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装载机零部件可重用性评价方法

装载机零部件可重用性评价方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45.4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3 09:35:5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装载机零部件可重用性评价方法 试验·研究
eestand
2010年
装载机零部件可重用性评价方法
朱雅光12,周军1,支开印3,李连刚3,迟锋3
(1,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3.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摘要:废旧装载机中大部分零部件可以回收重用。如果能够回收重用,既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又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基于此,分析装载机度旧零部件重用特点和重要性后,建立装载机零部件可重用性的评价体系,并根据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相对权重,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评估法提出一种广泛适用的评价方法,对度旧零部件的重用性进行评估,为整个装载机度旧零部件回收重用提供理论依据,使回收重用过程更加高效、系统。最后以装载机用活塞杆为例说明整个评价过程。
关键调:装载机;重用性;评价;层次分析法
国内外竞争激烈和资源能源紧张的形势,推动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速发展回收重用的现代制造技术。20世纪80年代,卡特彼勒等公司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技术已趋成熟。国内虽刚起步,但随着我国工程机械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产品的回收重用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1-2)。装载机作为工程机械中的典型机种之一,废旧装载机上约有5000余件可直接使用或通过表面改性、技术升级后修复使用。首要回题是邮些零部件具有回收重用价值,并对再利用的成本等方面作出科学的判断。目前国内主要依靠个人经验来判断零件回收价值,其判别的过程明显简单而不系统,很容易出现误判、错判的现象。为此本文提出了装载机零部件可重用性的评价方法,系统判断其回收重用价值。
1装载机零部件可重用性评价体系 1.1装载机零部件可重用性
装载机零部件可重用性是指装载机零部件重用的难易程度,即指对废旧装载机零部件回收后,经各项指标检测,确保性能可靠能够直接再次使用,或者经修复再制造后性能达到或超过原来性能的可能性。因此可将零件分3类:直接可重用零件、修复后可重用零件及不可重用零件。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判断可重用性的关键步
*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助基金(2007BS05012
骤,由于装载机可重用性评价不是简单的单目标决策问题,而是多目标决策问题,因此评价工作不能只针对零件的某一方面进行,而应该从尺寸、内部缺陷、表面状态、外形及质量等全方位地进行评价。
建立其评价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1.2内部缺陷指标
零部件的内部缺陷一般包括内部的气孔、夹杂物、内部微裂纹、材料内部的不密实区等,这些地方容易产生应力或者应力突变,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而对于废旧零件主要是经过使用后产生的微裂纹缺陷,制造中产生的气孔、夹杂物韧较少。考感这些缺陷的特征对修复难易程度的影响,内部缺陷指标应包括:a)损伤类型,由于对于内部裂缝等损伤形式进行修复的难易程度相差较大,并且对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对零部件进行评估必须考虑内部缺陷的损伤形式。b)程度指标,对于损伤程度较小的缺陷,对零部件的性能影响当然也较小,修复起来也更容易,修复效果也更好。c)位置指标,内部缺陷能否对零部件性能造成影响,很大程度决定于缺陷所在的位置,而它也能决定该
缺陷有没有必要去修复。 1.3形位公差指标
形位公差是指实际被测要素对图样上给定的理想形状、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从零部件重用
作者简介:朱雅光(1986一),男,陕西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再制造、嵌入式系统。-28—
上一章:八连杆叉装机产品结构分析 下一章:科威特海湾大桥架桥施工与成套装备方案设计

相关文章

基于模糊可拓层次分析法的机电产品再制造性评价方法及应用 GB/T 32819-2016 土方机械 零部件可回收利用性分类及标识 GB/T 32819-2016 土方机械零部件可回收利用性分类及标识 GB/T 40181-2021 一次性卫生用非织造材料的可冲散性试验方法及评价 GB/T 26988-2011 汽车部件可回收利用性标识 某电力工程建设场地的可利用性评价研究 T/CCMA 0071-2019 轮胎式装载机驱动桥传动部件疲劳试验方法 Q/SY 02046-2024 岩石可压裂性评价实验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