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侵入梵净山群白岗岩锆石U-Pb年龄及白岗岩底砾岩对下江群沉积的制约

侵入梵净山群白岗岩锆石U-Pb年龄及白岗岩底砾岩对下江群沉积的制约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4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8 17:57:4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侵入梵净山群白岗岩锆石U-Pb年龄及白岗岩底砾岩对下江群沉积的制约 第38卷第6期 2011年12月
中国地

GEOLOGYINCHINA
VoL38,No.6 Dec.,2011
侵入梵净山群白岗岩锆石U-Pb年龄及白岗岩底
砾岩对下江群沉积的制约
高林志1戴传固2丁孝患1王敏2刘燕学1王雪华2陈建书2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2.黄州地矿局地质调查院,资州黄阳550005)
提要:下江群代表了新元古代末期的新聚谷沉积的起点,确定下江群的时代对新元古代构造运动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贵州印江县地区有一套新元古代白岗岩侵人到梵净山群并被下江群覆盖,在下江群底碳岩中发现大量未经蒙运的白岗岩底砾岩砾石。因此,笔者对梵净山地区的白岗岩进行倍石U-Pb年代测定,获得错石U-Pb年龄(835±5) Ma。该年龄对下江群沉积启动时间和下覆梵净山群的沉积上限均有时代的制约。结合下江群甲路组斑脱岩错石 U-Pb年龄(814士6Ma)和考虑到武陵运动的年限,下江群沉积年代不应老于白岗者底砾岩的年代和武陵运动的界面。关键调;梵净山群;白岗岩;下江群;武陵运动;SHRIMPU-Pb
中图分类号:P597 1引言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657(2011)06141308
净山地区的白岗岩错石U-Pb年龄既限定了梵净山群的上限,也是对下江群裂谷启动的界定。根据中国
黔西北和黔东南地区发育了两套巨厚的低变质绿片岩岩系,即梵净山群和下江群(板溪群),其时代一直是地质学家极为关注的基础地质问题,它们之间的高角度不整合更是涉及武陵运动启动的性质目。贵州位于江南造山带的最西端A(图1),由于邻区(广西)侵人四堡群中的花岗岩(本洞、三防和元宝山)年龄分别为(820±7)Ma、(825±6)Ma、(824±4) Ma因,来自贵州境内侵人四堡群的度天龄花岗岩的错石U-Pb年龄为(826.8±5.9)Ma用和梵净山群的上覆地层下江群甲路组火山凝灰岩(斑脱岩)(814士 6)Ma围已确定了新裂谷的启动时间,因此,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获得侵人梵净山群的白岗岩年龄来限定梵净山群的沉积上限。值得注意的是,梵净山地区发育的一套白岗岩经过武陵运动后,露出地表并受到强列到蚀,成为底磁岩发查在下江雅底部(美著坝组)。大量未经远距离搬运的白岗岩角砾岩,为典型山间磨拉石建造。因此,本文获得的梵
收稿日期:2011-0629;改图日期;20110725
最新公布的新元古代地层年表,南华系的底界年能与国际新元古代地质年表中成冰系底界有明显不同(图2),它涉及到新元古代拉伸系的定界。中国地层委员会强调新元古代南华系上下地层的构造关系和沉积相特征,将华南地区低变质的、具有火山凝灰岩和岩浆岩的地层定位为青白口系:而将华南地区未变质的、具有寒冷事件的或为冰磺岩的地层定为南华系。因此,涉及到中国华南地区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新元古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特别是贵州地区梵净山群和下江群时代归属,新定义将是地学界解疑江南古陆西南段变质基底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关键。
2
自岗岩年龄
2.1地层序列及采样层位
贵州地区印江县美著坝区地层有以下特点:① 黔西北梵净山地区下江群美蓉坝组底砾岩沉积超覆于梵净山群之上(图3-E),并且在印江县芙蓉坝地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两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011120131)和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1FY120100)资励。
作者菌介;高林志,男,1955年生,研究员,从事生物地屋,层序地层、灾变事件施层研究;E-mailgaokh@cag.net.cn。
万方数据
上一章:镇江下蜀土的岩石磁学特征及磁化率变化机制 下一章:泉州湾海岸线变迁遥感监测研究

相关文章

西藏申扎县买巴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 西藏冈底斯中段桑桑花岗质岩体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组成及其对岩石成因和构造演化的制约 松潘甘孜地块四姑娘山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证据及与汶川地震的关系 内蒙古固阳地区早石炭世花岗岩的发现:来自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 江西富城岩体西部过铝质细粒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 西藏改则洞错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扬子东南缘“南华纪”盆地演化——来自新元古代花岗岩的年龄约束 太行山南段洪山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 Hf 同位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