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卷,第8期 2014年8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Vol. 34,No, 8, pp21222125
August, 2014
黄曲霉素B1及异构体的前线轨道与拉曼光谱研究
李涛,唐延林,凌智刚,隆正文
日550025
贵州大学物理系,费州贵阳
摘要采用B3LYP混合泛函和6-311十g(d,p)基组,利用DFT密度泛函理论优化得到了黄曲霉素Afla toxinBI(cis)(AFB1(cis)》及其反式异构体分子AFB1(trans)的稳定结构,通过单点能计算和几何结构分析其顺式结构比反式结构更加稳定;计算了两种分子的Raman光谱,并与AFB1(c)粉末的实验Raman光谱进行比较,哟合较好。把最强的三个峰1582,3065和1626cm-1指认为顺式结构的特征峰,把1616,3065 和1659cm-1指认为反式结构的特征峰;在优化计算的基确上采用Hirshfeld原子划分方法结合Multiwfn软件分析了前线轨道成分,两种分子的亲电能力明显强于其亲核能力,通过计算C1原子在LUMO轨道中的占据权重分别为21.48%和20.62%,预测出C1原子是这两种顺反异构分子走DNA中的电子致癌的最主要位点。结果对该类顺反异构分子的检测、转化以及毒性抑制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黄曲霉素B1;Raman光谱;分子前线轨道;DFT
中图分类号:0657.3;0433.4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黄曲霉素(AFs)是一种真菌毒素,具有强致癌、致畴和
致突变作用,是目前发现的致癌能力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之一,它主要存在于各种动物饲料和人类的食品中幻。黄曲霉素的衍生物最主要有B1,B2,G1和G2,其中AFB1(c)的毒性和致畸性还将会引起胚胎器官的畸形。目前,国内外对于黄曲霉素分子的理论研究主要有:Nicolas等3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AFB1(c)分子中每个内酯环的特性。Ramirez和Billes-s)等研究了四种黄曲霉素的结构,并采用量子力学方法计算了其红外光谱,面对于黄曲霉素 B1的拉曼光谱及前线轨道的计算分析鲜有报道,另外,这种分子在两个氧杂环戊烷(tetrahydrofuran)相连的C一C键存在顺反异构体,而对其相关性质几乎未见报道。本工作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十g(d,p)基组上优化计算了AFB1(c)分子及其对应的构象异构体的单点能、拉曼光谱、分子轨道能量及各原子在前线轨道中的贡献率等,为该类物质的检测、转化、反应活性、发光性能等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收稿日期:2013-09-29,修订日期:2014-01-20
D0I: 10. 3964/j. issn, 1000-0593 (2014)082122-04 1计算方法
运用Guassian09量子化学程序包中密度泛函理论 DFT[65),B3LYPCs方法,采用6-311g基函数组对重原子和轻原子使用离散函数d和极化函数P,不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考虑了可能存在的顺反构型,对其进行几何优化、并做振动频率分析,结果均无虚频,表明优化结果是稳定构型,在优化的基础上计算Raman光语,计算的峰值都经过了修正因子(0.9613)的修正11),另外应用Hirshfeld原子划分方法13对前线轨道的能级及原子权重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几何构型
顺式AFB1(c)、反式AFB1(t)优化后的稳定几何构型分别如图1(a)和(b)所示,同时频率计算无虚频,都是局域能量极小点,均为稳定构型;只是AFB1(t)与两个氧杂环戊烷(tetrahydrofuran)相连的CH一CH基团扭转,使得两侧氧杂环戊烧骨架的二面角从接近平面的178.5°变为了162.6°,杂环原子不再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分子共轭效应减弱,热力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64004,41061039,10664001)资助
作者简介:李涛,1988年生,贵州大学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通讯联系人
email: tylgzu@163. com
e-mail: 4052382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