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第626期第27期
管理观察 Management Observer
多元治理视角下的乡村精英治理研究
李紫衍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2016年9月下旬出版
摘要:民主自治一直是中国乡村基层民主实践的目标,但实际上的乡村治理却走着精英治理的老路。在实践中,精英治理模式的缺陷已逐渐浮出水面,同时在”乡政村治”的治理结构下,乡村社会的内在困境与矛盾也逐渐凸显。应如何协调乡村社会中的多元治理主体的关系、处理利益冲突需要我们思考。多元治理模式的出现,是在探索超越当下中国乡村治理模式所作出的必然政治决择。在实现多元治理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给予充分的体制保障。
关键词:多元治理乡村精英乡村治理
民主
中图分类号:S-0文献标识码:A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村级治理开始实行民主化。这一过程期望通过扩大基层民主,健全组织和制度,整合内外闲置资源,促进村庄和谐稳定与适度发展。虽然乡村基层实践中一直要求实行民主化治理,但客观上精英治理模式依旧占据“率壁江山”。在实践中,精英治理模式由于自身的诸多限制而步限维艰。变化正悄然发生,一种与多元利益、多元冲突相适应的乡村治理模式正向我们走来。
一、精英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与结构困境
现代精英理论的先驱者帕雷托认为精英可分为两种一是执掌权力(直接或间接)的统治精英,二是取得非凡成果的非统治精英。本文所探讨的乡村精英则是以上两种精英的结合:首先在各自领域中占有较多资源,其次通过基层选举或其他方式成为直接掌握权力的统治精英。“皇权不下县”一一乡村社会在古代就受制于士绅一级。可见从过去到现在的乡村社会,精英治理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虽然学界中对其利弊影响认识不一,但在多年的运行中其也获得了上级政权的认可和村民的情感支持,并且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旧会展示其生命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现有精英治理模式存在若某些天生的缺陷,同时在“乡政村治”的治理结构下,乡村社会的
内在困境与矛盾也愈发显现万方数据
(一)精英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
第一,精英治理模式是一种依托个人权威的人治,村民出于信任与依赖而服从、追随这些精英人物。而当精英无法满足村民期待或者致使村民利益蒙受损失时,精英权威就将跌落,精英治理的基础将被动摇,其运行也将受到重重阻碍。精英无法向村民保证每一项决策都不会出错,故依托于个人权威的治理方式其有天然的不稳定性。
第二,乡村精英的更替缺乏稳定性。在自然或社会
的规律之下,乡村精英可能由于年龄或其他原因而退出村治前沿,那么建立在他个人权威之上的治理就会面临接班人的问题。
第三,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日趋增多,为了跃出“农”门,
改变自已的农民身份,获取更多尊重,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大量的人员外流致使精英阶层出现断层难以存续。
第四,乡村精英权力过于集中,难以监督与约束。在村庄内部,精英权威强大,村民容易产生盲目崇拜:村民也没有过多的途径去监督或约束精英行为。最后道防线一一精英的自我约束,极易因为各种外在诱惑或精英自身的性格偏移而宜告无效。没有其他治理主体可
以对精英的权利进行监督、约束或制衡。(二)治理结构的困境与矛盾
治理结构即指参与治理的各主体之间的权责配置及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