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舰载机光电着舰系统视轴稳定技术的研究

舰载机光电着舰系统视轴稳定技术的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4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0 08:36:5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舰载机光电着舰系统视轴稳定技术的研究 应用研究
舰载机光电着舰系统视轴稳定技术的研究
蔡立华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券130033)
与皮
摘要:舰载机光电看舰引导系统是航空母舰上重要的设备,本文设计了一套具有红外传感器、可见光电视和激光测距机的光电看舰引导系统,并对其视轴稳定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了对速度稳定环设计了伺股回路,并对抗干扰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关键调:光电着舰引导陀螺稳定饲服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V249 1、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9-0104-02
安装在舰船上的跟踪设备,为使设备正常工作,必须采用稳定
舰载机的着舰有很大的风险性,首先飞机的甲板长度有限,舰载机必须保证以一定的着舰高度、一定的降落角和合适的姿态降落到甲板上,同时要求着舰点的位置要求非常准确,这样在着舰时才能钩住阻拦索,其次,航母由于受到海浪的影响,其甲板会产生躺播、横播、纵播和升沉的运动,这样的运动会使舰载机的理想着舰点位置发生变化,为了保证舰载机安全着舰,现代的航母都装备一套完整的着舰引导系统,向飞机提供精确的着舰引导数据。
目前,国内用于舰载的光电跟踪设备很多,但真正用于舰载机引导的光电跟踪设备还很少,作为用于着舰引导的光电跟踪设备,为了能够准确安全的弓导舰载机着舰,光电经纬仪必须采用高精度的视轴稳定控制方法,克服船播的影响,从飞机进场到安全着舰的
过程中稳定跟踪飞机。 2、光电若着舰引导系统
光电着舰引导系统是集可见,中波、测距功能于一体的光电跟踪设备,具有随动跟踪、单站定位的功能。由光电跟踪转台和机下控制台组成,光电跟踪转台上安装了激光测距机、变焦距可见电视和中波红外三个传感器系统,这3个传感器组合在一起,可实现对远,近距离目标的捕获、跟踪和测量。变焦距可见电视焦距变化范围大,可实现对近距离目标的捕获、跟踪,中波红外系统的探测器的波长为3-5μm,主要实现低能见度时对目标的捕获,跟踪和测量,激光测距系统的激光波长为1.57μⅡ,为人眼安全的激光波长,可实现对目标距离的测量,实现光电跟踪测量系统单站定位的功能。其光
电跟踪转台的设计效果如图1所示。 3、视轴稳定跟踪技术
变焦距可见电视
中波红外激光测距机
图1光电跟踪转台的设计效果图
04
控制方法,从稳定技术角度看,目前采用的方法可分为机械平台和视轴自稳定控制。
光电着舰引导系统采用视轴稳定技术是陀螺稳定技术,属于视轴自稳定控制方法,将两个互相垂直的单自由度的陀螺安装在偏仰框上,两个陀螺分别敏感经纬仪在方位和偏仰方向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运动,并将此信号作为速度反馈实现陀螺稳定。其两轴陀螺稳定伺服机构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
从控制原理的角度上看,视轴自稳定控制技术有两种方法,第
种方法为船播速度前馈法,第二种方法为速率陀螺反馈法, 3.1船摘速度前馈法
利用船上惯导系统或其它稳定基准实时测量船播运动的横播、纵播、崩播角度和角速度,经过计算机平滑处理和解算外推,求出船播速度前馈量。分别输人到伺服控制系统方位和高低回路,进一步补偿船播扰动引起的指向误差。
3.2速率陀螺反馈法
速率陀螺反馈法,即将两个正交速率陀螺安装在天线储仰支肾上,分别敏感船播运动在天线横向及俯仰轴向引起的扰动信号,并负反馈到角伺服控制系统各只路中组成各自的稳定回路。这种方法已经在我所研制的设备上得到了应用。
其何服控制结构有两种如图3、4所示。
比较两种方法可知,前者由于在陀螺反馈稳定回路中除包含基座机械谱振频率外,还存在速率陀螺本身的闭环谱振频率,因此对稳定回路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使陀螺稳定回路频率展宽受到限制,对高频扰动的隔离度降低,但它设计,调试比较容易。后者在稳定回路内少了一个陀螺谱振环节,使稳定回路频带可做得更高,它对高
方位帕
偏他电机
缩仲核

方位电机方促确将看
两个
单轴速车陷架

Jata
缩伸轴壁标素
图2两轴陀螺稳定伺服机构组成
上一章: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火情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章:家庭理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关文章

车载光电侦察平台视轴稳定技术研究 舰载光电跟踪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 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自抗扰控制系统 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提高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扰动隔离度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光电跟踪伺服系统的研究 基于FPGA和USB2.0的光电探测系统研究 航空光电稳定平台质量不平衡力矩的前馈补偿 基于液压同步技术研究加热炉推钢机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