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浅议我国智能电网安全控制的问题

浅议我国智能电网安全控制的问题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12.8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7 17:53:5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浅议我国智能电网安全控制的问题 数序载术十与疫用
浅议我国智能电网安全控制的问题
庞有武
(广灵县供电支公司山西广灵037500)
学术论坛
摘要: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应对全球气续变化和能源危机以及电网雷临的重大抗战,美国智能电网建设是其经济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测将智能电网建设作为其发展新能源发电的重要保障,澳洲、日本,韩国等诸多国家和地区电都提出了各自的智能电网发展方案。依照我国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日标为:到2015年,形成整强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双向互动服务体系,基本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友好接入和协调控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安全速行水平和用户多样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供电可靠性和资产利用率明显提高,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关键技术和关健设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智能电网效益初步显现,国家电网智能化程度达到国序先进水平,建筑安全网。
关键词:智能电网安全控制电网建设
中图分类号:TM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10-0197-0)
自前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重点技术问题包括:发电
侧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集中式接人及分散式接人和用电侧电动汽车,微电网、分布式发电、智能家居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所带来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本质变化和应对手段;电网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区联网,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等发展趋势所带来的电网安全性问题和解决措施及其他重要内容。其中智能电网中大电网保护与安全控制,适应高安全需求的新型大电网智能调度与智能输变电装备关键技术成为重点核心。
1、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到安全稳定、能有效抵御内外攻击是其基本要求,而安全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则是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的系统目标。这包括构建特种马防御体系、技术等,让多种信息安全手段和产品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实现使用价值最大化。特别是构建特种病毒防御体系显得尤其重要。
2010年9月,一个名为震网的特种病毒席卷了全球工业界,病毒感染了全球超过45000个网络,给各国的电力及其他工业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破坏。对于智能电网而言,此类特种木马病毒的急害更加严重。对此,美国五角大楼计划在2011年6月公布其关于赛博战略中,警告那些可能试图破坏美国电网、地铁或输油管道的敌人。如果敌人关闭美国电力网,美国就有可能发射导弹实施反击。可见电网安全问题也是一个国家战略问题。智能电网的安全可靠,已经关系着国家发展的经济命脉。
2、国内电网安全保障系统的现状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重点要害部门,大部分本地网的业务部门为了设备和局部区域的安全防范,分别在不同的变电站或公司内部现场建立了各自的单元安全设施如视频、消防、周界、门禁、防盗联网告警系统。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各专业单元安全设施大多为独立建设使用,各系统间信息不能共享,缺乏纵向的有效监控,导致对整体安全防范形势无法把握,同时对重点安全工作不能统一落实。监控管理工作各自为阵,对事前预防、事中跟踪,事后分析缺乏有效的支撑手段,对维护和值守人员不能统一指挥和调度,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考核手段。另外,由于机房的少人或无人,消防及治安报警和故障告警无人处置;防范报警信息多头管理,无专人监控,造成那个的问题和隐惠不能处置和追责。安全设备点多面广,类型和种类也不相同,各自为阵,分散管理,界面不清,维管困难,费时费力效率低,防范合力不齐,部分设备长期运行不正常,报警不畅,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发现,作用不能正常发挥;安全设备多终端管理,报警界面模糊,缺少流程管理,巡查也无计划性,有定性而无定量管理,处
置力度不到位,责任难界定;各安全设备不能有机的关联,报警信总单一,重要设备无联动功能,报警性质确认困难,缺少管理和分析功能等客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现有的安全设备防范功能及作用大打折扣。
3、以安全为根基,构建智能电网的“神经系统”
智能电网必须具备高度的”自愈”安全能力,才能确保信息流在发、输、变、配、用和调度的各个环节安全、顺畅的传导。高速、双问、实时、集成的电力通讯系统像“神经系统”一样,对智能电网的成败至关重要。智能通信系统和电网一样深人到各个用户形成了两张紧密联系的网络一电网和通信网络。在坚强智能电网目标推动下,传统的“重发,轻供、不管用“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供用电可靠性,电费自动抄收、负荷控制、用户用电信息的采集等多方面的需求迫切需要一个安全、可靠、高速的业务通信平台。
电力系统和电力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因此上到国家、电力系统各单位,下到终端用户,均对智能电网的安全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智能电网的格局下,原来的信息集中控制系统“各司其职”、分布控制系统“离线整定、实时动作"的格局必须改变。就电力数据网络的整合而言,将会面临技术、标准、资金等诸多制约因素,面且还需要考虑信息安全等因素。原本相对分散的生产数据的发电厂、输电分析决策系统、各级电力企业的ERP系统、消费终端信息采集系统等的整合给承教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现有网络不断改进升级,电力信息网络安全体系需要不断强化。
针对智能电网对安全性的需求,需要一种新的智能安全网络系统可以实现电力业务安全防护由技术防护到策略防护的跨越。电力变电站联网监控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多个业务系统的辅助支持系统和基础数据源。区别与传统变电站通视系统采用的模拟及模数结合技术,比如:IP网络、IP视讯、IP信令,IP存储相融合的IP 监控解决方案,能够满足未来电力变电站多级联网调用、平台开放、 SCADA联动及多种增值业务需求。智能监控系统可实现区城内各级变电站的无人值守化奠定了重要基础。比如,基于IP构建系统中各个部件,都可以根据需求分布式部署并加以集中管理。在全网中可以实现QoS功能,可以有效地保障业务质量。通过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所有前端数字图像设备的统一配置管理、数据存储管理、身份认证和集中监控,可以全方位地满足本省应急指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费圣英,薛禹胜,下凡强,极端外部灾害中的停电防御系统构思(-)新的挑战与反思[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9):16.
197
上一章:探讨智能电网中电网调度的技术 下一章:滨海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海生物预防性控制运行探讨

相关文章

应用网络安全与智能电网 现代电力基础设施的安全控制 浅议尾矿库排水构筑物常见的安全问题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 大电网调度智能化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探讨 电网调度控制运行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指南(2012年版):大运行体系建设过程中问题解析 浅议TPP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 智能技术对我国发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的重要性 Q/GDW 1680.36-2015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第3-6部分∶基础平台系统安全防护