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南笤溪水质及影响因子研究

南笤溪水质及影响因子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4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31 14:28:0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南笤溪水质及影响因子研究 120
当代化工研究
wefat
科研开发
南箸溪水质及影响因子研究
*刘玉超
(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0433)
2017-03
摘要:以新江省临安市南茗演为例,探讨了演流源头三条支流(1-3号)顺序、土地利用美型等国素与水质之间的相五关系。分析比较了 pH,落解氧(DO),温度、溶解总氯(TDN)、NO,N,NH,+-N,NO,N,溶解有机氯(TDP),PO,--P和非样发性有机碳(NPOC)等主要水质指标化规律,并对不同位点水质指标进行了herarhicalcuster分新,结果表明,不同溪流顺序和土地利用类型的河流水质差异显著;而溪流
顺序和土地利用美型则是导致河流求质在空间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这与前人研究结累存在差异,关键词:河流水质;土地利用;溪流序号(顺序);hierarchicalcluster分析;南茗溪
中图分美号:T
文献标识码:A
StudyoftheNantiaoStreamWaterQualityandtheInfluencingFactors
LiuYuchao
( Shanghai Taihe Water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Itd., Shanghai, 200433 )
Abstracf: For understanding rhe reasons that caused the degradarion of water qiuality in headwater sreams, systematic sampling was condhicted af diferenf spatial locations along the low onder streams (Ist-3th) of Souzh Tiaoxi River, Lin 'an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The inderes of stream wafer qurality, i.e., the pH, disso/ved oxygen(DO), dissolved total nitrogen(TDN), NO,N, NH,-N, NO,-N, disso/ved organic nitrogen(DON). dissolved total phosphorus(TDP), PO,-P and Non-Prvgeable Organic Carbon(NPOC)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The stream onder; related emvironmenfal serings and land-ase ype were recorded for each sampling location. The indexes of stream wafer qurality ar diferen? locations with diferenf stream onders and land ase types were compared by 4NOV4 analysis. The indexes of'stneam wafer qurality af diferenf sampling locafions were anahyzed by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Resa/t showed thaf wafer quality had significant diference in diferenf sbream onders and land arse types, some locations wirh diferenz streamfeatures (stream orler and land ause lype) were grouped into same clusters, indicating rhat randoms disherbances produced rhe variarions in water quality; which made rhe spatial variances of stream water quality inconsisten wirh rhe general rules.
Keyword: stream water quality; land-arse; stream onder; hierarchical chuster analysis; south Tiaoxi River
水土流失、污染物排放、过度施肥造成河流和湖泊氨、磷和底泥(内源)大量累积,其中非点源污染是水体主要的污染来源。例如,美国60%的水污染属于非点源污染(US EPA1995);丹麦270条河流中,94%N负荷和52%P负荷来自非点源污染;在我国532条被调查的河流中有80%受到 N污染的影响,其中非点源污染(农田径流》的N占51%。
在发达国家,对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研究较早,相应的控制技术业已投入实际应用,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高强度土地利用以及复杂的自然生境条件等因素,导致地表水污染远比发达国家严重,相关研究也严重滞后。因此在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方面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工作,这其中非点源污染源的识别是水污染控制的首要工作。不同地点河流水质的调查和环境因索的分析可以提供水体污染情况及其污染源信息,而常用的调查方法之一,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从整个流域不同环境特征的河流沿线位置进行高密度集中采样。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提供河道流域性的详细信息,并用于评估土地利用模式、营养循环过程、污染源输入及河(溪)支流顺序对河流水质的影响。Walling和Webb(1975)第一次使用这种方法,并通过测定水体的电导率对河流水质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水质的主要和次要影响因子分别是地质和土地利用模式。然而,这种方法在我国河流水质研究中应用尚少。
为了比较不同溪流(支流)顺序和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本研究调查了我国浙江省南管溪河1~3级不同顺序溪流(支流》的水质指标。比较了不同溪流顺序和土地利用模式的河流水质变化规律。根据水质变化和相关环境特
万方数据
征,对采样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并进一步分析说明导致不同组中水质差异的原因。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河流水质变化的一般规律,并为流域性河流沿岸土地利用模式相关政策的制
定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研究区域
南溪河是太湖的源头之一,其水质对当地居民健康和
太湖保护至关重要。南管流域主要为山区,森林覆盖率高,工业活动少。本研究流域内主要有三个大的支流,按源头顺序分别为浪口溪(1)、南溪(2)和锦溪(3),并于2013 年5月-7月期间,每月进行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共采集水样26个,采样点靠近河流及其分支的交汇处(如图1)。
(2)水样采集与分析
南管溪第1~3级支流(同1.1,按源头顺序)通过谷歌地图和流域水文图定位(1:10000),并在两条支流交汇点下游50米处采集水样,其他样点位置根据河流生境特征设置,共26个样点(S1~S26,图1)。采样瓶(塑料,500ml)预先用5%HCI溶液洗涤,采样前再用溪水洗涤3次。所有采样工作在每个月的3天内完成。水样储存在 4℃的冷藏箱中,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共采集26个水样,并详细记录每个样点的环境特征。监测指标:pH、溶解氧(DO)、氨氮(NH+-N)、硝态氮(NO,-N)、亚硝氨(NO-N)、总磷(TP)、可溶性总氮(TDN)、可溶性有机氨(TON》、正磷酸盐(PO3+_P》、非挥发性有机碳(NPOC)等。其中NH,+-N,NO,-N,PO3+_P和TP通过 Nessler试剂色度法(GB7479-87)、分光光度法用苯酚二
上一章:气体分离膜研究进展 下一章:间歇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生产技术研究

相关文章

中草药添加时间对山兰黄酒的酒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两裂纹在核管道中应力强度因子的相互影响研究 环境因子对造礁石珊瑚白化影响的研究进展及思考 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三峡气候及影响因子研究 涝区排水模数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拉萨河下游水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公路隧道环境因子对混凝土衬砌耐久性影响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