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事共来与表用
设计开发
无线电监测系统信息汇聚中心设计研究
张海波1唐福宽2
(1.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四川成都610065;2.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为了能够有效整合分散的无线电监测系统数据资源,为达到“状态全景共视、按需灵活调配、数据分类共享”要求,需要一种分市式汇聚与处理平台。本文首先分析了无线电监测系统信息汇聚中心的建设需求热后设计了分布式汇聚与处理的总体架构,该方法以分市式汇聚存储处理为主,按需各级存储处理为辅;根据方向(东南西北)分别建设4个“信息汇聚与处理节点";最后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该设计能够实境资源的高效共享和为自动化处理提供高效的数据环境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基本不新建监测站的情况下,能够扩大各单位可应用监测站资源的数量并且提升了各业务方向测向定位效果和范图,
关键调:测向定位数据共享信息汇象
中图分类号:TP393 1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2-0137-02
2短波测向定位数据特征简介
本文针对无线电监测系统(后文简称“系统")产生的大数据共享整合问题展开研究。新型系统在原有的控制台位、监测站两个节点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汇聚中心节点,如图1所示。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定位精度要求提高,以及信号种类和调制方式的增多,导致控制台位需要频警高速地获取多个监测站的数据进行测向定位。按照新系统对数据共享处理提出的设计要求“状态全录共视、按需灵活调配、数据分类共享”,通过建设信息汇聚中心节点的思路来完成数据共享处理,本文主要介绍新系统中的汇聚中心依据分布式汇聚与处理方法进行设计研究的思路。
控制台收(多个实人
整期治R(多个) 的理人
新系统
控制指令+
据
信息汇第中心
老系统控制脂指会款据
控制指令
致据站
图1短波测向定位系统节点关系图
控制台位 le
全区号e司
上汇专专爱理节点()
全
息汇集与效理 AN
益息汇事有效理书()
图2分布式汇聚与处理方法结构图
原始1Q数据
现有网络,无法对外传输该数据,
数据量分析
查询分析
对全网系统消耗比较小
(多+)
系统中主要有三类特征明显的数据需要共享处理,分别是:设备状态信息、原始IQ数据示向度数据。
2.1数据生成特征
①原始IQ数据。单个监测站的数据量:32KB/包,10MB/S;② 示向度数据。单个监测站的数据量:最大200条/包,平均50条/包, 50Bit/条,即1.2KB/s;@设备状态数据。全网数据量:总共约10000 条,50Bit/条,数据产生后不断根据条件改变状态属性。
由上述数据生成特征分析结果,可知三种数据特征差异大, 2.2数据使用特征
①原始IQ数据:查询条件能够精确到监测站;每次查询使用连续10s的数据,而且数据都是经过后处理的,10s的数据量为200KB,
②示间度数据:查询条件宽泛,查询内容经常罚越多个监测站产生的数据,要求参与测向交会的监测站之间数据进行时间同步处理。
3设备状态数据:查询条件宽泛,查询内容经常跨越多个监测站产生的设备状态数据,用户在使用设备时、需要查询设备状态,查询比较额整,使用者较多。
为了解决这三类数据的共享处理的问题,一般的处理思路是: ①D分布式存储在监测站,②)将所有数据都分别存错在控制台位,(3建立一个信息汇聚中心,将所有数据存储在信息汇聚中心叫。
2.3三种思路各自的优点
①分布式存储在监测站的优点:监测站之间没有数据存储依赖关系,
②将所有数据都分别存储在控制台位的优点:数据交互时效率高,消耗系统资源低;
③建立一个信息汇聚中心的优点:提高数据交互时效率,能够提高硬件存储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存储资源浪费。
2.4三种思路各自的缺点
①分布式存储在监测站的缺点:极大的消耗网络资源;
②将所有数据都分别存储在控制台位的缺点:网络资源和硬盘资源浪费极大:
表1
示向度数据
系统能够支持存储在信息汇聚与处理节点投大的浪费监测站的系统资源
设备状态数据
存放在各个控制台位不会对系既带来太大的压力极大的浪费监测站的系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