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基于系统配选法的高校选课系统研究

基于系统配选法的高校选课系统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3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9 14:19:5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基于系统配选法的高校选课系统研究 应用研究
基于系统配选法的高校选课系统研究
肖奕鑫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自然科学系广东汕头515078)
数事投本与或用
摘要:为解决日前高投选课系统出境的阶段性"峰值猪塞"问题,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和选课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多志愿选报的高校选课方式,并根据选报数据进行系统配选法的最优化,这种算法满足志愿优先性和教学资源最大化的要求,使选课系统能承受高校集中选课的压力。研究表明,基于系统配速法的高校选课系统可减少运营成本,提高选课满意度。
关键词:高校选课系统数学建模系统配选法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O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8-0130-02
Abstract:To solve the periodic “Peak Congestion" problem in the highschool coursesselected system, a multiple coursesselected method wa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the quality of course selection. The System Optional Method, which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volunteer priority and the maximiz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was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selected data. Therefore, it makes the courses selected system withstand the pressure of concentrated course in the highschoo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school coursesselected system which hased on the system optional method can reduce operating costs and improve the coursesselected satisfaction
Key Words: highschool coursesselected system; mathematical modeling; System Optional Method; satisfaction
1前言
目前,很多高校的选修课报选采用网上实时选课,额满为止的方式,以作者所在院校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据学生反映,在报选时经常遇到由于网络原因而报选不上自已最想报选的课程,最后为了凑学分,只能报选一个自已根本不喜欢的课程,有的学生由于担心报不上,在来不及了解课程的介绍的情况下就直接快速报选,结果就是选上了,也不是真正自已需要的课程。本人认为,选修课应该本着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原则来配选,学校也应该通过有效的报选数据搜集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制定出选修课的开课计划,实现按需分配。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选课方式,并依据这一方式
设计出一套算法和程序以运用于实际。 2最优化高校选课方式概述
每位学生有足够时间在网上了解各门选修课的介绍,然后依据自身的喜好程度,至多可以报选10个志愿的选修课课程,第一志愿为最喜欢的课程,以此类推。系统会在搜集完全部学生的报选情况后再依据全体学生的选课情况尽量让每位学生选上10门中志愿数尽量低的课程,
这种方式有以下两个优点:第一,学生再也不用担心因网络速度问题报选不了而勿忙报选,从而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课程的情况再理性地报选。第二,学校方面可以通过所有学生的选课志愿数据充分了解到学生的求学需求,为以后的选课计划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更好的决策。
3系统配选算法的设计与应用
1系统对搜集到的选课志愿进行配选时必须满足以下三点要求:
第一、公平性,就是指对于任意的学生A,如果A最终以第i 志愿选上某门选修课,那么对于A的报选志愿中,任意小于1志愿的了志愿所选的课程B,,必须保证被课程B,选取的所有学生,其对应课程B,的志愿数都小于等于。否则,以低志愿报选却选不上的学生知道存在以高志愿报选却被选上的情况时,会心理不平衡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第二,总体满意度最高。这里的满意度是指如果某一位学生以第一志愿被选上,那么就认为其满意度为10,如果以第二志愿被选上就认为其满意度是9,以此类推,如果选不上就认为其满意度为0,把所有学生的满意度求平均值就是总体满意度。显然,如果所有学生都以第一志愿被选上,总体满意度就是10。
第三,在确保以上两个条件下,尽量使得每门选修课的学生数接近上限,已达到教学资源效率最大化。
依据以上要求,设计出以下算法:
(1)设定变量:设n:学生数; m:选修课数:
b():包含m个元素的一维数组,表示第j门选修课的报选上限人数;
N():包含n个元素的一维数组,表示第i名学生的序号;
表1课程的报选上限与录取人数
选修课序号报选上限录取人数
选修课序号报选上限录取人数
130 129
16 70 70
收移日期:2015-0720
2 130 125
17 70 70
3 110 105
18 130 123
4 140 132
19 90 90
5 140 131
20 70 70
基金项目: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SZK2015Y21)
6 80 80
21 06 90
7 120 115
22 100 100
8 140 133
23 90 184
9 80 80
24 140 125
10 110 98
25 140 128
11 70 70
26 100 100
作者简介:肖类鑫(1983一),男,广东揭阳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应用数学,
e 130
12 140 112
27 90 90
13 120 99
28 80 80
14 70 0
29 80 80
15 110 101
30 120 120
上一章:基于学习的多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探究 下一章:宽带城域网技术特点分析与比较

相关文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个性化高校选课推荐算法研究 理工科高校开设公选课《大学生卫生与保健》的思考 油田注水系统配水量及管网压力的分区块监控 基于P_Q分解法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仿真研究 基于光谱吸收法和荧光法的甲烷和二氧化硫检测系统的研究 基于信息化建设的高校绩效考核信息智能提取方案研究 基于浮动基准法的无创血糖检测实验应用研究 基于一阶法的活塞温度场分析与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