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卷,第5期 2016年5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Vol.36,No.5,pp1508-1513
May,2016
内蒙古维拉斯托锌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断层泥特征及其意义
罗松英1,曹建劲1.2*,易泽邦1,姜涛1,王正阳1 1.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2.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在维拉斯托矿区深部矿井的不同中段共采集了六组断层泥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和近红外光谱现代测试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测试,旨在探讨断层泥的矿物成分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断层泥中含有低温蚀变的粘土矿物(如蒙脱石、高岭石、地开石、绿泥石等)和中高温热液蚀变矿物(如石墨、黑云母、叶腊石、重晶石、蛇纹石、透闪石、阳起石等),同时也含有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矿物成分(如铜锌氧化物、氯铜钒、蓝铜矿、斑铜矿等)。(2)不同深度的断层泥矿物成分有所不同,地表浅部以浅变质矿物为主,深部以变质程度较深的矿物为主,(3)从断层泥矿物成分、矿物成因及发展演化规律来看,断层泥主要形成于含矿热液活动时期及矿后构造,且后期经历了表生氧化作用,(4)通过分析断层泥蚀变矿物成分及其矿物组合特征可以推测,该矿床形成于中-高温热液环境下,经历了硅化、高岭石化、绿泥右化、蛋石化及绢云母化等蚀变过程。因此,通过分析断层泥的矿物成分及其矿物组合特征,不仅对指导找矿有一定
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对矿床成因类型的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关键词维拉斯托矿床;断层泥;蚀变矿物;X射线衍射;近红外光谱
中图分类号:P575.4;P614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断层泥是由岩石碎屑、岩粉、粘土矿物和晶屑组成的泥状或致密块状岩石,记录了断裂活动过程的各种信息(1-3)。矿区内的断裂是矿液运移的良好通道,断裂活动产生的断层泥直接保留了与成岩成矿作用相关的各种信息-5。目前在地震和石油地质方面关于断层泥的研究比较多,在金属矿床关于断层泥的研究比较少3.6,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维拉斯托锌铜多金属矿区位于克什克腾旗北西巴彦查干苏木境内,属于大中型锌铜多金属矿床,地质认识程度较高,但对矿区的断层泥的研究程度比较低[7-9],因此,本文对该矿床的深部断层泥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利用X射线衍射(XRD) 和近红外光谱(NIR)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断层泥物质组成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断层泥的物质组成、矿物组合特征、矿物成因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通过分析断层泥的矿物成分及其矿物组合特征,不仅对指导找矿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也
可以对矿床成因类型的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收稿日期:2015-01-16,修订日期:2015-04-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30425)资助
DOI: 10. 3964/j. issn. 10000593(2016)05-15080f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1
维拉斯托锌铜多金属矿为中-高温岩浆热液矿床,主矿体受构造控制,赋存于近东西向的断裂构造中[?},矿区范围内出露地层单一,仅出露第四系和片麻岩,矿物成分有斜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普遍硅化,局部具绢云母化、绿泥石化8。矿体围岩蚀变作用主要发育于赋矿断裂带内及局部断裂带的围岩中,中心部位发育有闪锌矿化、磁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硅化等;边部主要为高岭土化、绢云母化、董石化、绿泥石化”。
实验部分 2
2.1样品采集
断层泥样品采自维拉斯托矿床深部断裂的含矿段,采样深度距离地表75~175m,分别在矿井的第三、四、七中段共采集了6个样品(样品描述见表1)。由于断层泥采于深部矿井,样品密度稍大,部分呈致密粘土状,为了提高分析的
作者简介:罗松英,1985年生,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通讯联系人e-mail;eescj@mail.sysu,edu,cn
e-mail : luosongying@foxmail.,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