慢流体的组成、性质与影响因索,结合济阳坳陷断裂构造、岩浆发育特征,阐述地慢流体上升和演化过程,认为地慢流体中溶解各种形式CO,气为气嵌形成提供物质来源,断裂活动则为岩浆上侵和气体的运移、案集提供了通道和空间。CO,气微勘操的有利区块应该不仅仅局限于陷内,在劫陷边缘或者外部,新生代晚期的藏性岩浆侵人
活动,不同方向断裂发育交汇地区均是气数勘操的有利地区。关键调:慢源CO;超临界流体;岩浆脱气;断裂;CO,气藏
中图分类号:P618.1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657(2010)020495-13
地慢中存在大量的C,主要以CO,形式存在,地球圈层形成至今,地慢物质一直持续不断地将其中所含的不相溶组分,包括CO2、Hz、H,O、N2、CH,等通过地慢热柱上涌或扩散渗流不断地向上运移网,由此产生地流体。地慢流体几乎影响了整个地球演化的历史因,是壳慢相互作用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其参与不同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在大型矿集区以及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中都有地慢流体的参与H。地慢流体存在着大量的富CO,流体-7,世界上已发现的高纯度CO,气藏大多分布在现代火山活动地带,仅在中国东部盆地和大陆架上就发现了29 个CO,气藏,其中大多数气藏中CO2含量超过90%,有的基至达到99%以上。许多学者通过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包裹体特征或直接在火山口测量等手段对 CO,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国内外研究B-4表明:大多数CO,气藏与地慢流体活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调。
众多学者对CO,气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因收稿日期:200908-01;改回日期:200909-21
方面9-%14-19,但对CO,来源、慢源CO,气上升演化、脱气富集过程及与CO,气藏的形成关系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较少。本文在分析地授流体挥发分组成、物理化学特性、上升运移聚集特征的基础上,以济阳坳陷为例,研究深大断裂、火成岩分布与CO,气藏的关系,深人探讨济阳陷断裂活动与岩浆活动对慢源 CO2气成藏的影响,总结CO,气藏形成条件、富集规律,对CO,气截的勘探将有一定借鉴意义。
无机CO2来源 1
无机成因CO,主要为地慢脱气作用形成的慢源CO,16-17,同时还有地壳岩石化学反应、碳酸盐岩受热分解等成因CO,18-1,世界上许多高纯度CO2 主要来源于地慢流体上升过程中脱气产生的CO2,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地慢岩浆脱气来源的CO2。地慢流体是富含挥发分的高温和高压岩浆流体,沿地壳张性深大断裂或裂谷,在较高温度和氧逸度以及较小压力的热力学条件下,地慢流体上涌发生脱气作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科技部2007年基础性前确年性研究项目(070902)资助。
作者简介:申宝剑,男,1978生,博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天然气及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E-mailShenbaoj@163.com。万方数据
上一章:进入21世纪中国化探发展路线图 下一章:长寿之乡如皋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相关文章

烟气CO_2膜吸收技术及其工艺因素分析 活塞式CO_2气体压缩机技术改造方案及实施效果 火力发电厂CO_2捕捉技术 新型半桥软开关CO_2逆变焊机 NFPA12标准下水电站发电机CO_2灭火管路设计探讨 防止CO_2汽提尿素装置高压洗涤器尾气爆炸的措施 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_2施肥在大棚生产上的应用及其环境效应 煅烧还原一步制备 Ni 基催化剂及在CH4-CO2重整反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