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视角看创新
时下,在全球意义上,企业创新都是讨论话题的中心,学术界、实践界、政府、产业、经理人等等无不把企业创新视作重中之重。在中国,社会大众对于创新的期待和重视同样不遵多让。正如克劳斯·施瓦布(KlausSchwab)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一书中提及的那样,创新对于今天的企业来说不是一个筒单的、局部的、可有可无的部分,而是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缺乏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将银有可能被颠覆;那些不断树立起创新优势的企业,则有可能成为改变个行业的关键成员。
正因如此,学术界近年来对于企业创新的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诸如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创业创新等不同领域的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或本土或国际、或定量或定性、或理论或实证地探讨了中国企业的创新问题。企业创新研究的多元视角,为我们理解和审视企业的创新活动和行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参考。
本期专题所选择的三篇文章,就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来探讨了创新间题。具体来说,王颖等开展的质性研究关注企业内关键创新人才和企业家在品德上的相互关系对于不同类型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基于20家电子信息产业的数据构建了个初步的理论模型。侯二秀等的研究以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观点作为研究视角,分析了企业中影响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内外部协同因素,并实证检验了内外部协同因素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左晶晶和钟迪的研究则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基础,实证探讨了CEO的管理者权力对于企业创新投资的效应。
诚然,多元的视角使得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然面,我们在充分重视多元视角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希望来共同反思个基本问题。即,在如此众多的研究视角指导下,我们发现的关于企业创新的一般规律和理论是什么?即使理论尚未成熟,我们通过研究又可以为企业推进创新活动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呢?学术研究并不是筒单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在不断的发散和细化研究视角的同时,我们或许需要适度地做一些整合性的思考:企业创新到底意味着什么?企业创新研究究竟应该回答和解决需些问题?
罗文豪
(作者系本刊编辑部资任编辑)
万方数据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