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3卷,第12期 2013年12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相山轴矿田碎斑熔岩岩石光谱与磁化率关系
吴志春",2,3,郭福生2*,刘林清”,姜勇彪1,2
1.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西南吕330013 2.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抚州344000
3.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江西抚州344000
Vol. 33 ,No. 12 -pp3282-3285
December : 2013
9 钼矿由内的36块5cm×5cm×5cm大小的碎斑熔岩样晶进行光谱测量,每测量一个样品之前测量一次白板进行校正,对测量后的光谱曲线进行5m的平滑重采样消除由大气水及其他外界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噪。截取平滑重采样后11121322nm范围的岩石光谱,以波段值为横轴(X轴),反射率为纵轴(Y轴)进行线性方程拟合,求得各岩石样品在该光谱范围的直线方程。以直线方程的斜率为横轴(X轴),样品的体积磁化率为纵轴(Y轴进行方程拟合,得到v二一0.25631n(x)十0.9137,相关系数高达0.78。结果表明,该岩石的体积磁化率主要由含Fe+矿物引起;1112~1322nm范围光谱斜率能够半定量测定岩石中的Fe
含量;该范围的岩石光谱与体积磁化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关键词岩石光谱;磁化率;相山铀矿田;碎斑熔岩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DOI: 10, 3964/j. issn. 1000-0593(2013)12-3282-04
的,磁化率与铁磁性矿物含量之间存在统计相关性,即,铁磁性矿物含量越多,磁性越强7。理论上,含铁离子的岩石(矿物)的吸收光谱与磁化率具有一定的联系。
地球表面大多数自然存在的物质在可见光一近红外(400
~2500nm)谱段内具有可判断其属性的特征光谱,数千种含有Fe+,Fe+,OH-,CO-,SO-和烃类等分子团或金属离子的矿物在该范围内都具有特征吸收谱带1,但是主要造岩矿物Si,A1,Mg,O等不产生具有鉴定意义的吸收谱带2.3}。岩石和矿物中的阳离子因电子跃迁在可见光或近红外区域产生特征吸收谱带,阴离子和基团主要在短波红外区域产生特征吸收谱带,且吸收特征谱带主要集中在2000~~ 2400nm范围内4。岩石的光谱曲线在350~900nm范围内曲线形状相似,用于区分岩石类型难度较大,且岩石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信息主要集中在波长为9002500nm之间的近红外区域“。在1015和1900nm附近的光谱受大气水的影响,噪声较大,因此,1100~1800nm范围谱段是研究若右中金属离子含量较为理想的谱段,
磁化率是指岩石在外磁场作用下被激发产生的磁场与外
磁场的比值。花岗若建造的慢人岩,普遍是铁磁一顺磁性收稿日期:2013-04-02,修订日期:2013-07-14
研究区概述
相山铀矿田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境内,地理坐标范围为E115°46”24"—E116°03'30";N27°27'01"—N27°38"12"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位于赣杭火山岩型铺成矿带与大主山一于山花岗岩型铺成矿带的复合叠加部位,具有优越的铀成矿地质条件。区内已探明几十个不同级别的铀矿床(点),矿田北部、东部成矿区依然具有巨大的探矿潜力。矿田内出露的岩性主要为碎斑熔岩(图1),出露面积约占火山杂若体出露面积的85%,是最主要的赋矿岩性之一。区内碎斑熔岩斑晶成分主要为长石(30%~45%)、石英(15%~25%)、黑云母(2%~4%),基质含量约35%~ 45%,成分主要为长英质及少量黑云母。岩石中可见少量变质岩角,含量约5%。
国0(0060
科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REGT1204)和江西省数学国土重点实验室开基金项目(DLLJ201302)资助
作者简介:吴志春,1986年生,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通讯联系人e-mail:fsguo@263.net
e-mail ; wuzhch_ecit@ 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