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第606期第7期
管理观察 Management Observer
2016年3月上旬出版
进出口商品质量风险评估方法及运用研究
于智勇,马艳,曹阳,刘琳,郑淼茜,林星辉
(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该文从风险的定义出发,结合进出口商品质量风险管理的工作实际,建立了一种进出口商品质量
风险评估方法模型,该模型可以运用于对质量风险等级的判定和为风险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关键词:进出口商品质量风险风险评估模型
一、前言
质量是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质
量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追求。质量监管是一个国家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质量提升的保障之一,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提质、增效、转型”过程中,更需要加强质量监管。在进出口商品质量监管方面,既要确保质量安全,又要简化程序,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就必须通过运用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做出科学的管理决策,将监管重点集中到进出口质量风险高的商品或区域提升监管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控制整体质量风险,促进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本文从风险的定义出发,结合进出口商品质量风险管理的工作实际,建立了一种实用有效的进出口商品质量风险评估方法模型,运用该模型可以对质量风险等级进行判定,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建立了风险防控措施库,
为风险决策提供技术参考和支持二、相关概念与定义
独立批:一批被检查/检验/检测的同一品种的进出口商品。与报检/申报批不同,实际通关流程中一个报检批可以同时含有多种商品,则其中每一种商品视为一个独立批,也称作货物批。进出口商品批次量大且种类繁多,本文针对独立批的质量风险评估方法开展研究对某一商品类别或行业的整体风险评估技术另文研究,详见参考文献。
风险:某一事件发生的后果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组
合。对风险的定义有大量不同的理解和争论,本文采用的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T23694-2013《风险管理术语》中对风险的定义,参照这一定义,风险是不同概率水平下的危险性,在同一概率水平下,危害越大风险越大,即“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这一定义是基于风险客观论。
风险评估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的整个过程。参照风险定义,风险评估包涵了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的分析与评价过程,
质量风险:某种商品质量危害的严重性和其造成实
际伤害的可能性的组合。质量危害是对人身、环境或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如品牌、权威性等)造成损害的不良质量源头,商品一且检出不合格项目,则其质量危害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一定就会造成实际的伤害,因此必须从质量危害的严重程度和造成实际伤害的可能性大小两个维度来讨论质量风险,并依此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风险管理:识别、评估系统潜在的危害,并引入风险控制手段(防控措施),消除或减轻危害对人身、环境或资产的潜在伤害的持续的管理过程。本文所研究的进出口商品质量风险管理是一种主动性的系统性的政府职能行为,它是以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而不是风险最小化)为目的,在降低风险的同时我们所承受的成本也逐渐增大,因此必须通过科学的、规范的方式方法展开,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与效益。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论文,项目编号2015R0001
· 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