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卷,第3期 2014年3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Vol, 34 ,No. 3 -pp762-766
March,2014
格列吡嗪与生而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光谱法的改进实验
刘保生,曹世娜,李志云,种宝红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在pH7.40的Tris-HC1缓冲溶液中,利用以蛋白荧光变化为考察对象的传统荧光光谱法和以药物荧光变化为考察对象的弹性散射荧光法,分别研究了293和303K温度下格列吡嗪(Gli)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反应机理,两种方法所得结论均一致。即Gli与BSA之间猝灭方式为动态猝灭;两者主要通过疏水作用力结合,结合位点主要位于SA的疏水区,结合位点数约为1:H训系数硼小于1,表现为弱的负协同作用。弹性散射荧光法得到的Gli-BSA体系的结合常数均比传统荧光光谱法大,表明以药物荧光变化为考紧对象的研究更准确、合理,并通过紫外光谱法对其所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广验证。结果表明:传统荧光光谱法利用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一定的不足,其谱图只能反映蛋白分子与药物相互作用的部分信息,而弹性散射荧光法利用药物为研究对象,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表达药物与蛋白之间的作用信息。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格列吡嗪;荧光光谱;弹性散射荧光
中图分类号:065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DOI : 10. 3964 /j. issn. 1000-0593(2014 )03-0762-05
面的应用是一个有益的补充,也有助于人们更进一步正确认识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机理。
传统荧光光谱法研究药物小分子物质与蛋白质反应机理,主要是通过研究加人药物前后蛋白在最大发射波长处荧光强度的变化,进而得到蛋白与药物间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结合距离等信息(-3]。而蛋白含有20种氨基酸,其中只有芳香族类的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具有荧光,且因各自的发色团(侧链基团)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荧光。在传统荧光法中BSA的荧光主要来源212位的色氨酸残基,BSA中其他不发射荧光的残基与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不能在传统荧
光谱图中得到反映],谱图只能反映整个BSA分子与药物相互作用的一部分信息,这样获得的信息是不准确的。小分子药物的荧光是其整体荧光的体现,它的荧光变化能够反映药物与BSA相互作用的整体信息。为此,针对传统方法的不足,我们采用新的方法以药物为检测对象来研究药物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以第二代磺脲类口服降糖药一格列吡嗪(Glipizide, Gli)5为例,结构式如图1。利用以蛋白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荧光光谱法和以药物为研究对象的弹性散射荧光法,研究了药物与蛋白结合机理,并通过紫外光谱法对后者进行了验证。新方法的提出,对荧光光谱法在蛋白与药物结合机理研究方
收稿日期:2013-05-22,修订日期:2013-07-09
Fig. 1Chemical structure of Glipizide
实验部分 1
1.1试剂与仪器
BSA(纯度≥99%,Sigma公司)用二次蒸馏水配成1.0 X10-5mol·L-1储备液:Gli标准品(CAS#,29094-61-9)用二次蒸馏水配成5.0×10-"mol·L-的溶液;含0.15mol L-1NaCI的Tris-HC1缓冲溶液(pH7.40);溶液于冰箱中4 ℃保存。
RF-5301PC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UV-265紫外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675024),河北省重点基础研究项目(10967126D)资助
作者简介:刘保生,1963年生,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员
e-mail ; Ib@ hbu edu.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