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烟道气脱硫技术进展

烟道气脱硫技术进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74.3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2 15:24:4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烟道气脱硫技术进展 第12期综述专论
烟道气脱硫技术进展
烟道气脱硫技术进展于娜娜马俊红高志谨陈东方
(中北大学1化工与环境学院,2材料科学与工翌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摘要:本文对低浓度S0,脱除方法进行了分类,综述了各种方法的脱殖机理、工艺条件和脱税效率。关键调:露道气:股硫;盈法:干法
中图分类号:X701.3
前言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律的出台,烟道气SO,的脱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多项烟道气脱硫工艺主要是针对高浓度S0的脱除,对于低浓度SO,的脱除仍是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目前,脱除烟道气中SO,的方法主要有干法、湿法
及各种新型方法。 1干法脱硫
干法脱硫是指应用粉状或粒状吸收剂、吸附剂或催化剂来脱除烟气中的SO2。它的优点是工艺过程简单,无污水、污酸处理问题,能耗低,特别是净化后烟气温度较高,有利于烟窗排气扩散,不会产生“白烟”现象,净化后的烟气不需要二次加热,腐蚀性小;其缺点是脱硫效率较低,设备庞大、投资大、占地面积大,操作技术要求高。
为脱除烟道气中二氧化硫,张守玉叫等研制出了活性焦,其性能较好的硫容可达130mgS02/gAC以上。其吸附气的配气组成为:N2:82.9%,0z:6%;S0z: 1%;H,0(g):10.1%。推断出活性焦的微孔是S0,吸附氧化的主要场所,是影响其吸附氧化能力的主要因素。
作者第介:于娜(1987-),女,河北沧州人,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在读硕士
万方数据
文章编号:T16728114(2011)1200104
并且作者考察了各工艺参数(温度、烟气空速、SO,浓度、O,浓度、H,O(g)浓度)对SO,脱除效果的影响。指出:温度越低,SO,脱除率越高,但在露点温度或低于露点温度时,SO,的脱除率有所降低:SO,脱除率随着空速及其浓度的提高而降低;O,与H,O(g)在其烟道气含量范围内对SO,的脱除率影响不大,但存在着一较佳值。在最佳操作条件下,S0,脱除率在90%以上的持续时间可达15h以上。
杨学民等研究了含锌高炉粉尘对燃煤产生的烟道气的脱硫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523K-823K温度范围内,利用含锌高炉粉尘可以脱除烟道气中87%-93%的 SO,a
刘勇健等围采用稀土掺杂脱硫剂进行脱硫试验,处理模拟烟道气,其中S0,含量为1%-3%,其余为Nz 用加入少量氧化剂的稀硫酸溶液作为吸收液。实验方法为将一定量的脱硫剂固体粉末置于特制的微型反应器底部,以管式炉加热控温;通入待测气体,控制气体流量为30mL/min,通气时间3min,尾气用10.00mL吸收液吸收后测定其电导率。吸收液吸收SO,后电导值增大,根据电导的增值间接测定SO,脱除率。
实验证明,稀土型脱硫剂的作用机理为物理吸附,易发生脱硫反应的温度区间为150-200℃,而实际烟道气温度约160℃,故稀土型脱硫剂较适合于脱除烟道气中的S0z:其最高脱除率为90%左右。脱硫剂的再生是在500℃的条件下灼烧氧化、还原后重复进行脱硫
上一章:如何做好玉米深加工及综合利用 下一章:双氧水尾气重芳烃回收技术浅析

相关文章

烟道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研究 火电厂脱硫烟道腐蚀原因调查与防护技术分析 浅谈水煤浆燃烧脱硫技术及其进展 原油化学脱硫剂的研究进展 焦炉烟道气煤调湿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 大型火电厂烟道结构设计运用CAE技术的研究 焦炉烟道气治理的难点分析 裂解炉烟道气余热的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