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8 16:00:3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 ·102-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台
李春林
(七台河市通达公路桥梁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科技论坛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的思化与地质灾害的增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各国的重点。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护地质资源、减轻地质灾害。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地影响到了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命财产安全。不仅破坏了大量的工程设施,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进行。为此,进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探讨分析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团:防治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概念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个新兴的工程科目一
一地质工
程学在我国诞生了。所谓的“地质工程学“是一门从事研究和解决工程规划到完工以至工程运行后效果,其全部过程同地质工作有关的科学。地质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质体和地质环境,这个研究和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一致,由若土工程和地质灾害的预防两个方面构成,其中地质灾害的防治对间题的反映较前者更丰富。所谓"岩土工程"就是建筑工程中有关岩十体挖据和加固的项目;“地质灾害预防”是对自然或者非自然因素作用之下产生的危险地质现象的预防,地质灾害的防治中必须其有更加全面的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管理的思想。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常见的灾害类型
2.1若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若土工程地质灾害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两大类:a.由于自然因索导致的地质灾害,这种灾害属于自然地质灾害,也被称之为第一环境间题,它一般不会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变迁而发生改变和转移,始终都是以自身固有的形态存在,具有自然性的特征;h.由人为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因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建设、开发、开采等活动破坏了原有的地质自然形态,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灾害它的发生与地质本身基本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由于人为破坏导致的,这类地质灾害又被称为第二环境间题。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大多数都是在自然地质演化以及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岩体由最初的稳定逐步向不稳定发展,这一过程往往是十分漫长的,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一般都会长达数百乃至上千年。然而,在人为因素的诱发下,会使若体自然演化的周期大幅度缩短,进一步加快了其从稳定到不稳定的变化过程,这样一来便会引起突发性的地质灾害。每次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会给人们带来巨大损失,其中不仅包含经济损失,还包括生命损失。由此可见,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是极具危害性的一种灾难事故
2.2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目前.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a.滑坡。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具体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是土体在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沿坡体的软弱面大面积或部分向下滑移的现象。引发滑坡的因素主要包括地震、降雨、积雪融化、地表水系授泡与冲制、坡脚开挖、堆填加载以及开山放炮等等。最容易发生滑坡的地带有强降雨地区、地势高差较大的峡谷地区、地震带以及铁路公路的边坡等等。b.泥石流。其属于洪流的-种表现形态,主要是由于降水量过大而产生在山坡或沟谷上的混有大量泥砂、碎石、巨研等固体物质的洪流。引起混石流的主要原因有不合理开挖、弃土、弃石以及乱垦溢伐导致的水土流失等等。c.期塌。这种地质灾害常发生在较陡的坡体上,由于坡上岩体或是土体的根部空虚或局部滑移,从面使得这些岩土体失稳突然由母体上向下翻滚或倾倒,并堆积在坡脚。引起此类灾害的原因主要有矿产采掘、边坡开挖、强烈振动、堆渣填土以及水库渠道渗漏等等。d.地表变形。这类地质灾害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地表塌陷、沉降和裂缝等。据有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截比到目前,我国约有70余个城镇发生不回程度的地表沉降活动,受灾情况较为严重的占四成左右,最大沉降量已经超过3m。在已经发生地表沉降的城市当中,有些是独立存在的,有些是密集成群的。其诱因主要包括地下矿产开采过量、地下水大量抽取以及表面岩溶的自然活动等等
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
3.1完善施工技术标准:岩土工程施工中只有完善施工技术标准才能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率,所以在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等若土工程可以参考我国一些现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及规范,例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中相关标准,完全可以适用于工业、民用以及市政工程等建设项目中的基坑工程、高切坡工程、地基工程以及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对降低岩土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水利水电工程中关于石方、地基以及基础等有关若土工程的技术规范,各类交通设施建设中有关边坡、滑坡、危岩、堤陷以及沉降等岩土工程灾害防治的技术标准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的技术标准,例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等
3.2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工程防治措施是若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选择一些适用的防治措施,对降低若土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及影响范围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房后切坡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治小型土质滑坡,可以采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削方减载护坡以及前缘支挡等工程措施,针对岩土工程中型以上的滑坡要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来选择防治措施
3.3岩土工程生物防治措施: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措施来消除或降低地质灾害,其应用原理为通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以及合理耕牧等方式促进生态平衡,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率,同时生物防治措施在应用中具有持续时间长、投资少以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对改善岩土工程施工场地及周围固的自然环境条件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地面增陷、水土流失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可以采用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影响范围
3.4地质灾害的避让措施: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采取一些避让措施来避免地质灾害损失,针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在雨天要采取合理的地质灾害避让措施,例如,在函天让收地质灾害成助的群众进行转移,但是在雨天避让措施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就近原则、转移地不受地质灾害威胁等原则,针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强、防治费用过大的地质灾害,可以采用搬迁避让措施来降低地质灾害发生后对人民群众产生的危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灾害的发生形式和比例也会随之变化和上涨,对此我们要不断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岩土工程的开展和人们的健康。然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是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岩土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我们应首先分析当地的地质情况和一些人为行为,综合分析各种原因和情况后再制定对应的措施进行全面、综合的防治,以确保岩土工程治理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需林.岩土工程地质突害的成固及防治播施[J]企业技术开发, 2013(15)
[2]王充峰,胡旭峰.浅述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应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5)
上一章:浅谈GPS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下一章:工程地质勘查技术措施与对策分析

相关文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与防治规划编制及防治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实用手册 T/CAGHP 065.4-2019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 及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试行) 河南省地质灾害及防治研究 上卷 关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探究 庐江铜陵段铁路地质灾害评估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理论与实务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成因与评价研究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应急指挥及综合防治实务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