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RDF 模型与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的比较

RDF 模型与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的比较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30 08:11:3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RDF 模型与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的比较 数事其术与变用
应用研究
RDF模型与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的比较
刘坤
(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本丈分析了RDF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各自的特点,并通过一个实例崩速了三者之间的区别,指出了三者之间的转换方式,关键调: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RDF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 1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4-0135-01
S.LVIS"(,Uor,WVN JWVNS'(,z,)ONS ONSJadnL 10, CITY'Paris'},
随着语义Web的广泛应用,RDF模型由于建模简单、数据格式无关性等特性成为语义Web应用的主要数据范式,但相比于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RDF模型在存储于查询,以及与编程语言结合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本文讨论这三种模型的特点,通过实例分析了各自的优点及不足,并指出了三种模型通过转换,以适用于语义Web应用的开发。
2RDF模型与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的对比分析
2.1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最初由E.F.Codd提出,它构成了广泛使用的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关系模型由结构、完整性和定义结构上的操作组成
2.2面向对象模型
面向对象模型更倾向于被认为是一种编程范式和建模方式,而不是一种数据模型。但如果从数据的角度看,面向对象模型确可以用来表示和存储数据。
2.3RDF模型
RDF是一种数据模型。它是个三元组(triple),包含有主体,谓词,客体。主体表示所要描述的对象,谓词表示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三元组在语义Web中也称为"陈述(Statement)"。语义Web信息便是这些陈述的断言集合。
例1:下面通过一个例子简要的讨论
一下这三种数据模型之间
的区别:
Relation( Person)(
Tuple(SNO SNO("S1"),SNAME NAME("Jack"),STATUS 20, CITY'London'I,
表1关系简化成二维表
SNO
SI S2 s3
Personp1 IS.ONS SNAME' Jack STATUS:20
SNAME Jack Jones Blake
STATUS
20 10 30
Person
SNO:SNO
SNAME:NAME
STATUS INTEGER CITY:CHAR
图1面向对象模型
Persop2 SNO:'S2
SNAME' Jones STATUS:10
CITY:' London'
CITY:' Pairs
图2用对象对个体建模
CITY Londion Paris Paris
Personp3 SNO:'S3
SNAME' Blake
STATUS:30 CITY:' Paris
Tuple;SNO SNO("S3"),SNAME NAME('Blake'),STA-TUS 30,CITY'Paris'1,
这个关系名为PersoⅡ,其主体部分的元组是由属性(SNO: SNO,SNAME:NAME,STATUS:INTEGER, CITY:CHAR,和属性名的取值所构成的集合,可以将Person关系简化成属性名和值的二维表格。如(表1)所示。
表1列出了关系中的主体部分被简化成了属性名和属性值的二维表。二维表中的每个数据行由每个元组的属性值转换而成。
在二维表中,数据行可以被单独抽取出来,比如“S1,“Jack,20,"London'}。但在关系中,单独抽取出属性值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Person关系所描述的信息,可以用面向对象模型表示。图 1显示了Person关系中的属性的面向对象模型。此时Person关系名变成了Person类名,面各个属性则成了Person类的成员属性。
而对于Person关系中的元组,在面向对象模型中则要表示成类的实例。如图2所示,Person关系中的三个描述个体的元组表示成了面向对象模型中的三个对象,
由于个体是不同的,所以需要跟每个对象命名一个对象名以示区别。
面向对象模型会将各个字段封装到类中去。这是与关系模型不样的地方。
3三种模型的转换
前述的三种数据模型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从语义表达能力讲,RDF模型是强于面向对象模型,而面向对象模型又强于关系模型。因此,从RDF模型转换到面向对象模型,或从面向对象模型转换到关系模型会存在语义丢失的情况。
使用RDF模型表示的数据可以转换成面向对象模型中的对象。比如ActiveRDF[3]方法,根据rdf:tye生成相应的对象名,面将充当三元组中谓词的property看作是类中的属性(attribute)。像用常见的FOAF词汇所表示的RDF三元组,都可以通过该方法方便地转换成对象。由于RDF模型与面向对象模型在表达方式的差别,并不能保证这种转换是平滑与完全可行的。比如RDF模型的property 并不是固定属于哪一个主体的,任何RDFresouroe都可以使用,但面向对象模型规定atribute是要从属于某一个类的。这其中的转换
就会使得RDF的这种表达能力丢失。 4结语
本文针对语义Web应用中的RDF模型同其他两种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进行了对比,指出了RDF可以转换为关系模型存储语义Web应用数据,转换为面向对象模型获取面向对象编程语
言的支持,从而构建语义Web应用。参考文献
[1]C.J.Date.熊建国译.深度探索关系数据库.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2] Cristian Perez de Laborda, Stefan Conrad. Bringing Rela-tiona1 Data into the Semantic web using SPARQL and Relational. OwL.In Data Engineering workshops, 2006, pp.55.2006.
135
上一章:不平衡数据集的混合采样方法 下一章:部省两级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部署模式探讨

相关文章

面向对象模型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船撞桥概率模型的比较与选用 气动控制阀粘滞模型的改进与比较 混凝土动态强度提高因子模型的比较与构建 面向问题的统计学:多因素设计与线性模型分析(2) 水平式经纬仪静态指向修正模型的比较与改进 矿山地质对象的三维数据模型研究 GB/T 38371.1-2020 数字内容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规范 第1部分:对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