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03.1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9 10:11:3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32· 科研开爱
化工中间体 Chenmical Intermediate
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曾伟伟肖彩梅陈红霞(中北大学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2011年第04期
损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免绿石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形响因索;总结了这类材料在光维化降解有机物和光链化分据水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绕绿石型复合氧化物的应用前景。
关管调:烧绿石型结构复合氧化物光催化
中函分类号:0614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T16728114(2011)0403204
理法(主要指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法(主要指化学
复合金属氧化物是指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可以是单一组分的化合物,也可以是多种组分组成的固落体;材料的复合是接照一定的连通模式通过加和效应或耦合乘积效应而实现的"。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除与金属元素种类有关外,还与其粒子形貌、粒径尺寸及其分布、组分的能量状态、晶体结构、缺陷性质及其密度等有关,面这些影响因索又与它们的制备方法紧密相关;因此,通过材料的复合及制备方法的选择,人们可以开发出综合性能远远高于相应的单一材料并能满足某些特定功能与用途的金属复合氧化物材料。烧绿石(pyrochlore)结构是形成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类金属复合氧化物,它是一类具有离子导电性、铁电铁磁、催化性等多种物理化学性能的新型无机复合材料,已成为固态物理、材料化学和催化化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其光催化性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1.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制备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的方法按照反应物所处物相和微粉生成的环境大致可分为气相法、固相法和
波相法。 1.1气相法
气相法多用于制备纳米级别的粒子或薄膜,按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否有化学反应形成大致可分为物作者菌介:售伟伟(1985-),女,中北大学土研究生,主要从事统来光催化剂的
制备、性能及应用。万方数据
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法是通过加热固相源物质,使其蒸发为气相,然后沉积于基材上,形成约 100μm厚度的致密薄膜。加热金属的方法有电阻加热、电子束轰击、离子溅射等。PVD法的特点是沉积温度低,对基体热影响小,但沉积速度慢。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将两相气相均质源输送到反应器中进行均勾混合,在热基板上发生化学反应并使反应产物沉积在基板上。通过控制反应气体的压力、组成及反应温度,精确地控制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态,并能使其组成、结构和形态从一种组分到另一种组分连续变化,可得到按设计要求的目标产物。另外,该法无须烧结即可制备出致密面性能优异的产物,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气相法多用于制备纳米级的粒子或薄膜,具有目标产物纯度高、粒度细、分散性好、组分易于控制等
优点,但对制备所需设备要求较高。 1.2固相法
固相法是一种经典的合成方法,用该法得到的粉末性能稳定,结晶度高。但因粒径较大应用时需经球磨处理。固相反应通常包括以下步骤:①固体界面如原子或离子跨过界面的扩散;②原子规模的化学反应;③新相成核;④通过固体的输运及新相的长大。利用该方法合成稀土发光材料的主要优点是:微晶的晶体质量优良,表面缺陷少,余辉效率高,利于工业化生产。缺点是1400-1600℃的高温电炉中烧结,保温时间较长(2h以上),对设备要求较高,离子容易团聚,
上一章:乙二醇醚生产技术及市场应用 下一章:优化生产备件采办模式,实现LNG接收站运行降本增效

相关文章

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碳纳米管∕石墨烯-氧化铜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漂珠基聚吡咯敏化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烧绿石型富氧相Ce2 Zr2 O8与缺氧相Nd2 Zr2 O7的振动光谱及XPS对比研究 Ag AgCl-TiO2-粉煤灰微珠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镍钒复合光催化剂的光谱特征及其光催化性能 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电转换与光催化方面的应用研究 TiO2∕粉煤灰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