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彩色珍珠致色成分的拉曼光谱研究

彩色珍珠致色成分的拉曼光谱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97.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1-07 16:29:3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彩色珍珠致色成分的拉曼光谱研究 第34卷,第1期 2014年1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彩色珍珠致色成分的拉曼光谱研究
胡洋,范陆薇2*,黄艺兰3
1,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潮北武汉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潮北武汉430074
3,中国地质大学宝石和宝石学杂志3编辑部,潮北武汉43007。
Vol.34,No.1-pp98-102
January,2014
摘要对多种彩色珍珠样品进行了可见光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研究了珍珠致色成分的种类及其与颜色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彩色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样晶均会在11211132和15061524cm范围出现强峰,该特征峰归属于多烯化合物的C一C和C一C伸缩振动:(2)随着珍珠颜色的加深,样品位于1117 ~1132,1502~1524和2000~3500cm-1范围的峰逐渐增强,特征峰所代表的有机质与珍珠颜色有关;(3)深紫色淡水珍珠和深橘红色海水珍珠样品在14751575cm-范围的包络峰可分成8~10个次级峰,计算可知多烯化合物C一C双键数目分别为N=9~27和N=7~27。珍珠中不同种类和含量的多烯化合物,可能是彩色珍珠的致色原因。
关键词珍珠;有机致色;可见光光谱;拉曼光谱
中图分类号:0657.3
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DOI : 10. 3964 /j. issn. 1000-0593(2014 )01-0098-05
分特征的原位研究尚不够充分。本文通过对彩色淡水珍珠海水珍珠的拉受光谱测试及分析,探讨了样晶成分与其颜色之间的关系。
珍珠的颜色是其体色、伴色和晕彩的综合表征,据研究
其体色主要与有机成分(啉、类胡萝卜素、类叶红素、聚乙炔类物质等)和金属离子(Fe,Mn,Cu等)的种类、含量有关。由于珍珠中有机质含量很低不易探测,对彩色珍珠天然有机致色成分的拉受光谱原位研究较少。Urmos等口首次在天然珍珠中探测到由类胡萝下素弓引起的拉受峰,并推测类胡要下素是珍珠成色的主要原因;张刚生等对马氏珍珠贝养殖珍珠进行了拉曼光谱测试,其中1132和1527cm-处强拉曼峰的强度与珍珠颜色密切相关,认为珍珠的颜色与全反式结构的类胡萝下素有关;张刚生等3对三角帆蚌珍珠层及热处理后珍珠层进行了FT-Raman(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研究,认为位于1507和1127cm-处的有机物弱峰是珍珠成色的原因:郝玉兰对淡水养殖珍殊中有机物的微光其振拉受光谱的测试结果显示,有机物拉曼峰频率色散明显,推测为聚乙炔类物质,与Merlin等,5的结论相符。Karampelas 0 C一C双键的多种聚乙炔类物质的混合物
目前,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对彩色珍珠中有机致色成收稿日期:2013-03-31,修订日期:2013-06-25
实验部分 1
1.1材料
实验从100多颗淡水珍珠和海水养殖珍珠样品中选取了
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其编号与样品颜色特征描述见表1。 1.2方法
拉曼光谱测试采用德国布鲁克公司生产的Senterra R200型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由于不同颜色珍珠致色成分的含量或种类不同,相应的致色分子基团振动所需的能量不同,为了获得更多有关致色成分的信息,实验采用 532和785nm两种激发波长,分辨率为3~5cm-1,测试光谱范围为45~4000cm-1,扫描时间为10s,束斑直径为25 X1000um,显微镜目镜放大倍数为20×,激光功率为2~ 10mW;可见光谱测试采用USB4000微型光纤光谱仪,光源 D65,平均扫描次数5,半峰宽11cm-,测试范围400~800 nm,测试方法为反射法。
作者简介:胡洋,1989年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硕士研究生
胡洋,范陆薇:并列第一作者
通讯联系人
e-mail : luw ei, fan gmail. com
上一章:强化生物除磷过程中聚β羟基烷酸酯的红外光谱分析 下一章:和田玉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相关文章

基于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的毛竹细胞结构和成分研究 激光拉曼光谱测定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进展 基于拉曼光谱解析的对二甲苯装置吸附塔循环液成分分析 单细胞拉曼光谱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不同酿酒酵母菌株的成分差异 拉曼光谱法测定天然脂肪球脂质成分 双酚A拉曼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部分临床药物的拉曼光谱研究 醛类分子的拉曼光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