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卷,第8期 2010年8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cctroscopy and Spcctral Analysis
Vol.30,No.8.pp2103-2106
August,2010
CO选择性氧化用Cu,Zr,CegO:催化剂的红外光谱研究
邹汉波,陈胜洲,王琪堂,刘自力,林维明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ZrCeO,催化剂,用于富领气体中C)的选择性氧化反应,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考察广CuZr,CeO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物种和反应中间产物。研究发晚,H,O和CO 物种竞争吸附于CuZr,Ce,O,表面相同的吸附位上。氢气预处理会引起CuZr,Ce,O催化剂上Cu物种的深度还原,降低了CO)的吸附至。氧气预处理为催化剂提供了较多的活性氧物种,同时抑制了Cu*物种的深度还原。氮气预处理仅起到净化催化剂表面的作用。180C时CuZrCeO,催化剂在2938.7和2843.8 cm-1处出现桥式和双齿型甲酸根物种的红外吸收峰。CusZr,CeO催化剂上活性较高的氧阴离子在常温下即可将催化剂表面1吸附的CO氧化成表面碳酸根。甲酸根和碳酸根物种占据Cu,ZrCeO催化剂的吸附中心,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300C下用气吹扫CuZr,CeO催化剂表面,双齿型的甲酸根物种分解生成碳酸根物种,碳酸根物种再继续分解生成O,释放出能化剂表面的吸附位,恢复了CuZr;CeO催化剂的活性。
一氧化碳选择性氧化;CuZr,Ce,O,催化剂;原位没反射红外光谱;预处理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0657.3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4/j. issn. 10000593(2010)08-210304
各吸附物种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目前通过CO选择性氧化方法去除富领气体中微量的
CO是电动车燃料电池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向题之一,在人们研究较多的铂、金等费金属和非费金属懈化剂中,稀土CeO 促进的铜系催化剂由于廉价易得、高活性及稳定性受到了较多的关注。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催化剂表面各吸附态、反应的中间物种进行动态研究,是指导催化剂设计和反应机理研究的有效途径。Gamarra等利用红外光谱手段,研究了CuO-CeO, 催化剂上的C)选择性氧化反应,发现其氧化活性与催化剂表面上高度分的CuO的还原程度有关["]。Martinez-Arias 等认为CuO)CeO催化剂中CuO的存在会促进催化剂表面碳酸根物种的生成)。目前报道用于CO选择性氧化的CuO CeO催化剂的预处理方法较多,并且原因解释得不清楚。 Sedmak"]和Avgouropoulos(]等均采用氧气预处理的方法净化CuO-CeO,催化剂的表面,而KimlS]和Wangl6)]等所用的铜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未经任何预处理。本文在不同预处理气氛下对CuO-CeO-ZrO)催化剂上CO选择性氧化反应的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着重探讨了预处理条件对催化剂表面
收稿日期:2009-12-10,修订日期:2010-03-2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O-CeO),-ZrO:催化剂(记为 CuZr,CeO,),利用德国Bruker公司EQUINOX55型红外光谱仪进行原位红外实验。待测催化剂经充分碳廉后装入漫反射池中,300℃下在不同预处理气筑中预处理2h,记录不同温度下的背景峰,然后通人流量为25mL·min"的反应气体(组成为65%Hz,25%CO),1%CO,其余为复气),氧气的进人量为CO)的1.5倍。升温并记录各温度下的红外谱峰,两者的差谱即为催化剂的反应谱。设定光谱仪的分辨率为4cm",扫描次数为64次。
结果与讨论
不同预处理气氛下CuZr,CeO催化剂的红外光谱
2.1
经氢气预处理的CuZrCeO催化剂上,各吸附物种的红外峰强度相对较弱,如图1所示。在2105.7cm-"处出现 CO)的红外吸收峰,在80℃时该峰最强,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峰的强度逐渐减弱,到180℃时该峰完全消失,此时在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806017)和广州市属高校科技计划项目(08C085)资助
作者简介:邹汉波,女,1976年生,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万方数据
e-mail;zouhb@gzhu. edu. cn;zouhbb2000 @sohu.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